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人孩子都一堆的节后综合征,大人可以自我调节,那么,孩子怎么办?饮食不调怎么办?作息不均怎么办?
如何恢复良好生活习惯?
节假日,大人们难得聚在一起娱乐,因此有时会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规律,孩子的作息习惯可能被打乱,饮食和睡觉都难以保证。如果放任孩子不去调整,不仅家人的养育是个负担,对孩子的健康也有严重的损害。
1. 改善环境:
节后,家里的环境要尽量从嘈杂恢复安静,确保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和秩序。
2. 玩些小游戏
多和孩子一起做些能平静情绪的游戏,比如给他讲故事,和他一起拼拼图、画画等,尽量少从事一些让孩子兴奋、激动的活动。
3. 制定生活规律
胃肠功能紊乱同样影响孩子的睡眠,饮食上应戒除节日间的重油,睡前一杯热牛奶也是很必要的。
孩子睡眠紊乱咋调整?
如果孩子在春节期间已经打破了日常建立的睡眠规律,家长需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调整。孩子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差,而且有的时候不那么“讲道理”,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收心,也要讲方法,而最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循序渐进。
1. 创造睡眠环境
在孩子准备睡觉的时间,家长应尽量保持家里环境安静,让孩子有安全感,这需要家里所有人的配合。
2. 睡前准备
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内,不要让孩子玩容易导致孩子兴奋的游戏,建议给孩子讲些小故事,让孩子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孩子信任的人陪伴,让孩子感受充分的安全感。
3. 睡前安抚
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轻抚孩子,哼一些孩子熟悉的歌谣,这些都能帮助他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
4. 睡时舒适
为了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家长睡前应给宝宝穿上吸湿能力强的纸尿裤,减少宝宝受尿液的干扰。
如何调节孩子的心理落差?
春节期间,由于家中亲朋聚会较多,人来人往比较热闹,又有鞭炮放、甜点吃、压岁钱拿,孩子一般不会产生孤独感。但过完春节回到小家后,过节期间的热闹与现实的冷清反差很大,孩子会一时难以适应,容易产生孤独和失宠感。父母应该及时调节他们的心理落差。
1. 打好“预防针”
在上班前两天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们节日结束后的生活同以前一样,他们喜爱的亲戚和爸爸妈妈不能每天跟他呆在一起。
2. 跳出单一的活动范围
在这两天有意识地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即将要陪伴孩子的看护,让他们带孩子去游乐园玩,恢复节日里中断的情感联系。
3. 逐步减少相处时间
这两天父母亲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疏远一点,不要全天候和他呆在一起。
小儿积食怎么办?
过年“食”字当头,走东家串西家,走哪都离不开个“吃”。孩子的零食也大量增加,饼干和糖果等,这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果不加控制,很可能造成孩子的肠胃功能紊乱,引起节后的食欲不振等。所以节后的饮食一定要以调理肠胃为主。
1. 糖炒山楂
【功能】
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
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2. 山药米粥
【功能】
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
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3. 白萝卜粥
【功能】
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
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