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算不上大病,甚至还很常见,即便如此也足以让做父母的苦不堪言。为了缩短病程,缓解宝宝的痛苦感,不少家长确实会做一些看似有效的措施。比如:
“伤风感冒了捂捂汗就会好得快”
“让宝宝喝点蜂蜜水能止咳嗽”
“复方感冒药治疗感冒更全面”
“这个药不治?没事!咱吃这个药!”
… …
如果你觉得以上这些措施,很熟悉,很耳熟,甚至还曾尝试过。那你就已经不知不自觉地踩到坑里了!不信?那小康君就详细地解释一下,帮宝妈奶爸们排排雷!
坑娃儿的8种误区
(图片来源:www.xt117.com)
误区一:过度治疗
宝宝生病了,家长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你也别病急乱投医啊~频繁带着宝宝去医院看病、抓药,只会让你忙得更加晕乎,面对着一大堆的药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喂。其实,感冒属于自愈性疾病,起初会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然后会发烧、咽痛和咳嗽。但大部分会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逐步减轻,甚至痊愈。所以说感冒没必要特殊治疗。你吃药与不吃药,感冒的病程都不会变。因为感冒药不能促进恢复,它只是缓解症状而已。
频繁带宝宝看病,只会造成重复用药,过度治疗,对宝宝无利反而有害。对家长而言,只会更加觉得…唉~心好累!
误区二:认为复方感冒药治疗更全面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明确指出,4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服用复方感冒药。为什么这么规定呢?
❶这是因为复方感冒药缺少儿童用药剂量标准,大部分是根据成人用药剂量推算来的,安全用药系数很低。
❷复方药实际就是“大杂烩”,小小的一颗药丸中含有多种治疗感冒症状的有效成分。这样实际并不好,因为会增加宝宝重复用药,用药过量的风险。所以给宝宝用药前,还是咨询医生,让医生根据宝宝的症状开单一成分的药物(即:药品说明书里有效成分这一项中只有一种有效成分的药品)。
误区三:盲目止咳
如果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这种“咳”实际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呼吸道的痰液更快排出。盲目给宝宝服用止咳药物,反而会使痰滞留体内,诱发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
正确缓解咳嗽的方法是:室内注意通风、开加湿器、让宝宝适量饮水即可。如果宝宝因咳嗽食欲不振、夜不能寐建议尽早就医诊治。
误区四:用蜂蜜止咳化痰
蜂蜜水止咳效果没有那么神奇,如果觉得有用,想喝点也无妨。但是!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蜂蜜,因为有肉毒杆菌中毒的风险。还有一点家长要切记,孩子越是有痰越不建议吃太甜的东西,容易生痰并且粘稠不容易咳出。如果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咳嗽有痰,可以口服止咳化痰糖浆。例如:易坦静或者儿咳糖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果宝宝咳嗽超过五天,需要及时就诊,去医院让大夫听听肺部情况,排除下呼吸道感染。
误区五:捂汗治疗
别以为伤风感冒了捂捂汗就能治疗好,这么做没什么用,反而会使宝宝出汗过多,导致大量含有电解质的水分快速丢失,引起脱水。严重脱水还会造成大脑等器官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六:盲目使用退热药
由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是宝宝身体在与病原菌作斗争的表现,这可以更快消除病毒,所以家长不要盲目的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更不要使用酒精擦拭、捂汗的方式去降温。若宝宝体温超过38.5度、精神状态不佳、吃喝玩乐受到了影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服用)或布洛芬(6个月以上服用)退烧。另外,新生儿和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发烧要治疗的积极一些。
误区七:用感冒药预防感冒
如果你认为感冒药可以预防感冒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普通感冒根本没有特效药,上面的内容也说了,感冒药只是缓解症状而已,不能缩短病程和预防感冒。如果家长想预防宝宝感冒,那就多给孩子洗洗手,尽量避免病毒的传播。至于流感嘛是有预防措施的,那就是接种流感疫苗。
误区八:滥用抗生素
还有一些家长看到宝宝感冒了就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而多数感冒往往是病毒感染,盲目服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细菌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这么多的感冒误区,宝妈奶爸们数数自己踩了几个坑了?至于婴幼儿鼻塞,建议家长给宝宝用温毛巾敷鼻、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室内用加湿器保持一定湿度、晚上睡觉不要着凉、可以多侧身睡觉等方法缓解。若有鼻痂可滴1~2滴淡盐水在鼻腔,揉揉鼻子使鼻痂软化后将其卷出或打喷嚏排出,也可用棉棍将分泌物卷出来,或用几丝棉花,刺激鼻孔,引起打喷嚏将分泌物喷出,以保持宝宝鼻腔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