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疾控中心动态显示,目前全国手足口病整体进入高流行阶段,手足口病这一令家长头疼不已的流行性疾病又一次席卷而来。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时间集中在5 ~ 7 月,好发于5 岁以下儿童。主要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1 型( EV71 ) 和柯萨奇病毒A16( CoxA16) 。本病的传染源以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播和接触性传播。该病是引起我国5 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丙类传染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发病机制
一旦感染了肠道病毒,病毒即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如人类清道夫受体B2 (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有着惊人的复制能力,可在人体的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并释放入血。并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前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则会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肺功能受阻,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甚至是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循环衰竭。
如何治疗
从手足口病的治疗角度来说,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仍以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案为主。既往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更佳。中西医结合治疗兼有中医标本兼治的作用和西医迅速起效的功能,能够防止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预防并发症。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瘟疫、温热夹湿”等范畴,传变特点具有“卫气营血”的规律,根据病症,分期辨证论治。
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肠道病毒EV 71灭活疫苗,并于2016年投入使用。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尤其能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如何护理
家长和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