最近,2张图刷爆了我们妈妈的朋友圈。
想剖腹就剖腹,想无痛就无痛。尊重产妇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你了解剖宫产和麻醉药的好处和风险吗?
或许说这个话题会有很多人来喷。但我觉得就像烟盒上总会印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妈妈们在选择生产方式的时候也有权利知道这件事的利弊。然后再作出最有利于你的选择。
无痛分娩和剖腹产有风险你知道吗?
无痛分娩:
越来越多的妈妈有了解到这种分娩时的镇痛方式。我们所说的“无痛分娩”,一般来说指硬膜外麻醉技术。
这项技术给生产时的妈妈带来非常好的好处:缩短第一产程、让妈妈保存了体力可以应对之后的第二产程。
但是在第二产程,可能会因为疼痛被抑制,反而不能配合宫缩用力。增加用产钳的几率,和低概率的致命危险。
另外如果妈妈有胎位不好的情况,硬膜外麻醉因为会限制妈妈的活动,而增加了胎位转正的难度,导致分娩更不顺利。
剖宫产:
我国可以称得上是剖腹产大国,剖腹产率在全世界居高不下。
除了选择“吉日”择期剖的原因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害怕痛,或者觉得剖腹产更安全而选择在肚子上划上一刀。
的确,剖腹产是生产过程中的一项伟大的救命措施:如果妈妈因为各种情况不能自己生下宝宝,或者宝宝出现了紧急的、危及生命的状况,剖宫产是相对更好的选择。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但剖宫产作为一项手术,拥有着通常的手术风险,比如感染、出血、器械损伤等等,还可能导致更高的母亲死亡几率(对,你没看错,全世界剖腹产的死亡率比顺产高),带来严重或永久的并发症,对妈妈身体长远的影响。
剖宫产的婴儿也更多出现呼吸问题,提高了入住NICU的几率,导致母婴分离,还与未来人生中的过敏、肥胖、糖尿病等长期慢性疾病有关联。
另外,有研究显示,不论是硬膜外麻还是剖腹产,都有可能对之后的母乳喂养带来一定影响……
这也有风险,那也有风险。做女人咋这样苦!就免不了这份疼痛吗?
别急,咱先说下疼痛这件事:
生产过程中的疼痛
关于顺产是不是很痛这件事,妈妈们讨论了无数遍,每个人的感受都大不相同。
比如:福建一位孕妈在街上买菜,孩子直接生出来掉到地上,然后她若无其事的抱着孩子拎着菜回了家。简直是秒生界的楷模!
但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生到第八个孩子的时候依旧在用氯仿麻醉来减痛。
为什么人和人就不一样呢?
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把恐惧和紧张带入了分娩过程中。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匹母马在野外分娩,而正这时候,她忽然发现有一只老虎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它。那她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肯定所有的血液都集中到肌肉,随时准备逃跑,而不是生孩子呀。
我们人类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疼痛的时候,独自面对陌生的产室、嘈杂的环境、未曾照过面的医护人员,脑海中想到那些被口口相传的恐怖生孩子经历……
这些恐惧让妈妈以紧张的姿态进入分娩,身体作出“战斗/逃跑/僵硬”反应,令分娩时的肌肉产生进展和对抗,血液和氧气供应受限,从而导致疼痛,进而放大疼痛的感觉,也让分娩进展变慢。
大部分的疼痛源于恐惧,恐惧源于未知和毫无准备。产前系统学习准备,能让妈妈平静分娩甚至享受其中
经过同意,这边分享网友小Z的生产经历:
在35周的时候,我就和老公讨论好要顺产了,老公也表示尊重我的决定,但也表示如果到时候实在条件不予许该剖也得剖。
两人共同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表,包括:每天散步,需要学习的知识,提前模拟生产时的情境……
我们挂了医院的助产士门诊,询问在顺产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并且通过私人关系去参观了产房,熟悉了环境。或许是这些充足的产前准备,让我在生产的当天内心无比笃定。
在阵痛的时候,家人时时刻刻都陪伴在我身边。到医院时,宫口已经开全了。趁着阵痛的间隙我还睡了一会,养足了精神。
接下来的第二产程自然进行的很顺利。生完后第一时间,医生就把宝宝放在我身上进行肌肤接触了。之后母乳喂养的路也走很顺。
一位妈妈只要系统地了解到分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的身体和子宫还有宝宝是如何相互配合着完成这件事情,她的恐惧就消减了大半,疼痛也大多能回到可以承受的水平。
除了麻醉药物之外,其实也有很多非药物的方式来让分娩更舒适、更平静。
比如,催眠分娩、芳香疗法、按摩、自由体位等等……
有心去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方式并不比麻醉药物效果差,而且还没有什么副作用。
最后,还是要为医院申辩一下。
作为医院的立场
不停的有人在问这个问题:妈妈或家人提出剖宫产,医院建议妈妈继续顺产,医院就是没有人性吗?
关于这个问题,网友也答的很犀利:
如果你有个青春期的儿子打算卖个肾来换iphone,你希望医生二话不说就帮他割掉吗?
是否应该应产妇请求剖宫产,这确实是一个倍受争议的医学伦理问题。
《温柔分娩》一书的作者芭芭拉·哈珀在一个采访时,举了一个例子:
“医生,如果一个健康的人走进你的办公室,要你帮他切掉他一条腿,你会同意吗?’
医生慌张地摇头,“当然不行!”
“那么,为什么一个健康的妈妈,跟你说我要剖宫产,你却会同意呢?”
举这么一个例子,可能会引来一大波的争论和反对,本来也就是因为有着巨大争议才成为医学伦理问题的。但我并非鼓吹顺产至上,而完全不顾妈妈的人权。
其实,很多妈妈在分娩时都会发出这样的请求:医生,给我剖宫产吧,我受不了了。
当妈妈发出这样的呼声时,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她真的需要剖宫产,她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减痛支持。
至于怎么提供这些支持,这或许是医院以后的重要课题。
到目前为止,上海有很多医院都还没有开放陪产,妈妈们需要一个人去面对疼痛与无助。如果医院可以开放专业导乐和家人陪产,更多的科学产前教育,这样或许越来越多的妈妈能有更好的生育体验,而不是说一提到生孩子就觉得痛苦不堪。
今日话题
#你的生产经历是什么样的#
欢迎留言和我们进行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