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啦!玩归玩,这些事更要注意!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

作者:喵姐早教说 02-09阅读:3840次

寒假到了,最开心的大概是孩子。不过,寒假安全千万要重视,不能马虎。下面这6个安全提示一定要认真阅读哦!

1.电路安全不能忽视

前几天有个新闻,一个4岁的小姑娘彤彤因为感冒没有去幼儿园,在家里沙发上躺着睡觉。当时她父母在上班,外公去接她姐姐放学去了,只有小女孩一人在家。但等大人都回来后,屋里发生了火灾,大家赶紧救出了孩子……彤彤的双腿大面积烧伤,经过20多天的治疗后,现在仍然面临着截肢的风险......

2016年11月4日,四川绵竹市广济镇卧云村,一名小男孩在家玩耍时,用一根铁钉插进了家中的电源插线板,导致触电。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多么可怕的例子。家长不仅要给孩子普及安全常识,不能玩电器及插座、插线板。同时厨房用具、电热用品、火源要收好,使用烤箱、电饭煲、取暖器时,家长要在场,用完后及时拔下插头放在孩子不能触及的地方。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摆弄电线。

更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这样才能杜绝惨剧的发生。

2.小心“低温烫伤”

一到冬天,御寒神器“暖宝宝”成为人手必备,我出门的时候包里也会塞一个,十分方便。

暖宝宝发热主要是因内部发生了一种氧化放热反应,暖宝宝内高纯度的铁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释放热量。温度一般在50—60℃之间,发热时间根据产品品牌不同而不同,一般在10-12小时之间。

然而,“暖宝宝”也会造成烫伤危险的!并且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暖宝宝”!

暖宝宝造成的烫伤为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50℃的热源,看似温度不高,并且短时间内与身体皮肤接触,也不会造成伤害,但如果时间过长,就可能造成烫伤。

相信“温水煮青蛙”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暖宝宝产生50-60℃的温度,贴在衣服外部再传递给人体,皮肤能够适应甚至感到舒服,但在不知不觉中,热能积蓄向皮肤深部传导,就可能发生烫伤。并且,低温烫伤的创面往往比较深,表面看好像不重,其实可能已伤及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神经和血管。

哪些人不适合用暖宝宝呢?

婴幼儿

婴幼儿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取暖物品,但他们的表达能力欠佳,如果家长未能细心照顾,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儿童

儿童虽然具有表达能力,但是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往往忘记自己取下暖宝宝,也需要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3.玩雪安全

虽然北京一直不下雪,可全国各地都在下啊。孩子们就撒开了欢儿玩雪,各种玩法轮番上阵,其中自然少不了激烈的打雪仗。

一位妈妈在家长群里反映:朋友的儿子前天打雪仗,脸被雪球砸出血了,引起众多家长激励讨论。

原来由于气温偏低,积雪都冻住了,捏成的雪球就像是“手榴弹”,扔到人身上,非常疼,且很容易受伤。

家长要告诉孩子:

打雪仗要有分寸。

不能把雪团扔到其他人脸上,也不能把冰雪塞进他人的脖子里,因为融化的冰雪会导致他们感冒发烧;

把握好孩子玩雪的时间。

虽然雪天温度较低,但长时间玩雪也容易出汗。而孩子体质较成人弱,这时很可能会感冒、发烧。

帮孩子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带孩子在雪地玩耍时,尽量别让他们穿长款的大衣或戴长围巾,否则很容易被绊倒。最好给孩子穿暖和贴身的衣服。

玩雪时,应给孩子准备棉帽、手套等保暖设备。玩雪后,切忌马上烤火取暖,可以双手用力搓来恢复温度,否则很容易生冻疮。

4.危险的地方不要去

当孩子在家玩耍时,家长也要看好孩子,保证孩子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孩子的安全可马虎不得!不让孩子去危险的地方,比如厨房、阳台,卫生间。玩耍应远离厨房,不接触热的厨具、电器,不单独接触开水或热的食物。

1月17日,在辽宁武警烧伤医院病房外,一对小夫妻懊悔不已声泪俱下。他们2岁的儿子尚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

这一切都源于1月13日的一场意外,当时,夫妻两人各自在忙着玩手机,2岁的儿子一个人在厨房玩耍。突然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2岁的儿子掉进了正冒着蒸气的大锅炉!

孩子被紧急送往医院,全身表皮面积46%损伤,创面有大部分深二度创伤,其中夹杂部分三度创伤,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

烧伤科专家说道:“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婴幼儿遭烫伤的高发期。”

所以对于厨房首先是要告诫孩子不要随便的闯入,另外水壶之类的最好是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厨具的柜门之类的也要锁好,当做好的菜或者汤水要放的时候,最好确认孩子不在厨房周围,另外在做饭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小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大人陪同。

当孩子外出玩耍时,家长也要嘱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比如不要到水塘、水池等冰面玩水滑冰,防止发生破冰溺水事故。

5.保持警惕 防止走失被拐

春节期间,儿童走失、被拐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家长需教导孩子提高警惕性,一定要嘱咐孩子以下注意事项:

警惕向你寻求帮助的成年人,

别跟陌生人玩耍

孩子一个人在家时,要提醒他们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孩子在外玩耍时,要教导孩子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讲话,拒绝陌生人的礼物和拥抱,不随意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给陌生人。

熟记报警电话和家人电话

家长平时也要教导孩子熟记报警电话和家人的电话号码,如遇到危险,要第一时间报警并和家长取得联系。

别离开父母的视线

带孩子外出时,家长需告诉孩子不能离开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最好是抱着或是拉着孩子的手,千万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不管在做什么,都要眼睛看着孩子。

6.防止鞭炮炸伤

虽然国家一再倡导少燃放烟花爆竹,但团圆的日子怎么能少的了?每年被烟花爆竹炸伤的事故都有发生,家长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带孩子远离燃放区域,对于稍大的儿童尽量多加管束,另外,一定要购买大品牌的合格产品,大人的安全也很重要。

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们:

告诉宝宝要远离燃放的烟花爆竹,多普及烟花爆竹的危险。

不在室内或易燃物附近燃放烟花爆竹,尤其是农村裸露在外面的电线。

小心保存,放置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不要把点燃后的鞭炮随意乱扔,尤其是人群或是下水道井盖等地。

不让12岁以下的宝宝单独燃放烟花爆竹。

快乐过寒假,安全“不放假”!

为保障孩子们过一个安全的假期,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的家长吧!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