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亲骂是爱!养出的到底是乖孩子还是叛逆少年

作者:齐丽娟 03-11阅读:1210次

说到这个话题,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现在都是法制社会了,那还有那么多打骂孩子的家长!

实际上,在我们中间,就是有那么一批爸妈,跟从着素质教育的大流,喊着“打是亲,骂是爱”,来掩饰自己对于孩子粗暴的打骂行为。

仿佛只要一切暴行都披上“爱”的外皮,就可以被大众所接受。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打骂的效果是显著的,因为只要用力的吼孩子,骂孩子“没用”,成绩不好是个“废物”等等,幼小的孩子就会诚惶诚恐,感觉到一种如同利剑悬于头上的恐惧,从而在这种恐怖的阴影下迫使自己去做出合乎施暴者要求的行为。

关于“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很多父母都有所误解。这句话不仅是指打孩子,还指用侮辱性的字眼辱骂孩子,如“废物”,“没用”,“后悔生你”,“滚吧”等等,这样的词汇。还有一些冷暴力,也被归在这个范畴内,比如为了减肥不让自家孩子吃饭,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等等。

按照科学上来讲,“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症的表现,对待小孩子可能是言语上的威胁和强权要求,等孩子长大了,懂得一些事情了,就会慢慢放弃这种强制的行为,转换为以“亲情”为外皮的“道德绑架”和“情感绑架”,每当孩子产生反对意见时,父母们就会声称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是爱你才会这么做。别人不要求你这么做,是因为他们不在乎你,所以不会强制要求你遵从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这也是现代社会很多父母使用的基本教育模式,其中很多点值得反复的琢磨,体会。

理所当然,这样养出的孩子可能会具有“乖孩子”的表象,但是实际上他们可能是“叛逆的”,也有可能是“无助迷茫的”。

外表遵从内心叛逆暂且不说,那些无助迷茫的孩子近乎是没有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脑海里,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他们,跟随自己父母的选择。

难以想象,这些几乎已经失去了“自我的理性判断”的孩子们,在遇到鱼龙混杂的社会人员和前途未卜的挑战时,会是怎样一个懦弱无助的样子。

不支持“棍棒底下出孝子”并不代表支持溺爱孩子,这两点天差地别,不可混为一谈。

家长对于孩子,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生孩子虽不易,养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