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自控力,因为90%的家长都在习惯性做这样一件事

作者:快乐可可狮 03-26阅读:4125次

前两天和一个在做幼师的朋友聊天,以为她那么喜欢小孩子的人一定每天都过得开心满足,没想到一提到工作和孩子她原本神采奕奕的脸上瞬间变得颇为无奈:“我现在每天就像一头母狮子,基本上要十分钟吼一次他们才能保持安静,你说现在小孩儿的自控力怎么都这么差呢?”

◆◆◆ ◆◆◆

说道自控力我不禁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篇关于“升级版棉花糖试验”的报道文章,当时感觉触动非常大,所以直到现在依然记忆深刻。

首先还是先从原版的“棉花糖”试验说起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歇尔,设计了一个关于“自控力”的著名实验,他从一所幼儿园里找来数十名3~5岁的孩子,然后在每个孩子面前的桌子上都放了一块棉花糖,并告诉孩子们:“我有事要离开15分钟,如果等我回来的时候,你没吃掉盘子里的棉花糖,我就再奖励你一块;但如果你偷吃了,就没有奖励了!”

结果只有1/3的孩子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有的孩子在房门关上几秒钟内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有的坚持了1分钟,有的坚持了5分钟,有的甚至坚持了13分钟。而没有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会用唱歌、踢桌子等来分散注意力,或者把盘子推远,有的甚至闭起眼睛让自己眼不见嘴不馋。

14年后教授再次找到了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们,发现当年那些成功抵抗住了诱惑的孩子,在学业成绩上的表现更为优异,注意力集中、性格开朗、抵御挫折能力较强甚至连身体素质都不错;而那些当初提前吃掉棉花糖的孩子,现在的总体表现不是很令人满意,其中的很多孩子成绩偏差,有的因管不住嘴而患有肥胖问题,有些孩子甚至有吸烟、酗酒等陋习。至此米歇尔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棉花糖”理论:自控力,是决定一个孩子长大后成就的关键因素。

升级版“棉花糖”试验

可以说最早的这个“棉花糖”实验反响十分强烈,影响了很多父母,有的甚至在家里实践这个实验,想要提前预知自己孩子未来的成功概率。但是,如果你只知道第一个“棉花糖”实验,那你的了解是片面的。

在此之后,罗切斯特大学的塞莱斯特.基德重新改良了这个实验。在做“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们分为A、B两组,并让他们画画。这时她的同事会告诉孩子们“你们现在可以用这些旧的蜡笔,或者稍等一下,我会去拿一些全新的颜色更加漂亮的蜡笔给你们。”几分钟后负责A组的同事真的拿着全新的蜡笔回来了;而负责B组的同事则空着手抱歉地跟孩子们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

继而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是许诺他们有新的贴纸,但同样的只有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新贴纸,B组的孩子们得到的依旧是同事的道歉。

就这样在经过了两次“热身”后,基德才进行了“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孩子的测试通过率要比B组高出4倍!

基德的升级版“棉花糖”实验说明了什么

相信很多家长们看到这里会和我一样,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继而又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惭愧。

因为我们在基德的试验中看到了环境对于孩子自控力的影响。当孩子所处的环境能够始终保持言而有信,即使再小的事,只要答应了孩子就保证做到,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更加愿意自控;反之如果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出尔反尔,连哄带骗”的,孩子就会觉得“现在吃到肚子里的才是最保险的”,自然也就不会控制自己去听大人的话。

父母和家人是孩子所处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最常用的招数之一就是“哄骗”,现在说起这个词大家甚至都已经自动把“骗”字去掉了,直接说“哄孩子”,孩子哭了你去“哄一哄”。然后对孩子说“你要是听话不哭了妈妈明天就带你去XX玩”;“你要是乖乖听话妈妈就给你买小汽车”,“你乖乖穿上鞋子奶奶就给你买冰激凌”。然后当孩子真的“听话了”我们却没有把自己的承诺兑现。有的是因为自己太忙忘掉了,有的是觉得孩子小没记性压根就没想过去兑现。

然后下次孩子会哭着喊着要出去玩,你怎么跟他讲不能出去玩的理由他都不听;会在商场里看到喜欢的玩具不买不罢休,哭得满地打滚完全不听你讲话。这个时候你只是气恼为什么孩子这么不听话,情绪这么容易激动,一点自控力都没有,却没想过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是家长“哄”出来的。

有的家长会说“我当时的确忙忘了,而且后来我给他道歉他也表示原谅我了啊。”对此我不得不说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小天使,小小的他们会在失望和委屈之后接受我们的道歉,让我们不再为此难过。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孩子的这份失望和委屈的情绪并不会随着原谅你而消失,它会一直在那里。而我们如果还继续重复着“承诺—道歉”这样的“哄”法,这种情绪就会越攒越多,长期以往就会影响孩子孩子对周围的人和环境的信任感,从而影响他们做出的很多决策。

面对孩子家长们一定要记得:承诺是个特别严肃的词语,如果我们无法兑现,请不要随意说出口,无论是一根冰激凌还是一个小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