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妈妈:一次可获2万人民币补贴(妈妈系)
大学隔壁寝室的岩在日本留学工作,结婚生子。最近她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国内休长假,我原本以为是辞职后陪伴孩子,她更正说类似“停薪留职”,假期结束后还可以回日本的公司工作。
日本职场女子怀孕期间大都正常工作,国家政策没有额外照顾,如果身体不好也可以正常请病假。
岩告诉我:日本国家规定,产假从生产前42天开始到生产后56天为止,休假期间,所在公司支付产前工资的80%;维基百科上说是14周的产假,可以拿到60%的工资。
产假休完之后,日本产妇可以休育儿假到孩子一岁,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延长到孩子两岁(休育儿假的前提是同住一户且有监护养育事实者,可申请无薪育儿假, 同一婴儿限申请一次)。
日本国家给产妇生孩子一次性补贴40万日元,约合2万多人民币,但岩说:产检以及生产住院费用,健康保险不给报销,这笔补贴和之前花的差不多打平。
孩子出生后,日本政府给每个孩子发儿童津贴,大约1000多人民币。这个津贴不只针对本国女子,只要长期居住在日本并交纳有社会保险就可以享受。
虽然中日很多习俗同源,但日本老人不像中国老人一样帮忙带孩子,保姆人工很贵,日本妈妈很强悍,一个人带两三个都不成问题。网上流传的日本妈妈“收纳达人”、幼儿园里小朋友的所有物品被妈妈们分门别类装进手工缝制的包包里,都真实存在。
但岩也说,并非所有日本妈妈都是“收纳达人”或“分类达人”,很多带孩子的妈妈跟国内独自带孩子的妈妈也没太大区别。
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日本女子休完育儿假会回到职场,她们只能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托儿所从小孩六个月就可以送进去,可以另外交费延长到晚上六点或七点,大都不管晚饭,有的提供晚饭,需要另外交费。
日本的公司对于送孩子上托儿所的妈妈有晚到早退制度,但会相应减少工资。
日本的幼儿园也是从孩子满三岁以上开始接收。公立幼儿园的价格基本差不多,岩所在的大阪,幼儿园收费一万日元左右,不能延时,还要自己带饭,适合全职妈妈。
如果在大阪上私立幼儿园,每月收费三万——五万日元不等,包午饭和校车。
挪威:家庭的发展永远受到鼓励(vivi)
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哈康一家最近迎来好消息,女主人埃玛在医院查出已有40天的身孕。哈康一家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PARTY,为即将到来的孩子庆祝。
挪威地处北欧,冬季漫长寒冷,极昼与极夜交替。虽然社会福利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但生育率仍然比较低。挪威媒体报道:奥斯陆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年龄已经从26岁推迟到31岁。
在奥斯陆街头有这样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家庭的发展永远受到鼓励。
按照惯例,埃玛先要在居住地的社区医院登记,由专门指定的助产士协助她顺利度过整个孕期。挪威的医疗是全面免费,但会出现医疗资源不足、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很多挪威孕妇在整个孕期只去大医院做一次孕前检查,其余时间都在社区医院做检查。
助产士向埃玛提供了一份医院名单,让她从中选择一家医院生产,如果埃玛愿意也可以在家生产。挪威人信奉自然的理念,大部分孕妇会选择自然分娩。但埃玛的胎儿被查出是横位,剖腹产比较安全。在坐手术前,哈康一家与主刀医生和麻醉师进行了一次谈话,埃玛决定让丈夫进入手术室陪产。哈康带上摄像机,准备将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记录下来,可由于太激动忘记了录像,还好护士代拍下来这珍贵的画面。
