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来自一个曾经带宝宝康复的妈妈

作者:大J小D在美国 06-30阅读:5091次

大J的话

这是一位宝妈的投稿,她的大宝,足月出生的宝宝,曾经也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康复,而且这期间还有家人的不理解。她说她曾经很胖,后来就是因为大宝康复,她瘦下来了再也没有胖过。

尽管她说的时候轻描淡写,但我明白这背后的辛苦,我也明白要写下这段经历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希望这些,可以给我们这些正在经历的父母们一些能量,坚持下去,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文:林木木

我14年生的二胎,那时坚定地要生二胎,是觉得大宝小时候受了很多苦,总该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在他今后的日子里陪着他一起成长。大宝的苦不是物质上的缺衣少吃,而是身为一个还未满四个月的小孩子,那段经历虽然于他而言没有记忆,但看在父母眼中却是锥心的疼痛。

我总也不愿意多去提起那段往事,一来想给大宝营造永远无忧的童年记忆,二来那种辛苦实在难以言说。但今天早晨一醒来,看着身边睡得香甜的大宝和二宝,我想,我应该把那段经历写下来,告诉那些由于前期没有及时发现小孩子的问题而正在康复的孩子,告诉那些正面对这种问题煎熬的家庭,只要相信科学,只要坚持努力,只要心中有爱,咬咬牙挺下去,上苍总会还你们一个痊愈的活泼可爱的孩子。

幸福的开始

大宝小名淇淇,2010年11月底剖腹产生, 6.2斤。刚生下来的他,和一般小孩无异,浑身红红的,很安静,奶也吃得少。老人家都觉得儿子过于安静了,但得到医生“没事,很可爱”的评价以后,一家人第六天就高高兴兴地出院回家了。

回家后的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在婆家正常的月子生活,以及出月子以后在娘家的带娃生活,儿子42天正常的体检结果。儿子11.2斤正常增长的体重更是让大家觉得安心。因为儿子持续不断地吐奶,而且是喷涌而出的吐奶,我隐隐有些担心,咨询了在市儿童医院工作的朋友,得到的答复是“新生儿胃浅,吐奶很正常”。我就安心了,喂奶之后就多给他拍奶。

带娃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春节了。大年初七晚上,儿子睡的有点不安稳,再加上儿子满三个月了,我就带着儿子去妇幼做了体检。医生一看到儿子,直说儿子会是一个聪明小孩,让我们要好好培养。医生的夸赞声把望子成龙的老公乐坏了,大家也都很开心。

检查时,医生发现了儿子大拇指内收,叮嘱我回去要给儿子按摩,并且提醒我,如果儿子四个月了大拇指还是内收,就不正常,满四个月了一定再来复查。老人家依着流传下来的育儿经验告诉我,孩子还小,大拇指内收很正常。我选择听从老人家所谓的育儿经,并未将医生的嘱咐放在心上。老公虽然很不舍,但也只能回广州工作,我继续在娘家住着,我和老公两地分居着。

晴天霹雳

2011年3月14日,是的,我很准确地记得这个日子。那天,阳光明媚,身为眼科医生的三姐约我一同带着孩子去游泳。游泳的时候,淇淇双手握拳,肌肉紧绷,完全没有比他小两个月的小表妹表现出来的那种活泼劲。出于职业敏感性,三姐觉得淇淇目前的手指发育状态不太合常理,最好去检查一下。我回家当即和医生约了第二天做体检。

到了医院,儿科主任看了淇淇,把他放在床上让他趴着,又抱着他晃了晃,简单的动作之后就让去做CT。CT?!!看到医生的动作,听到CT这个词,我的第一反应是抗拒的。朋友劝住我,让我听从医生的安排。理智使然,我还是木然地交了钱、排了队,就回来哄儿子睡觉。

