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该怎么办?黄疸
(PS:文末附送一位妈妈的亲身经历,可以参考)
几乎每个宝宝出生后都会遭遇新生儿黄疸,父母很是头疼。
有时候病急乱投医,各种土方法大行其道,让宝宝遭罪不说,也没什么效果,
比如下面这个宝宝,出生才几天,父母用艾灸给他退黄,结果几天后全身多处烫伤
幸好及时送医,孩子已得到专业的救治。
下面是视频:
医生说得对,鱼腥草,晒太阳,多喝水等土方法,并没有什么用的。
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了解下面3点,黄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 如何治疗黄疸?
- 哪些退黄方法不靠谱?
其实,大多数新生儿都会经过一个面部皮肤、眼白发黄的阶段,一般这种黄疸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爸爸妈妈们无需太过紧张。那么,该如何判断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左侧为正常状态,右侧为黄疸
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 2~3 天出现并逐渐加深,在出生后第 4~6 天达到高峰,而病理性黄疸出现得更早一些 ,一般为出生后 24 小时内。如果您发现宝宝刚出生一会儿就变成了“小黄人”,那可要警惕了哦!
黄疸出现的部位及严重程度
生理性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颜色不会达到金黄色,而病理性黄疸遍及全身 ,甚至手心、足底,且程度重,可达金黄色,血清胆红素大于 12~15 毫克/分升。如果您的宝宝连手心脚底都变黄了,成了金娃娃,那可千万别再拖延,快去医院!
黄疸持续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在出生后第 2 周开始逐渐减轻、消退,早产儿在第 4 周内也能消退(这是由于早产儿血浆白蛋白偏低,肝脏代谢功能较足月儿更不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代谢胆红素)。
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出生 2~3 周后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甚至有减轻后又加深的反复性病情出现。有些宝宝一开始症状可能很轻,爸爸妈妈们就抱着观望的态度等等看黄疸能不能自行消退,这时候可千万要注意,不要大意,免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怎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增长正常、大便及尿液的颜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可能出现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贫血、大便颜色变淡等症状。
简单来说就是,生理性黄疸的宝宝除了有点黄,别的方面都挺正常,而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对宝宝的情况有了初步的判断后,爸爸妈妈们心中有数就不必慌张,这样才能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
但是在此我不得不提醒各位奶爸奶妈,切勿大意,如果无法准确判断或者怀疑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毕竟,黄疸严重时会诱发高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甚至死亡。
黄疸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一般的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等待自然退黄就可以了。
而对于病理性黄疸和严重生理性黄疸,主要推荐的治疗方法是蓝光照射疗法。
其原理也很简单:胆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的物质,黄疸就是宝宝体内胆红素含量过高,不能完全溶解于血液,而在皮肤、黏膜上沉积,使得宝宝变黄。
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胆红素被氧化成水溶性物质,然后溶解于血液中,再被代谢,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
胆红素的吸收光带大约处于 400~500 纳米之间,其中 420~440 纳米波长的光对胆红素作用最强,而蓝光波长为 425~475 纳米,包含了作用最强的波段,因此最适合用来治疗黄疸。
光疗虽然安全,但也会出现副作用,常见的有发热、腹泻和皮疹等,但这些副作用一般都很轻微,疗程结束就会自行消失,不会留下后遗症,爸爸妈妈们无需担心。
最近,新型的冷光源蓝光疗法已经用于临床治疗,效果不受影响,副作用更小。
来源:wikipedia, Bili light with newborn Photo by Jeremy Kemp, 4/10/05
而如果宝宝的黄疸并不严重,爸爸妈妈们可耐心等待其自行消退,不必进行过多干预。也有爸爸妈妈在发现宝宝发生黄疸后,病急乱投医,擅自采用了一些道听途说来的“土方法”,不但收效甚微,还让宝宝吃尽苦头。比如下面这些方法。
不建议用的退黄方法
1.晒太阳
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退黄,但效果其实是十分微弱的。因为太阳光的波长范围很宽,其中能对胆红素起作用的光量十分有限。
如果隔着玻璃晒,那么玻璃会阻挡住更多有效波长的阳光。而且在家中很难做到将宝宝的皮肤大面积暴露在日光下,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晒伤或受凉感冒,所以我们不建议通过晒太阳来退黄。
2. 喝糖水/西瓜汁
充分补水确实有助于宝宝退黄,葡萄糖液也确实能为宝宝提供能量,但是胆红素在体内主要是通过大便排出,通过排尿退黄几乎不可能实现。
而在水里添加葡萄糖,有时会导致宝宝吃奶减少,这样一来宝宝排便就少了,反而不利于退黄。
也有人说可以给宝宝吃点西瓜、喝点西瓜汁,原理和喝糖水差不多,也是不推荐的。另外,发生黄疸的宝宝一般是月龄三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尚未添加辅食,水果或者其他食物都是不能吃的。
3.断奶
有一些宝宝发生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具有特发性,因此会有“断奶退黄”的说法。
但是母乳对宝宝的免疫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建立至关重要,即使是母乳性黄疸,也不能随意停喂母乳,只有情况严重到可能引发核黄疸时才考虑阶段性断奶。
如果您的宝宝是母乳性黄疸,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喂食方法。
4.茵栀黄
茵栀黄曾经是临床新生儿退黄的常用药物,但,这只是曾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正式宣布禁止给新生儿、婴幼儿使用茵栀黄注射液。
对于茵栀黄口服液,常有爸爸妈妈反映宝宝喝了茵栀黄口服液后拉稀严重甚至带血丝,胃口也变差了,这是因为茵栀黄制剂会严重破坏宝宝的肠道微生态平衡,所以不要擅自给宝宝吃这类退黄药哦!
一些建议
在这里,建议家长们在宝宝出生后勤给宝宝喂奶(第一口建议母乳,之后如果母乳量少,用配方奶也是可以的)这样可以促进宝宝肠胃蠕动,减少肠腔中胆红素的吸收,预防生理性黄疸的发生。同时,加快胆红素的代谢。
同时,关注宝宝的皮肤、眼白颜色变化外,万一发现黄疸升高,即使采取正确措施,给予合理治疗,相信“小黄人”不久就能变成“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啦!
下面是一位妈妈在华大母婴文末的留言,两胎宝宝黄疸的经历,很有参考价值!
宝宝黄疸该怎么办?关注【华大母婴】公众号,发送 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