做完手术,埃玛被送到住院部,当天就被助产士要求下地洗澡。埃玛产后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冰香槟、冷三明治和冰淇淋。
挪威的医疗全面免费,孕妇顺产,第二天就要出院,剖腹产最多住三个晚上。
回到家,宝宝的资料也从医院转到了地方卫生中心,哈康夫妇每周带宝宝到卫生中心检查。
哈康和埃玛共同享有49周的全薪产假。按照法律规定,哈康至少要休14周,否则这14周的全薪假期将自动失效。这种“爸爸配额”是为了保证父亲能参与到抚养孩子的过程,并且平衡工作场所的性别比例。
如果选择100%薪水,育婴假总周数就是49周,选择80%薪水可延长为59周。没有工作的妈妈可以一次性申请35000挪威克朗补助,人民币约3、4万元。因挪威人工贵,产假较长,父母一般会选择自己带孩子。
在挪威,孩子一岁可以入幼儿园;想要进入一个较好的幼儿园就必须等待,小学也如此。
德国:全职妈妈逃脱不掉(青木)
年薪8万欧元,属于德国中产家庭。德国有份研究:拥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每月平均为孩子支出约561欧元;两个孩子的家庭每月平均为每个孩子支出约474欧元;三个孩子的家庭平均为一个孩子支出452欧元。平均每养育一个孩子到成人,需要花费12万欧元。
“如果孩子不是由母亲带大,母亲便被认为不尽职。”今天,德国民间仍然流传着女性工作的“3K标准”:“Kinder,Kirche和Küche”,即“带孩子、上教堂、下厨房”。现在平均每名德国女性生育1、3个孩子,有很多女性干脆不要孩子。因为生孩子和职业,对很多德国女性来说,是一场零和游戏的区别。生了孩子要退出职场,德国女性也要放弃职业收入,没有工作,等于“老了没有养老金”,只能靠伴侣的退休金生活。结婚率接近一半,离婚率却达三分之一,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
3岁入园,德国的托儿所费用高,数量少,需要提前排队等位置。入托时间短,一般只有半天时间。很多房东不愿意将房子租给有孩子的家庭。邻居也不容忍孩子的噪音。为了鼓励生育,德国修订了法律,允许6岁以下的儿童在小区内大喊大叫,尽情玩耍。
德国奶爸多,大多是“兼职”,利用假期带孩子。孩子的父母总共有14个月的育儿假,父母可以自由分配,既可以轮流休,也可以一起在家带小孩。只是任何一方最长都不能超过12个月,单身父亲则享有14个月育儿假。
德国父亲休带薪育儿假时,工资是原工资的67%,上限不超过1800欧元。德国父母还可以享受长达156周的不带薪育儿假。但男性休育儿假期间的收入损失比女性更高,“男主外女主内”也是德国传统观念,虽然申请育儿假在家照顾新生儿的爸爸人数在增长,但仍然是女性主内。
英国:高福利导致单亲妈妈增多(勾尧)
2013年,英国的新生儿总数达81万,是近40年来最大的一波婴儿潮。英国的儿童福利和生育福利在欧洲不算出众,可NHS(国民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免费。
英国非常重视家庭,女子怀孕后,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参与。有些丈夫每次例行产检都全程陪同。
NHS向孕妇提供免费的产前教育课,为准爸妈介绍生产过程育儿经验。政府给每位新手爸爸1-2周带薪陪产假,周薪136、78镑,与带薪产假相同。如果妈妈决定回去上班,还可以把没用完的产假转给爸爸,最多可转26周。
19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助产士法案,确定了对助产士注册资格证的要求和培训计划。产前教育课也由助产士讲授。
每个产妇从怀孕开始,由家庭医生推荐,在社区助产士那里注册,按时进行常规产检。产妇可以选择:在家、在医院或在生产中心生产。生产中心是全部由助产士运营的机构;在家生产则由社区助产士上门服务。这两种方式只限于低风险的产妇。因为助产士只能处理简单的正常分娩,不像医生拥有处方权,无权操作脊椎麻醉。紧急情况下,必须将产妇送往医院。
