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曼卿
01前两天朋友小影向我吐槽:
暑假期间,带着三岁的儿子去游乐场玩儿,平时柔柔弱弱的,像个姑娘家家的;本来想让他玩些冲击性的游戏,锻炼一下孩子的胆识,结果儿子说什么都不肯玩射箭游戏,还哇哇大哭起来,嘴里哭喊着:"妈妈,我怕。"
小影没办法只能带着儿子玩儿些有的没的。
小影对儿子说,小小男子汉,你有什么好怕的。 玩个弓箭都说害怕,真是丢人死了。
后来,路过弓箭那里,儿子都是绕着走,连靠近都不敢靠近了。
听完小影的吐槽,我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里,有关这种因为情景而产生的恐惧的情绪不被理解和不被共情的做法,叫做"负强化"。
通过否定,间接地把恐惧这种情绪强化了。产生害怕情绪的这个人,会觉得身边的人并不理解,反而感觉更加焦虑和担忧。
三岁多的孩子,没有见过弓箭,看到投射在阳光下的阴影,或者把它对应成为相似的"毒蛇",或者超出了他目前对事物的认知,完全不能理解和接受,所以才产生了害怕的心理,这是很正常的。
但小影说:"你有什么好怕的?"恰恰推进了"负强化"的作用,于是孩子加倍害怕了。
其实,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丰富,因为没有禁锢和局限,但同时,对于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也会产生更复杂的情绪。我们完全不会去在意的一个事物,在他们的眼中,或许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而我们要做的,除了第一时间发现他们恐惧的来源之外,还需要给出正确的反应,永远不要趾高气扬地去取笑让一个孩子产生恐惧的来源。
02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当孩子对一些在成年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事情感到恐惧时,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
"这有什么好怕的?"
"没事的,这才多大点事啊!"
"哭什么哭,你要勇敢一点。"
"你看,人家都不怕,你怕什么呢?"
也许绝大多数父母做出这些回应的目的,只是想安抚孩子的紧张情绪,给孩子壮胆,鼓励孩子更有勇气。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话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蔑视了,因为潜台词是,他根本就不应该有这些懦弱的感受。
否定孩子的恐惧,并不会帮孩子消除紧张的情绪,反而只会让孩子更加不安,同时还会让孩子产生很多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在《不可思议的妈妈2》里,叶一茜在培养孩子勇敢的事上,就值得很多妈妈们借鉴。
在节目组的安排下,叶一茜带着七宝去尝试攀岩。
七宝怕高往后躲,叶一茜鼓励他说:"我们先试一下好不好?你要相信阿姨。"
叶一茜牵着七宝,在她亲切耐心的帮助下,七宝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在到达第一个高度时,叶一茜及时赞扬:"哇,你已经超过那儿了七宝,你好棒!"
之前还恐高害怕的七宝,这时已经笑开了花。
实实在在的陪伴呵护,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最踏实的安全感。
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里提到,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只是以奖赏引诱他,或以惩罚威吓他,那么我们便是助长了他获得利益的观念和恐惧感。
当孩子受到恐吓,觉得这个世界危险太多,甚至会造成他与家人的分离,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就会让他们心生防备,变得更加胆小起来。
03其实在不同的年龄,孩子害怕的对象不同,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
12个月之内,发育特定阶段的结果
6个月前,孩子于外部变化非常敏感。一些尖锐的声音,比如狗叫、鞭炮声等会损害孩子听力,让孩子受惊害怕;
6 个月后,孩子能分辨出陌生人和亲人了,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会不安,这是由于安全感缺失所导致的。
1~3 岁,糟糕体验的持续结果
1 岁以后,宝宝学会了走路,活动范围扩大伴随的新刺激也增多了。
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害怕猫、狗等小动物。
这可能是之前的接触中,小动物给了孩子不好的体验,或者是小动物让他联想到狗叫等尖锐刺激的声音,从而产生了害怕情绪。
另外,动画片塑造的坏角色,通常表情严肃长相严厉,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再看见一些表情严肃的人,孩子就会带入动画片的情节,引发恐惧的情绪。
3 岁以上,想象力和外界加强的结果
在进化过程中,人们都惧怕黑夜,因为未知让我们恐惧潜在的危险,儿童也不例外。
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脑补出黑暗中可能出现的可怕物体,这也成了他们恐惧的源泉。
还有一些恐惧,可能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会用「不听话警察叔叔就会来抓你」「你不乖医生就要来打针了」这样的话来吓唬孩子。
这样,一想到警察和医生,孩子自然就会害怕。
这些恐惧,都是对危险建立了判断的表现。随着大脑发育,他们对危险的认知也会不断进行更新的。
恐惧是对这个世界认知不够情况下产生的"认知闭合"
认知闭合是个体应对模糊性时的动机和愿望,客观存在是"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因为相对混乱和不确定,任何明确的答案都更好些"。
当孩子对这个不确定事物想要一探究竟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又有"认知闭合"需要,因为产生了恐惧心理。
04当你觉察到孩子在说"妈妈,我怕"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他克服恐惧呢?
