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宝宝穿衣有讲究,宝妈们需要了解更多

作者:和邦云博教育 03-22阅读:3100次

除了简单笼统的“春捂秋冻”,春季的衣物增减也有需要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只要熟知,就不会让孩子出现“我不冷,但是我妈觉得我我冷”这种尴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春季的气温变化。

1、以自身感受为基准

一些家长朋友总是怕孩子着凉,总把孩子裹起来才会感到安心。实际上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宝妈们应该以自己的舒适程度为指导:宝妈此时穿一件单衣,那么对于孩子来讲一件单衣也已足够。实际上孩子天性好动,而且正常体温要高于成年人约0.5℃,所以无须特意为孩子多穿衣服。但是在出门时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应该多准备一件外套作为备用。

2、留意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感觉到冷,即使不会说话也会通过各种行为来表达出自己的不适。比如毫无原因的哭闹和焦躁不安。如果此时尿布已经更换,并且也确定并非是因为饥饿,这时可通过其体温判断他是否是因为过冷过热。从而可以适当的增减衣物来维持舒适。

3、感受孩子的体温

宝妈要经常检查孩子的体温,例如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冰冰凉(或者手心已经有汗了)?把手伸进孩子的衣领里,看看孩子的背上是否有汗?注意让孩子的体温维持正常状态:太凉则适当增衣,运动之后大量出汗也不要迅速减衣以免着凉。体温的判定也应遵循三暖一凉的原则:即手暖,肚暖,足暖,以及头凉,才能让孩子保持健康。

4、保持衣物的蓬松洁净

小孩子运动量多,新陈代谢也快,宝妈要经常换洗孩子的替换衣物,不要让孩子穿上被汗浸湿又风干过的衣物,衣物应该时时维持清洁和蓬松透气。同时孩子的衣物比起款式更应该注重材质,尽量选用不鲜艳的棉质衣物,才能不给肌肤造成任何压力。

那么,宝宝春捂该捂哪?其实这里面还真有诀窍呢!

做到“三暖二凉”

三 暖

一是背暖: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宝贝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

二是肚暖:腹部保暖,最好给孩子戴个棉肚兜,既能维护宝贝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是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注意脚的保暖,宝贝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

冷,防病保健康。

二 凉

是指头部和心胸要凉。宝贝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宝贝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给宝贝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815”原则

春天天气乍暖还寒,冷热交替,让人很难掌控。这时候,妈妈就有必要了解一下“815原则”了。一般来说,15℃是个临界温度。超过了15℃就脱掉棉衣,否则宝宝真的会“捂”出病,也就是超出了耐热限度。另外,如果日夜温差大于8℃,那是要捂的信号,也就是说白天和晚上的气温温差达到8度,是需要捂捂的。面对时而春风和煦,时而冷风阴雨的天气变化,妈妈应及时为宝贝加减衣服。

巧用“春捂”挡病

除了815原则,宝宝穿衣还可依照公式:较厚的羽绒服为9度,薄羽绒服为6度,稍厚些的弹力絮棉衣为5度,厚关毛衫为4度,棉背心为4度,薄外套为3度,厚棉毛衫为2度,薄棉毛衫为1度。

相加温度控制在26度为宜,如春天到户外温度为22度,一件薄棉毛衫加一件薄外套即可:22+1+3

再者,“春捂”也要针对不同孩子做特殊处理。会走能跑的孩子,在穿着上不仅不能穿过多,也要注意选择穿脱方便不妨碍孩子运动的衣服,因为孩子活动量大,活动后出汗多,如穿套头衫、毛衣等就会比较麻烦。马甲利于活动,非常宽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8个月以下的小宝宝,由于躺在婴儿车时间比较多,也要谨防穿得过多,可以多盖几层薄被子,一旦气温升高,即可拿掉一层。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和邦云博为公益传播,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