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作者:互联网 05-18阅读:735次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2018)最佳真人短片《沉默的孩子》,是一部20分钟讲述聋童故事短片。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4岁的Libby是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来自英国郊外的一个中产家庭,住着独栋,父母开着奔驰,吃喝不愁,衣食无忧。

但在她的家中,只有Libby自己一人处在一个无声的世界。

她的哥哥姐姐都是健康的,而她听力有障碍,哥哥和姐姐吸引了父母的所有注意力。原本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应该是最被宠的那一个,可是Libby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这个家里几乎是隐形的,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

中产阶级的爸爸终日忙于工作,妈妈也有很多事要做,哥哥姐姐要去上学……总之,大人们都很忙,没人在乎听不见的Libby在想些什么。

她的妈妈,嘴上说多爱她多爱她,可是每天忙的没有一丝时间,可以停下来,耐心和Libby一起玩。

就连距离只有5分钟的公园,都很久没带她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Libby的脾气越来越怪,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唯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电视。就连妈妈对她都一点办法都没有。

为了让Libby以后能在社会立足,学会和别人沟通,Libby的父母雇佣了一个手语老师,希望让Libby学会读唇。这样她就能听、看懂别人在说一些什么了。

上课之前,Libby的爸爸对老师乔安说,其实对她没有报什么太大期望,我们只希望她能在上学的时候多点自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认真负责的乔安发现Libby看得懂手语,于是乔安老师便试着和她用手语交流。孤僻冷漠的Libby在老师的陪伴下,一点点地开朗起来。乔安老师会带她去公园喂鸽子,去游泳,去画画……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Libby的脸上逐渐开始有了笑容,连曾经灰暗的眼睛都开始亮了起来。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甚至就连平时不爱和家人交流的她,都主动在餐桌上和家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思。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当Libby已经可以熟练用手语和乔安老师开心聊天时,她的妈妈却高兴不起来。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妈妈的脸色比任何时候都要难看。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妈妈对乔安老师说:我担心她在学一种我不懂,学校也没人懂的语言。乔安老师建议全家人都学手语,她用“我们很忙,哥哥很忙,姐姐也很忙……”的理由拒绝了。

最终这个不愿意接受孩子是有缺陷的,固执地认为自己孩子是正常的妈妈强势对老师说:我是Libby的妈妈,我知道什么对她是最好的。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最终,妈妈将Libby送到了一家正常的小学去上学。

在学校,没人和Libby打手语,老师也没有精力去顾及这个听不见的孩子在干嘛,同学们更是不愿意搭理这个奇怪的同学。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Libby再一次陷入了无声的世界,像在家里一样,她被孤立了。

下了课,别的小孩子都在一起玩耍,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墙角。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不放心的乔安老师骑着自行车来到Libby的所在学校看望,当她隔着栅栏看到Libby一个人孤单的样子,她忍不住哭了。

而在栅栏里的Libby也看到了乔安,她用手语和乔安比划着:我爱你。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乔安回她"我也爱你。"

在这样悲伤的气氛中,短片结束了。

孩子为何沉默?

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亲人却是离自己最遥远的人,她被隔绝被疏离,无形的屏障竖在她和家人之间,沟通障碍最难逾越也最易打破, 一个人丧失了与外界交流的能力,那种与世隔绝的孤独痛苦,绝不是一个失聪的孩子该承受的。

而缺少关爱的父母采取的错误方法只能把孩子推向绝望的深渊。这个时候,爱与理解是多么重要。

虽然短片讲述的是一个听力障碍孩子的故事,离我们的世界似乎很远,但是我总能在影片中Libby父母的身上,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会不由自主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我们听力正常,说话正常,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听不到孩子真实的声音?跟孩子不能有效的沟通?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样做过:

孩子一直哭唧唧,哭得你心烦,你说不要哭了,这有什么好哭的,却连孩子为什么哭都不问一句。

孩子说我不想去幼儿园。大人说那怎么行,必须去幼儿园,至于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孩子能有什么原因,无非就是想在家里玩,问了也没用。

孩子说隔壁的王爷爷很讨厌,我再也不要跟到他家玩了。大人说小孩子家家哪儿来得这么多事情,丝毫不会想去问孩子为什么会讨厌德高望重的王爷爷。

孩子哭闹着说不想洗澡/不想吃饭,你却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逃避洗澡/吃饭才找的理由,而不愿意去想是不是水太烫了,饭太咸了。

明知道孩子不想去奶奶家,因为奶奶更喜欢叔叔家的小弟弟,但因为家里没人看孩子,还是哄着孩子说“奶奶最喜欢你了,给你做好吃的呢”。

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孩子,觉得孩子还小,就懒得去探究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是,孩子一天中会哭闹无数次,会有很多次挑战你的耐性的事情发生,所以你会不耐烦,会选择性忽略掉一些你认为不重要的事情。

你可能还会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了,他要什么基本上我都会满足他,我只是偶尔忽略他真实的想法而已。

但是被你选择性忽略的这些事,真的不重要吗?

很多时候你只是不想给自己添麻烦而已。

很多时候,父母听到了孩子说话,却没听进去——你没有感受到孩子的情绪,或者说你想要纠正或者抹掉孩子的情绪。

你有做到理解与尊重,顺应天性吗?有些问题不是你视而不见就不存在。亲密关系的重点在于花时间去沟通,同理心。其实很多父母都不了解他们的孩子。

很多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更需要父母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而倾听孩子的心声,正是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

还记得那个被幼儿园老师烫到血肉模糊的4岁男孩吗?事发前孩子曾经连3天跟妈妈说不想去幼儿园,妈妈却以为孩子是无理取闹,依然强行送园,结果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

半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写:

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种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谁?」「不认识。」「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跟小说有相似经历的作者林奕含说“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2017年林奕含上吊自杀了,父母再后悔也挽不回爱女的生命。

这些悲剧,本来不应该发生的。如果当时父母能够对孩子多点耐心,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关爱地倾听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许能够挽回很多遗憾。

不被倾听和理解的孩子,一个人孤独的看着这个喧嚣的世界,这种感受,谁能体会?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面对孩子,有时候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真正的倾听,不论时间多么短暂,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他需要倾听者做到全神贯注。你不可能一边倾听别人说话,一边去忙活别的事情。父母应该把别的事放到一边,真正全心关注孩子说的内容。

倾听,尤其是积极倾听,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爱,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分的尊重孩子,才能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对孩子倾听的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唠叨中,孩子的确能说出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倾听孩子讲话的人都会承认,从孩子的嘴里,往往能说出最伟大的智慧。

积极倾听要求父母不对孩子的话发表任何意见和判断,既不要批评也不需要赞美,既不去分析,也不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只需要理解并且共情孩子。

因为积极倾听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知道他说的话被人听见了,和父母的谈话可以让他将情绪释放出去,而父母愿意接受他这些情绪。

别做拒绝听见孩子的“黑洞妈妈”

总是选择性忽视孩子的父母,会像一个黑洞,会渐渐吞噬掉孩子。

所以妈妈们,孩子虽小,但请用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