· 父母充当孩子的外部调节器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产生害怕之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马上逃跑,而是——寻求保护。
如果得到了保护,那么他有可能会继续尝试探索,但如果得不到保护,那他一定会进一步采取逃跑的方式,远远地躲开让他害怕的东西。
可是,又没有真正的危险,那要保护孩子什么呢?
实际上,我们要给孩子的保护是"心情"层面的保护。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心情"层面或者说"情绪"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情绪的过程包括"产生冲动"和"平复下来"两组活动,分别由不同的神经路径完成,我们简称为"冲动路径"和"平复路径"。
产生情绪后,如果能够及时平静下来,那么"平复路径"就会得到加强;反之,如果无法及时平静,那么"冲动路径"就会得到加强。
童年时期,由于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孩子在产生本能情绪后,从生理能力上还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压力、恢复平静。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大脑成长的困境",而解决困境的方式,用加州大学神经心理学教授艾伦舒尔博士的说法,就是——
我们大人要充当孩子情绪的外部调节器,当孩子产生负情绪,比如紧张害怕的时候,及时帮孩子恢复平静。
也就是说,当孩子感到害怕、寻求保护的时候,我们要提供的保护,其实是帮他缓解紧张害怕的情绪,而帮他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表达:我一定会保护你、一定会帮助你的态度。
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有多么不合理和没必要,只要孩子害怕了,我们都不应该说"没什么可怕的"这一类话。
这类话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尤其对于先天谨慎的孩子,反而很可能加重他的害怕,因为他会觉得得不到足够的保护。
· 系统脱敏让孩子慢慢适应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是精神病学家沃尔普(J.Wolop)医生在1958年根据他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来的。
其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主要是引导孩子在放松状态下适应害怕的场景,从而达到治愈害怕心理的目的。
我们需要慢慢陪着孩子,将"害怕"刺激敏感的这个临界点不断地向前推移,直到孩子最终克服了它。
游戏力大师劳伦斯·科恩博士在他的《游戏力》一书中,分享了他用"停走停"的游戏,帮女儿艾玛剪指甲的故事。
他的女儿艾玛小时候很害怕剪指甲。在孩子抵抗的情况下,他根本不可能强行下手,所以,他向艾玛提议,两个人一起玩"停走停"的游戏——
他拿着指甲刀,站在离艾玛3米远的地方,然后开始慢慢地走向艾玛,但在这个过程中,艾玛可以随时喊"停",而且只有艾玛发号施令说"走",他才可以走。
当然,还有一条规则,孩子不能没完没了地说"停",在两个"停"之间,必须说一个"走"。这也是为了给孩子一点点轻缓的推动。
艾玛很喜欢这个游戏,其实,所有孩子都喜欢能让自己觉得很有控制感的游戏。
最终,虽然花费了一点时间,但科恩博士顺利地帮艾玛剪完了指甲,这个过程完全没有对抗。
游戏在其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有趣、帮助淡化孩子的紧张感,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不停地寻找孩子介于"逃跑"和"崩溃"的边界,然后一点点推动孩子,把边界的范围不停地缩小。
· 共情力和孩子一起感受恐惧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
确实是这样,良好的情绪流动,温暖的共情能量,往往比沟通的内容更加重要。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爸爸为了不让儿子像自己一样高度近视,就禁止他看电视和吃糖。
然而,简单粗暴的"禁令",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道理也讲了,脾气也发了,孩子最后糖也吃了,眼睛也近视了。
这位父亲的出发点是对孩子的爱,却因为缺乏共情的沟通方式,让一切适得其反。
共情的沟通,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体恤对方的感受,用我的心贴着你的心,在情感的真切共鸣中,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当孩子表达恐惧的时候,父母不仅仅要做到接纳,还有去共情感知。
"妈妈小时候呢,也特别怕打雷,以为是雷公电母在生气,惩罚不听话的小朋友。后来才知道,雷电是物理原理形成的,并没有雷公和电母。
你看我们用的电灯,就是和打雷一样的原理产生的电流呢。
等你长大之后,可以好好学习,把现在不懂得科学知识研究明白,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他们也就不害怕了,对不对~"
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沟通,用自己的经历和孩子产生共情,去理解他的不安。
正如《共情力》中所说:"当你对他人表现出共情时,他们的防范意识会下降,积极的能量会取而代之。这意味着你可以用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