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普通宝妈,非医务工作者,闲暇之余会看科普,特别是育儿、用药方面。想先交代一下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契机:
我个人有加入本地的2个微信群,A群是纯育儿交流,B群是二手闲置转让为主。有时候看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特别是生活中常见的,我会顺手转到A群,转的多了,偶尔也会有别的宝妈来咨询我一些问题,比如湿疹了怎么办、感冒了怎么办?
我回复的前提是在尽可能多了解病症的前提下,结合在网络上曾看过的几位知名儿科医生对于相类似病症的解答,通过谨慎的语言传递给对方。如果有相关的文献,也会一并提供。
久而久之,向我咨询的宝妈越来越多。渐渐地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抗生素滥用、消炎药和抗生素傻傻分不清楚、民间偏方泛滥、中成药滥用、用药剂量有差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一开始我会耐心地详细地说明原因,比如消炎药一般指布洛芬、激素类;抗生素一般指名字里带有“西林、霉素、头孢、环素、磺胺、培南、沙星”这些,消炎药可以对应红肿热痛起到消炎作用,而抗生素是用来杀死细菌的。
比如没有确定细菌感染就不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没有用,在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必须用足剂量用够疗程以防耐药。
比如不要给婴幼儿使用副作用、不良反应都写着“尚不明确”的中成药。
咨询次数多了,问题也是翻来覆去同样的几个,我也会为了节省精力,只会说“不要用、不可以、不需要”。特别是在抗生素和中成药方面,我个人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言辞或许有些激烈。
也就前几天吧,一位宝妈在B群问我她家孩子5月龄,手足口,医生给开了美林(布洛芬)、利巴韦林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不单是这几样药品,更重要的是开药的医生,是本地三甲医院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医生。
作为看科普的门外汉,我先就我所掌握的知识浅薄地分析这3个药:
① 美林退烧,不建议用于6月龄以下婴儿,3-6月龄婴儿应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林);
② 在2018年5月卫健委办公厅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提到一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利巴韦林由来已久,别名又叫“病毒唑”,难免会让人联想到它可能具有抗病毒功效,指南里后面还有一句更重要的话“若使用利巴韦林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和生殖毒性”。
国外早已不再使用利巴韦林,它目前只用于治疗丙肝病毒(须于干扰素联用,单用无效)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即使在手足口病的治疗方面,利巴韦林因体外试验证实有抑制EV71复制和部分灭活病毒作用而被作为“考虑用药”之列,这也仅仅对于重症手足口患儿有些许帮助,并不适用于普通病例表现的手足口。
利巴韦林的致畸性也是医疗界公认的,在美国,怀孕的医务人员都是避免为病人操作利巴韦林的雾化吸入。
③ 还有那个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打开说明书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栏均为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并不是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就是没有不良反应的意思,而是药品安全性研究数据不充分。中药类药物之所以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肯做,因为一旦做安全性试验,就真相大白了。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成分中别的不说,就点一下槟榔这个致癌物,有人会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首先并非任何时候都需要接触剂量;其次WHO等权威机构眼里不是所有有毒物质都那么温和以至于有“资格”谈剂量的,WHO没有给黄曲霉素设过PMTDI和ADI。不可能说喂毒药,是不是毒药剂量小一点,流氓指数就低一点呢?
那么回过头来讲这个病例,轻症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即可,也就是说发烧了就给吃退烧药,等待自愈,有异常再就医。别的所谓抗病毒药、中成药没有作用甚至是有害无益。
鉴于以上几点,我在A群B群都转发了观点,后来B群有几位疑似医务工作者指责我不应“诋毁”这位开药医生,因为他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也支援过灾区,并没有从用药是否妥善的方面与我辩论,还让我报出名字,叫这位医生以后不要看我的挂号。
现在开不开利巴韦林,已经是我个人分辨医生是否有水平的标准之一了,我还真怕挂到这位医生的号。
也许作为行业专家,这位医生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用药习惯,但是在循证医学时代,专家意见证据等级已经是相当低了。
当遇到与自己观点理念不同的医生,你可以不用当面质疑,不行就换个医生嘛,整家医院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那就换个医院。考虑到一些因素,我在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退出了B群。
又过了几天,A群被解散,打听了一下,貌似有人反映我在群里传播的知识可能是影响到了一些人,所以就被解散了。
当天晚些时候,一位宝妈新建了C群,陆陆续续有人加入,基本都是老A群和B群的人。我看到了那位开药的医生是通过群主分享在B群的二维码加入进来。随后不久这位医生在群里问我是不是医生,想必他是全程观看了我在B群和其他人的讨论,于是我想私加他说明情况,结果他说有话群里讲,那我就光明正大讲,我说我不是医生,只是一位推崇循证医学的家长。
他让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循证医学,并让我不要百度。
百度?这年头看科普的人还会看百度吗?又不是去找莆田系。我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循证医学”,他说不要看大咖的文章就觉得能解决问题,治疗需要面诊才能做出判断,万一出事谁负责?
