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岁的福州女童小云(化名)把清洁剂当奶粉,吃下仅一点,口唇立即被灼伤,家人给她灌水,忙乱中,清洁剂撒落身上,又灼伤了多处皮肤,她被送到重症监护室抢救,至今还在住院。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世彪说,儿童意外中毒的事故时常发生,每年造成全世界4.5万多名儿童死亡,家长应加强监管,并学会急救。
孩子口唇严重灼伤
清洁剂放矮橱里 女童把它当奶粉
“没想到这么严重!”小云的爸爸心有余悸,他说,小家伙吃的是洗衣机槽清洁剂,用来清洁洗衣机内胆的,家人以为它和洗衣粉差不多,就随手放在矮橱里。8月24日,小云看到这个颜色鲜艳的袋子,以为是奶粉,就抓起袋子含在嘴里,很快啃破了,等她感觉味道不对,想吐已来不及,她吓得哇哇大哭。
奶奶发现后,立即手抠、拍背,想给小云催吐,但清洁剂一到嘴里,很快就溶化了,小云一个劲地哭闹、流口水。
家人急了,又抓起毛巾,擦拭小云嘴角、身上的白色粉末,随后,又倒了一大杯温水,给小云漱口,喂她喝下30毫升食用油。但仅过了1分钟,小云就口唇青紫,约3~4分钟后,她的口唇红肿糜烂,嘴里开始出血,家人慌了神,紧急把她送到省妇幼保健院。
抵达医院时,小云已吃下清洁剂3小时。医生发现,女童已中毒,下唇红肿糜烂,口腔黏膜和舌头多处灼伤,不停地流口水,双侧太阳穴、肘窝、膝后、臀部、肛周的皮肤也多处破损。
“不好,是强碱!”王世彪主任一看“奶粉”,大呼不妙,小云已造成消化道黏膜、皮肤灼伤,对症治疗多日,才好转。
强酸强碱中毒 不能催吐
“不能随意催吐!”王主任强调,奶奶给小云灌水时,清洁剂撒落身上,皮肤才多处灼伤。强碱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催吐、洗胃可能加重食道和胃粘膜损伤、出血、穿孔等。如果孩子已昏迷,或误服汽油、煤油,也不能催吐,以防窒息发生。
他指出,常见的强碱是生石灰、清洁剂等,一旦溅洒在身上,皮肤粘膜可能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眼睛可能怕光、流泪、视力模糊、异物感,严重者可失明。患儿应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尽快送至医院;
误服强碱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口腔、咽喉、食道和胃可能灼伤,甚至穿孔、脱水、休克,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应立即喝鸡蛋清、牛奶、豆浆、浓米汤、植物油200ml左右,既可中和毒物,又能保护消化道黏膜等。如果病人昏迷、意识不清、呼吸放慢等,可能是毒物导致呼吸抑制,要马上做心肺复苏。
儿童中毒多发 家长应加强监管
记者从福州多家医院了解到,在刚过去的暑假,多次出现小孩误食药品、野果等,导致意外中毒的。
王世彪主任说,从医30多年,他收治过各种各样“误喝”的患儿,大多是家长将杀虫剂、洗洁精、煤油、鼠药等溶液装在饮料瓶里、颜色鲜艳的包装袋,被患儿误喝的。
包装袋写明了,不要放在孩子能接触到的地方(医院供图)
他指出,此次,小云误吃的清洁剂,包装上写明“请勿食用,勿存放于幼儿能接触到之处”,但家长比较大意,以为洗衣机槽清洁剂和洗衣粉相似,没有腐蚀性,就随手放在角落。
医生提醒:
家长要加强监管,煤油、鼠药、强酸碱、农药等有毒物品要上锁,尽量摆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药品要定期清理,不要用饮料瓶装其他有毒液体。
“急性中毒,越快就医越好,如果超过6个小时,毒素很可能被消化。”他说,小孩不幸中毒,家长要尽快弄清小孩误服了什么、剂量多少,再采取急救措施,就医时,最好带上误服的药物或药瓶,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情况,对症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