“你的孩子不仅是属于你的,也属于整个社会,我是代表社会来帮助你和监督你”,生产后,健康访视员会对产妇说这句话。每个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都有健康访视员协助,入学后,由学校护士协助。
如果家长对孩子照料不够或者儿童遭遇家庭暴力,健康访视员会向社区举报,政府有权将儿童带走,由社区运营的儿童机构抚养。在曼彻斯特,曾有父母因为孩子过度肥胖而被剥夺了抚养权。理由是:这个年纪的小孩还没有自理能力,形成肥胖问题父母负全责,危及孩子健康,因此暂时没资格继续抚养孩子。
英国政府对单身母亲和儿童提供房屋补助、地税补助、失业金、免费学校午餐等各种补助。丰厚的福利让一些少女以生孩子领福利为职业,使得英国有超过四分之一是单亲家庭。
英国儿童四岁后才接受免费教育,伦敦地区的全日制托儿费用每月过千镑,近乎一个普通收入者的月工资,因此对双职工家庭负担很大,日子反倒不如领福利的单身妈妈自在。
虽然没有绿卡的外籍人士在英国生孩子并不能让孩子和家长获得英国国籍,但NHS对所有人免费,生孩子也包括在内。
法国:地球上孕产福利最好的地方(Vincent)
一到下午3点,24岁的前台接待Sophia都会雷打不动地终止手头工作,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由两位年轻力壮的同事一路搀扶着,女王般地踱进巴黎银行特意为她准备的产前休息室,喝热茶、听音乐、聊八卦。如果她再努把力,从第三胎起,便可以过上几乎衣食无忧的生活。
2013年2月,法国全国统计和经济研究所公布了两份数据:1、法国以2、01个孩子的人均生育率居欧盟第二位,仅次于爱尔兰;2、法国总人口持续8年增长缓慢,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7、1%,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
在法国,一位准妈妈拥有至少18周强制性带薪产假,最长可以申请3年。孕妇可以在产前开始使用,休完产假,母亲还可以停职一年继续照顾孩子。生孩子也计算工龄,每生一个孩子就等于一年半的工龄,生得多就工龄长,同样累计退休年限。
免费的配套服务包括:从怀孕起5个月到孩子出生后3个月,产前检查、验血、3次B超以及胚胎是否有遗传病的化验费用由政府报销。生孩子(包括顺产或剖腹产)的住院费手术费医药费,以及产后的骨盆矫正及减肥训练,都免费。
法国鼓励多生,从孩子出生到3岁,一个孩子的家庭可以获得最高25430欧元的基本补贴,三个孩子的家庭可获得36619欧元的补贴;三个孩子以上,每个孩子可获得6103欧元的额外补贴。年轻人即使不工作,从怀孕起,每月都会获得政府的800欧元孕妇补贴,共8个月。2008年,法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1500欧元,而三个孩子的父亲每个月就能拿到超过3000欧元的政府补贴;按照政策,多子女的家庭需要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低得可以忽略不计。除此之外,多子女家庭还享受:育儿补贴、开学补贴、上学补贴、住房补贴、搬家补贴、照看孩子补贴、水电煤气补贴等;地铁票半价,乘火车可以买便宜的多子女交通卡,还享受30%至75%的减价;参观博物馆看电影游泳等也有减价优惠。巴黎市政府还给月收入低于3000欧元的多子女家庭每月300欧元的额外补贴。
如此看来,在法国当爸妈简直就是份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铁饭碗。
加拿大:好的托儿所要排队等一年(李丁)
加拿大是高福利国家,一般加拿大人都有固定的家庭医生,生产全过程免费。
