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孩子被父母用开水灌喉治病,偏方真会害死人

作者:炫天津 04-03阅读:4885次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哒哒(ID:dadatime)

流传于民间的各类偏方,缺少科学依据,轻易尝试,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很多时候,民间偏方的“神奇”功效,更像是一副心理安慰剂,但归根结底,它们只是一传十、十传百的谣言。

小孩子身体抵抗力弱,吹风着凉后出现发热高烧,非常普遍。

孩子发烧,父母有的选择给孩子吃退烧药,有的选择打退烧针,但有的人却选择了灌开水。

近日,一名两岁的小女孩因发高烧出现抽搐,她的父母没有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反而听信了民间偏方,将滚烫的开水灌入小孩嘴里。

沸水直接烫伤了孩子的口腔、咽喉、食道,导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小女孩才被送往医院抢救。

两岁的小女孩发高烧抽搐后被父母灌开水 | 视觉中国

无知给孩子带来伤害

其实,抽搐是小孩子发高烧后常见的症状。医学上将其称为“热性惊厥”。

在小孩出生后的前几年里,大脑内的白质尚未发育成熟,白质的功能类似于“绝缘橡胶”。

由于缺乏这种“绝缘橡胶”,当婴幼儿体温升高到38.5℃之后,大脑内的神经元容易形成异常的同步放电,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口吐白沫、双眼上翻、肢体痉挛、抽搐等情况,发作情形类似于癫痫。

2012年5月9日,川沙人民医院,一名男婴突发高烧、抽搐,被诊断为热性惊厥 | 视觉中国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2%—4%的儿童在5岁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发生率相当高。

不过大部分的患儿经过合理治疗,在5岁后待大脑白质发育完善,症状会逐渐消失,仅有部分患儿发展为癫痫。

五花八门“治”抽搐的方法

由于热性惊厥和癫痫发生时症状都较为恐怖,于是在民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急救偏方。

比如,在一些边远地区,热性惊厥有时被视为鬼魂等邪物上了小孩身,家长会请神婆、神汉施法,给小孩灌神符水;又或者是使劲掐人中促醒;还有的家长听说因为热性惊厥时患者会咬伤舌头,所以将毛巾、筷子塞入嘴中避免咬伤舌头。

这些五花八门的偏方通通都是不靠谱的。

2005年8月7日,贵州省惠水县城,一位“神婆”在用巫术为一位男子驱邪看病 | 视觉中国

巫医、神婆和所谓的驱邪法术,可以说对于缓解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没有任何帮助。

由于热性惊厥、癫痫发作的一个特点就是持续时间短,往往在十五分钟以内,患者便会重新恢复正常,因此常常被神汉、巫医揽做自己的功劳。

掐人中亦是如此,掐人中并不能中止热性惊厥和癫痫的发作,患者醒来只不过是因为发作自行停止的原因,而掐人中用力过猛者还可能造成患者皮肤破溃、出血。

2013年10月10日,湖北省武汉市,足球比赛中一名队员倒地,队友在掐人中急救。掐人中不但对于控制癫痫发作无用,同样对于晕厥、休克和昏迷无用 | 视觉中国

在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时,也不应该往患者嘴里塞毛巾、塞筷子。

一些人认为患者在抽搐发作时容易咬伤自己的舌头,所以应该往患者的口中塞毛巾。

其实胡乱塞东西有可能会阻塞患者的呼吸道,导致患者发生缺氧,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017年1月11日,广东省罗定市一名小伙陈某突发癫痫,家人情急之中将一只马克笔塞入小伙嘴中。

小伙发病结束清醒后,呼吸逐渐加快,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紧急送往医院后竟然发现是马克笔笔帽掉入小伙呼吸道内,阻塞了呼吸道,医生经过三个小时的抢救,将落入呼吸道内的笔帽取了出来。

面对小孩的热性惊厥,正确的急救措施首先应该是保持冷静,迅速将小朋友周围的危险物品,比如像锐利的器具、装有开水的暖水瓶等移除,或者是将小朋友抱至安全的环境中。

再然后,要及时清除发病者的口鼻分泌物,可以将小朋友头偏向一侧,解开上衣纽扣和腰带,脱去外衣,用温毛巾或者是酒精擦浴降温,也可以使用退热栓剂纳肛。

发作时不可用力和患儿的肢体做对抗以图控制发作,这样可能会造成患儿骨折。待病情稳定后送医院就诊。

中国民间偏方一度盛行,但很多毫无科学依据。来看看还有什么样的偏方,不但不能救命,反倒还会危及性命。

那些不靠谱的民间偏方

一、淹溺后倒水

曾经有一张儿童溺水后,抢救者倒背小孩狂奔一小时救活小孩(后来经证实,并没有能够救活小孩)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

2004年,一名男孩溺水,采用此方法施救失败 | 南方都市报截图

在民间流传的救治溺亡者方法中,最常见的是当把溺水者救出水之后,需要立即采用各种姿势将溺水者体内的水倒出来。比如像上图中那样,倒背孩子。

然而这种偏方并不靠谱,还会浪费宝贵的救治时间。

在抢救溺水者时要不要倒水这个问题上,也有过争论。

以前,一些旧版医学教科书和救治指南中提倡在救治溺水者时进行倒水。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专家发现这种方法并没有任何意义,倒出的水只是淹溺者吸入胃内的水,并不能倒出进入肺内的水,在倒水的过程中还容易引起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肺。

