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揪耳朵,并诉说耳朵疼,妈妈可不要大意,很可能宝宝患上了中耳炎。
为什么宝宝容易感染中耳炎?
小宝宝的耳咽管不仅无法有效开关,而且又短又宽,其位置几乎与鼻腔平行,这使得鼻子分泌的黏液能更容易地滑向耳朵,所以当宝宝感冒流涕时,病毒和细菌很容易从喉咙、鼻腔顺耳咽管直上,进入耳朵,引发中耳炎。随着宝宝年龄增长,耳咽管会逐渐发育完善,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中耳炎信号
1.宝宝患中耳炎后,因为耳朵不舒服,经常会有抓耳朵的表现。
2.患耳附近头部剧痛,宝宝不肯吃东西、哭闹,不愿入睡。所以,中耳炎一旦发病,会剧痛难忍。婴儿虽然说不出来,可是只要动动嘴,不管是吸吮和吞咽动作,都会压迫感染部位感到疼痛。因此,宝宝可能会在吃东西时烦躁、哭闹,也可能不愿入睡。
3.发烧,中耳炎往往伴随着突然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
4.化脓,如果耳朵中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那么你的宝宝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流出的脓液说明原本留存于中耳的液体已经冲破了耳鼓。
5.听力障碍,分泌性中耳炎不会流脓,可是有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具体的表现为,他可能会把电视机的音量放得比平时更大,或者经常会要求你重复刚刚讲过的话。
中耳炎怎么办?
大多数的中耳炎其实是可以自愈的,只要免疫系统战胜了病菌,耳管解除了堵塞,中耳的粘液回流到鼻子或者喉咙,中耳炎就不药而愈了。
对付不能自愈的中耳炎,一般都会使用开抗生素,但抗生素不能乱用,美国儿医学会(AAP)对于下面三种情况的中耳炎小患者,才会考虑用抗生素。
• 小于6个月的婴儿,因为免疫系统还比较弱;
• 症状比较严重的宝宝,如高烧(39度以上),出汗,萎靡,心跳加快等;
• 2岁以下,两只耳朵都有感染的宝宝。
如果需要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去做,3天以内宝宝的症状就会明显改善,好了以后也一定要谨遵医嘱,按时来复查。
中耳炎预防有道
1.防治感冒。当宝宝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感冒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那里就形成了细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温床。因此,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宝宝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2.让宝宝的鼻腔尽可能保持清洁。如果宝宝的年龄和能力允许的话,应该教会他自己用手帕或纸巾经常擤擤鼻子;对于年龄尚小的宝宝,可以用吸鼻器帮宝宝吸除鼻腔中黏液。同时,医生还特别推荐给宝宝的鼻腔中滴入一些润舒剂以保持鼻腔畅通。
3.空气干燥会引起鼻腔干燥甚至发炎,造成咽鼓管肿大、阻塞。妈妈可以采用以温热的毛巾为宝宝敷鼻子以减轻鼻腔的肿胀和阻塞。在干燥的北方,妈妈也可以开加湿器,保持室内的空气湿润,让小鼻子更舒服一点儿。
4.如果宝宝鼻塞得比较厉害,睡觉时可将头部垫得高一些,以便积聚于鼻腔内的黏液不至于流到咽鼓管内。对于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以将婴儿床的床头一端用厚的书之类的东西垫高一些;对于1周岁以上大一些的宝宝,可以用比平时厚一点的枕头将头部垫高即可。
5.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宝宝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宝宝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急。
6.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但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7.让宝宝少含奶嘴。现在很多父母喜欢让宝宝平时含个奶嘴在嘴里,这种小道具虽然能让宝宝保持安静,但实际上却会大大增加宝宝感染中耳炎的危险。研究发现,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到咽鼓管,无论您选用的奶嘴采用了多么先进的工艺技术,都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宝宝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8.远离二手烟。加拿大一份研究报告显示,3岁以前每天接触父母二手烟的宝宝患经常性中耳炎的比率是其他同龄宝宝的两倍以上。专家认为,香烟的气味会刺激宝宝娇嫩的鼻腔和咽喉,使病菌更容易在这两个部位存活繁殖,从而降低抵抗力,一旦病菌进入到中耳,就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如果你或家人有吸烟的嗜好,现在你们有了一个最好的戒烟理由—为了宝宝的健康。
宝妈提示
耳病及时就医。65%的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至少会受到一次耳炎或其他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如果染病宝宝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失聪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宝宝反复患急性中耳炎,还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系,最好去正规的耳鼻咽喉科室确诊。一般来说,宝宝中耳炎在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的鼓膜可以自然愈合。即使有的不能自然愈合,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修补。
可以在线向鲍奶奶提问啦!关注鲍奶奶的公众号:儿科医生鲍秀兰(id:xiehebaoxiulan),选择“问医生”即可在线向鲍秀兰教授和三甲医院专家们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