也许是感受到我身上的紧张,儿子怎样都无法入睡。无奈,只好给他灌药(不知道什么药,是有助孩子入睡的,我试了一口,味道极其恶心)。儿子反应剧烈,哇哇吐了一身,然后晕沉沉地睡下了。我不安的等待着结果,途中医生出来量了下头围,默不吭声地进去了。讳疾忌医的天然反应充斥着我的脑海,虽然预感到会有不理想的结果,可是我不愿去接受,不断骂自己不要想太多,让自己不要多虑。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然而这不能让结果更好,化验结果明明白白地显示着:大脑发育不良,中度脑积水。每一个字于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我也不想去了解。

家人的不理解

拿着报告单去找负责检查的医生,医生看了以后就说需要住院,并把住院单都开好了。我僵着双手不愿意接,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透透气。我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事情原委。他觉得一切很荒唐,一个月前还被医生夸赞说很聪明的小孩子,转眼就是因“大脑发育不良”需要住院的小孩。挂完电话,婆婆的电话紧跟着就进来了,当头就将我埋怨了一顿,怪我整天给小孩子洗头,害得大宝脑积水。我不想多做辩解,告诉医生我第二天再来便回家了。

从医院刚回到我妈家楼下,就发现婆婆和大姑子已经在等我了。我把孩子明天需要住院的情况又简单说明了一下,我大姑子把我骂了一顿,说我就是瞎折腾浪费钱,将好好的孩子往医院送。婆婆也不同意,说无论如何,也得等到4个月后请完家族的人吃饭后再去住院。

那一刻,我很生气,农村人的愚昧和好面子,已经超越了一切,甚至超越孩子的健康!我说:“无论如何,必须要住院,4个月前和4个月后治疗,效果差非常多,淇淇正好在四个月边界,我不能错过这种治疗的最佳时间。”当晚,我一夜无眠,彻夜查询脑积水的相关信息。

慢长的治疗路程

3月16日,得知病情的第二天,住院第一疗程的第一天。按计划办好住院手续,大宝就住进了神经内科。医院的走廊上,有加床;病房里,有眼神呆滞的小宝宝……这一幕让我恐惧,我很怕儿子成为其中的一个。医生给儿子扎了留置针,他哭,我也哭。输液的时候,看着儿子干燥脱皮的嘴唇,我默默地流泪,婆婆边哭边骂我“一切都是我自找的”。好吧,那就自找吧,婆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没有文化,不能理解,再多的解释无用,那就让她骂吧。

3月19日,住院第四天,医生给我开了康复卡,让我带孩子去做训练按摩,儿子就这样开始了半天输液半天康复训练的过程。来到康复科,在场的都是和医生约好时间的老病号,我们根本排不上号。我再次看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和小孩跟我和儿子经历着同样的痛苦,而且,他们同样都在坚持、不放弃。

庆幸的是,医院里我有熟人,她帮我预约了康复科最好的两个医生,一个做按摩训练,一个做动作训练。真正第一天做康复训练时,儿子在里面嚎啕大哭,每一声都像扎在我心上。也许是前期过于疲劳,也许是康复训练导致过于虚弱,儿子当晚就发烧了到40度,甚至引起肺炎。康复不得不中断。

3月25日,住院的第10天,老公从广州回来了。看到老公的第一眼,儿子笑了,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3月30日,住院的第15天,儿子的咳嗽还没好,心疼的老公坚决要出院。无奈之下,医生让我们签了责任书,同意让我们出院回家。住院的辛苦,心里的压力,再加上老公的不理解,那段时间,我们没少争吵,绕来绕去的都是儿子的治疗,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2010年4月4日,我去医院重新开了康复卡,开始了漫长的康复过程。康复初期是按摩+训练,一周后增加治疗帽(一种像帽子一样的仪器戴在孩子头上,通过刺激孩子头部穴位而进行治疗)。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开始了,我每天奔波于家里和医院,120公里的路途,是每天的主线。120公里的路上,没有支持,没有安慰。我开着车,听着抱着孩子的婆婆一遍遍的唠叨和抱怨。我继续选择忽视,坚持着我的坚持。