2014年06月19日,安徽省合肥市,医护人员正在为儿童进行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 | 视觉中国

在2016年发布的《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不需要对淹溺者进行倒水处理。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该立即拨打120求救,并迅速清理溺水者口中的异物,如泥沙、水草等,脱去湿衣服,保持体温,防止出现低温。

如果溺水者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则应该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二、烫伤后涂抹牙膏和猪油

在民间的一些偏方传说中,烫伤后涂抹牙膏和猪油可以减缓疼痛,促进愈合,但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在烫伤的创面上涂抹牙膏和猪油并不会对伤口起到什么帮助,相反,由于牙膏和猪油阻碍了散热,热量只能朝皮肤深处扩散,会加重损伤。

另外,牙膏、猪油还会导致创面污染,引起伤口感染。

除此之外,利用冰敷烫伤创口也不合适,会导致烫伤的皮肤进一步受损。

儿童安全意识比较弱,容易被烫伤,武汉市某医院医生正在为烫伤的儿童换药 | 视觉中国

湖南省湘潭市三岁的小昱在洗澡时,不小心被热水烫伤,奶奶听信民间偏方,给小昱的伤口上涂满了猪油、麻油和药粉,导致小昱创口严重感染,出现休克,险些要了孩子的性命。

处理烫伤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在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反复冲洗15-30分钟,不要随意涂抹牙膏、猪油、酱油、不明药膏等,以免影响医生判断,如果面积较大,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三、蛇咬伤后用嘴对伤口吸毒液

武侠电影中,常常会见到男主角被毒蛇咬伤,女主角奋不顾身,用嘴将蛇毒从男主角的伤口中吸出来,从此之后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并坠入爱河。

女主为男二吸蛇毒 | “宫锁连城”截图

乔峰帮康敏吸毒疗伤 | “天龙八部”截图

被蛇咬后,女主帮人把蛇毒吸出来 | “芈月传”截图

由于电视剧、电影无形中的宣传,大众误以为这种方法是蛇咬伤后急救的正确方法,其实不然。

2014年,闽南理工学院财务系学生张娜和同学在宿舍游玩时遭遇毒蛇,其同学被毒蛇咬伤,情急之下张娜用嘴将同学伤口内的蛇毒吸出。

随后,张娜出现了心慌、恶心等不适,在120急救车上,张娜昏迷,经过抢救,张娜才逐渐恢复健康。

如果口腔内有伤口,比如口腔溃疡、龋齿、牙龈出血,蛇毒就可以经过伤口进入血液,导致施救者中毒。

当周围的人被毒蛇咬伤后,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安慰被咬者保持冷静,不可奔跑,否则剧烈的情绪波动和运动可以加速蛇毒在体内的扩散。

2、迅速拨打120电话。在距离伤口5厘米的近心端用宽布带等结扎,减缓毒液向全身扩散,用清水冲洗伤口,减少进入体内的毒素量。

除了不能用嘴吸出毒素外,在这里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结扎肢体后每30分钟应该松解1-2分钟,预防肢体远端因缺血而坏死。

2、不应该自行切开伤口。切开伤口并不能有效清除进入体内的毒液,并且增加了感染风险,会给后面的治疗增加困难。

2003年6月18日,陵水一名学生被毒蛇咬伤脚,缺乏医疗知识的父母用一根绳子绑住其左腿长达24小时,这一绑绑掉了儿子一条腿 | 视觉中国

四、鱼刺卡喉后吞馒头

鱼刺卡喉是常见的进餐意外事故,治疗鱼刺卡喉的偏方也非常多,比如大口吞馒头,喝陈醋,吃韭菜等。

当鱼刺卡在咽喉时,医生只需要利用压舌板和镊子就可以取出卡在咽喉的鱼刺。

2013年11月19日,武汉市一名医生取出卡在患者身体里的鱼刺 | 视觉中国

但是如果采用大口吞咽馒头的方法,可能会将鱼刺带入食道,食道的周围有很多重要的血管,鱼刺一旦扎破这些血管,将会有生命危险。

2012年,浙江蔡女士,因鱼刺刺入了紧贴着食管的主动脉,接受了开胸手术才将鱼刺取出。

因此,切莫在鱼刺卡喉后大口吞咽馒头、饭团、韭菜,以免卡在咽喉的鱼刺划至食道,成为分分钟要人性命的食道异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力咳嗽,如果是较小的刺,强大的气流可能会使它脱落,如果无效,请及时至医院就诊。

很多时候,民间偏方的“神奇”功效,更像是一副心理安慰剂,但归根结底,它们只是一传十、十传百的谣言。

既没有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检验,也没有权威的数据来源支撑,单凭身边的“成功”个例,和“抛开剂量谈毒性”一样,都是耍流氓。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哒哒”(dadatime)。《哒哒》,传说中聚焦青年文化、科普话题研究的神秘组织,关注哒哒公众号(dadatime),每天用最短的时间,看最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