这点我是认同的,千人千面,同一个病,病症也有所不同,或者说同样的病症也有可能是不同的疾病。需要医生判断才能下定论。
负责任的医生会仔细查体,结合临床表现,做出相应的判断,但不乏有一些医生只凭血常规里的白细胞值、C反应蛋白就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看到白细胞或CRP轻微升高却找不到细菌感染点也一口咬定是细菌感染,二话不说就使用抗生素,但是病毒、细菌感染都有可能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病毒感染多为N-轻度升高;细菌感染多为中-重度升高,然而两者重叠的范围相当宽。
有数据显示:CRP<40mg/L细菌感染的几率为10%,CRP>100mg/L细菌感染的几率为86%,轻度升高的CRP并不意味着就是细菌感染。
网络问诊平台、科普文章可以提高非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素养,降低医患沟通成本,但当患者的意识走在医生的前面,是可悲的。
我曾经因孩子淋巴结肿大挂号本地三甲医院一位儿科主任医师,看年纪也是位老医生了,她问消炎药有在吃吗,我说有在吃,是布洛芬。然后她看怪物一样看我,反问道:布洛芬是消炎药?!
然后我就随便嗯啊的应付了几句就走了。一个分不清消炎药抗生素的医生,我凭什么敢信任她的医术?!
网络问诊平台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当面查体,医生仅凭家长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去做出有限的判断和指导意见,难免会有疏漏。
目前来说,老百姓会更相信实体医院实体医生的判断,服用他们开出的药方,用网络问诊的还是少数,但我相信会越来越多。受各方面因素束缚的三甲医院医生开出不适合的药的例子,已不是少数,能够进入网络问诊平台的医生,都是经过重重考核,必须遵循循证医学的优秀医生。
两相比较,我认为网络问诊会成一个积极趋势。网络问诊平台、科普文章可以提高非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素养,降低医患沟通成本。
说到底,是一些充分信任实体医院的家长和医生本人对于这种转文科普存在质疑,认为是误导,毕竟文章的观点跟他们平常所接触的确实有大不相同的地方,那么就会怀疑科普作者和转文者的科学性、准确度与动机。即使我能保证我所转的文章均来自循证医学的医生之手和国内外权威刊物,也免不了遭到质疑,认为可信度不高。
有人劝我,咱不是医生,知识面远不如正经医生广,在公开场合应少说为妙。我也反思过,我没学过医理、没学过药学,只不过就是平常多看点科普文章,就这点皮毛功夫万一耽误别家孩子病情怎么办?
我是不是太没有边界意识了?
打个比方,在路上行走,看到有人闯红灯,碰巧有车疾驰而来,你劝一句吗?你拉一把吗?
我不是交警,他会听我的吗?如果他知晓交通规则,知道闯红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他自己会不会主动遵守?人人都冷漠一点,世界会变美好吗?
对于凡人来说,科普讲究佛系
我可以把我认为正确的信息发出去,能接受多少,就看别人自己了,好比我觉得榴莲是人间美味,但我有多少本事可以硬塞给一个讨厌榴莲的人吃呢?
学习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接触非本专业的知识。我们看科普转科普并不是为了显摆自己懂得了多少,而是为了将正确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不信没关系,那你可以自己看,别自己不看又要一棍子打死。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网上各类知识铺天盖地,想获取简直易如反掌。不做伸手党,不做盲从者,有手有脚更需要有眼睛有头脑,当你不相信非医务工作者的劝解、科普时,那么请你抽出一点点时间,自己找自己看自己想。
作者:葫芦,育儿群宝妈,医来er趣育儿达人
声明:原创作品,首发医来er趣公众号,欢迎来公众号与医生交流女性健康、备孕和科学育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医来er趣,长期邀请三甲医院妇产科、儿科、疫苗、皮肤科、营养科和心理方面的医生为您做专业的科普课堂和在线答疑。旨在让女人更健康,怀孕更容易,育儿更加科学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