日子在康复中过得飞快,我的产假结束了。我抱着辞职的打算回单位将情况和领导作了说明。我很感谢领导,他选择了对我最便利的方式,将我每天1小时的哺乳假全部折算给我,让我安心给儿子治疗。

4月15日,儿子的进入第二疗程,依旧是一个月,依旧是10天输液+30天的康复训练。输液的那10天,由于头上有留置针,而且感觉会较虚弱,我找朋友借了房子,住在医院附近。没有输液的那20天,我就每天往返家和公司,每天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淇淇,就怕他感冒生病了耽误康复进程。我一边告诉自己要坚强,一边不可避免地心情极度低落。

很快,每天的一小时假期也用完了,公司领导希望我能继续工作,答应我早上上班,下午休假。在每天康复的日子,我非常感谢我家人的支持。我妈妈一直叮嘱我要听医生的话,二姐没课的时候也会陪我去医院,姐夫有空的时候也会帮我开车。暑假的时候,我妹妹住在我家,帮了我整整2个月。

从五月份开始,我每天12点下班急匆匆的赶回家,吃饭,给孩子洗完澡,风雨无阻地赶在2点之前到达医院,除非是不能出门的台风天气。康复结束返回家中都下午5点多了。老公远在广州,我一人撑着全部,精神压力大,再加上体力透支,感觉极度疲惫,那几个月体重急剧下降。期间,好消息和坏消息也是时常有,医生说孩子最近进步很明显,我感觉我的世界充满了阳光,医生说,孩子站不好,需要矫正,我的世界顿时塌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1年8月10日,这日子好像雕刻在我的脑子一样,永远忘不了。那天,做完康复,按照惯例,我抱着孩子去给主任看情况,主任说:“你的孩子不用过来康复了,定期随访就可以了。”所有的喜悦,唯有泪水才能表达。我熬过来了,儿子也挺过来了。回家后,思前想后,我决定将我之前请好的还剩余的20天假期好好利用起来,我继续带着儿子做康复,以巩固当前的康复效果。

上个月,儿子满5周岁了,他除了眼睛高度弱视以外,活泼可爱,而且智商比一般的小孩子要高,身上完全没有小时候脑积水的痕迹。今天的分享,我只是希望能给你们带来正能量。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在我儿子治疗的5个多月的时间里,婆家没有一个人支持,然而我都度过了,我相信,你们也可以的。

回望过去

很多朋友事后问我,为什么你的孩子会得这个病?我说我不知道,我每次的产检结果都是特别好,没有任何问题。但我要提醒各位,要注意以下几点:

医生建议你怀孕期间注意胎动,你不要大意;

孩子出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体检非常重要,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因为,在康复的时候,我碰到一个妈妈,他儿子10个月还不会坐,去地方医院去体检,医生让他补钙,最后12个月依然不会坐,等到最后,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要相信科学,不要盲目相信育儿经。传统有精华有糟粕,大家要懂得辨识;

保持好的心态,照顾好自己,你垮下去了,孩子怎么办?

女人,一定要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独立的意识。如果当时我选择听从婆家,也许淇淇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最后,衷心地祝福那些还在坚持努力的家庭,明天一定会好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什么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者介绍:林木木,二宝妈,泉州人,大宝刚满5周岁,二宝20个月,个人微信号:42458716。

推荐阅读

我不是英雄,但我生了一个1斤重的小英雄!

几乎被医学界判死刑,我的26周超早产女儿,你就是奇迹

我们的这一年-大J小D的故事

早产儿妈妈最不愿谈的“脑瘫”,美国医生是这么和我解释的

给NICU父母们,3句话,115天,我们一起走过

与女儿并肩作战的17个月,我眼中的肌张力异常是什么鬼?

如何帮助宝宝抬头

我的宝宝“正常”吗?

为什么我是早产宝宝的妈妈?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