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与湿度概念不同。气雾是小的水颗粒悬浮在气体形成混合体。湿度代表气体中分子态水的多少。输出气雾的装置称为雾化器,应用雾化器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法称为雾化吸人疗法。输出水蒸气的装置称为湿化器,应用湿化器将溶液分散成分子态水吸入呼吸道和肺达到稀释痰液、润湿气道粘膜等作用的疗法称之为湿化疗法。重点介绍雾化疗法如下:
(1)雾化疗法的生理病理基础正常呼吸道有调温、湿化的功能,鼻腔可将吸入气温度调节到37℃±10℃左右,相对湿度近100%。特殊情况下(气管切开、插管、呼吸道疾患、昏迷等)影响吸入气的湿化,短时间粘膜可山现炎症改变,甚至糜烂溃疡、也可痰液干燥、结痂、痰堵、影响肺功能,加重低氧血症,甚至死亡。
(2)雾化疗法适应证1)痰液粘稠:小儿患支气管肺炎时由于分泌物化学成分改变,痰液粘稠度增卨,难以咳出,尤其婴幼儿肺炎患儿更甚。为保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进行雾化疗法是必要的。
2)咳痰困难: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神经肌肉疾患、体弱患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进行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
3)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切开后上气道湿化温热功能丧失,需行超声雾化使气管湿化。
4)发热及脱水(包括应用甘露醇后):发热及脱水,气管干燥,分泌物粘稠,痰不易排出,需做超声雾化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其他:呼吸急促,吸入气体过于干燥,过度通气使气管水份和热量丢失,应使用超声雾化使气管湿化。
(3)雾化装置1)超声雾化器:产生雾粒直径多为1〜10μm,含水为30
〜40mg/L。通过雾化可进入呼吸道深部。
2)喷射雾化器:雾粒大小与超声波雾化器相似。
(4) 雾化器临床应用1)促进排痰:重症肺炎痰堵,神经肌肉疾患及昏迷患儿应使用雾化吸入疗法,每次20min,每日3〜4次,同时给氧,雾化后要拍背吸痰。
2)湿化吸入气:可用雾化器或加湿湿化器。必须注意雾化液无菌及雾化器每日消毒,防止将污染的雾化液吸入呼吸道深部。
(5) 雾化药物1)剂量:雾化液虽然可以准确配制,但进入下气道药量不易控制、各地雾化液剂量不一,可能与雾粒大小、气流量等,有关患儿呼吸深浅,经口或经鼻及距离均影响雾化吸入药物的沉积量。
2)抗生素:使用前成吸痰,清理气道。为防止气管痉挛可与支气背扩张剂同时应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做超声雾化,不仅要汴意患儿是否对药物过敏,还应注意同室居住患儿有无青霉素过敏者。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B、新霉素、杆菌肽、两性霉素、制霉菌素等。
3)支气管扩张剂:①肾上腺素:对β1,β2、受体均有兴奋作用.除可扩张支气管外,还可使气管粘膜血管收缩减轻粘膜水肿,每次0.16〜1.2mg一日4〜6次。②异丙肾上腺素:可兴奋β1,β2、受体,每次0.07〜0.55mg,一日4〜6次。上述药物用盐水稀释5〜10ml小儿按年龄酌减或根据对药物的反应再调整。
4)肾上腺皮质激素减量:地塞米松每次0.05 ~ 0.lmL/ (4mg/ml),稀释 5 〜10ml,每日2 〜3次。
5)常用的湿化剂:①蒸馏水:能渗透细胞膜和进入细胞内,因此既湿化粘稠痰液又湿润气管内细胞。勿用量过多,否则可使
粘膜水肿。②高渗盐水:渗透压比呼吸道粘液细胞内渗透压大,故在支气管内高渗盐水从粘液细胞吸出液体,利于排痰。③生理盐水:渗透压与机体细胞相同,雾化后水份蒸发变高渗盐水。同高渗盐水作用。由于生理盐水雾化后出现再浓缩现象,因此使用超声雾化器般不长期吸入生理盐水,而用0.45%盐水,当吸入后在气管内发生再浓缩,浓缩后的溶液接近生理盐水.对支气管没有刺激作用。
6)祛痰药物:a-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必嗽平、竹沥水等可做为雾化液,通过起声雾化吸入颗粒可达小气管及细支气管水平,冇明显稀痰作用。
7)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α—干扰素、中药双黄连。
(6)应用超声雾化注意事项1)定期消毒雾化器及其他雾化用具,防止交叉感染。24小时消毒1次,用0.1 %新洁尔灭浸泡1小时以上。雾化液一定要无菌盛装或添加。
2)对雾化液内抗生素(如青霉素)过敏者要慎重,雾化前应做过敏试验。注意同室内青霉素过敏者。
3)对婴幼儿进行雾化时,应防止雾化过度而引起肺水肿,防止水中毒。湿化过度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损害,引起肺萎缩及肺顺应性下降。
4) 注意个别婴幼儿对雾化产生过敏反应(主要是对冷空气过敏)
5)少数患儿雾化吸入后可能激发支气管痉挛(药物、低渗、气雾温度低、药物过敏等。)
6)雾化吸入后粘稠分泌物湿化后产生再膨胀,因此务必雾化后及吋拍背部更换体位,及时吸痰,以利痰液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