在家庭医生验血后几天,孕妇会接到诊所电话,诊所将孕妇找好妇科医生,妇科医生诊所再跟孕妇约时间,填写个人信息后,孕妇才会见到自己的妇科医生并进行记录和约诊。常规孕检都是在妇科诊所进行。涉及B超或血液等其他专项检查,医生需要开介绍信,请孕妇去别的医院检查。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住院条件,除非有特殊病情,一般产妇只住院一晚就出院。出院当天,护士还会来检查他们准备的婴儿车座椅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孩子出生3天内需要第一时间看家庭医生,做全身检查。还要帮孩子在网上登记申请健康卡、社会保险卡等,政府会通过邮寄方式将这些卡寄到家里。
加拿大政府劳工政策保护孕妇,公司不可以在妇女怀孕生产和产假期间开除员工。
加拿大产假分怀孕假和父母假。怀孕假一般给孕妇17周,产前产后都可以使用。如有医生证明不能马上工作,孕妇可以多获得不超过六周的假期。产后休父母假,父母都可使用,如果母亲休了怀孕假,再休父母假,则父母假为35周,但如果母亲休了怀孕假,父亲休父母假则可休37周。
父母还将领到相应的津贴。孕妇最早可在预产前八个星期开始领取怀孕津贴,一般是个人薪酬的55%。怀孕津贴最多可领取15星期,然后可以领取最高达35个星期的育儿津贴。新生宝宝也会得到加拿大儿童福利金,俗称牛奶金。18岁以下的儿童,每月可获得117加币的基本津贴。另外还有国家儿童津贴补助,独生子女家庭每月可获得181加币,两个孩子家庭每人每月可获得160加币。
加拿大托儿所都是私立,但安全和卫生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证,一个月收费800——1000加币,针对经济困难父母,政府也会有相应的托儿补贴。
好的托儿所名额有限,也需要提前排队,有的需要等一年。
如果非加拿大国籍母亲在加拿大生孩子,所有看医生做检查和住院费用都自费,大概10万——20万人民币不等。
出生在加拿大可自动获得加拿大国籍,但无法申请医疗保险卡,出生以后进行的一系列检查都是自费。除非孩子长大后在加拿大学习工作,才可以申请到加拿大的医疗福利。
美国:月子中心大多非法(殷茵)
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凡在美国本土出生的婴儿就是美国公民。美国移民法规定,美国公民在18岁之后可以为父母申请绿卡及国籍。最热衷在美国生孩子的是墨西哥人。目前美国人口已超过3亿,少数民族(包括非洲裔、亚裔、墨西哥人、混血及其他人种)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美国人口局2012年统计,在小于一岁的美国孩子中,有50、4%属于少数民族。
《北京遇到西雅图》里面的月子中心虽然存在,但都是非法经营。
正常的怀孕生育过程都在医院。“产前实地观察”是重要的一项,由医院专门培训人士带领参观者参观产房及产后休息室,讲解整个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模拟一些设施的运作过程并解答问题。
大多数州的法律把孕妇的怀孕生育时期视作“短期残疾”(temporary disability),基本要求是对孕妇不能歧视,要和其他残疾人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
美国关于产假的联邦法律有两个,一个是《家庭和医疗假期条例》,规定员工产后可享有12个星期的无薪休假,雇主必须保留其工作不得解雇。不过这项法律只适用于在75英里范围内至少有50个雇员以上的公司,而且该员工必须在公司工作至少一年并至少工作了1250个小时。另外一个法律是《怀孕歧视法案》,明确规定对孕妇歧视非法。
加州产妇可以休最多6个月产假,产假期间可收到正常工资的55%的收入,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7个月。华盛顿市规定只要有20个雇员以上的公司,产妇就可以享受到最多16周的无薪休假。拥有上千雇员的公司,能够提供最多四个月的无薪产假,但只有最初两周带薪。
顺产费用3000美元左右,剖腹产4000美元左右,拥有稳定工作的美国人,这些费用可以由保险支付。拥有完善福利的公司可以提供全额保险,基本可以全免费。
请保姆看孩子费用高。华盛顿地区,有大学学历且会两种语言的保姆收费每小时100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