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家里三个娃,自然是天天闹闹哄哄片刻不得安宁。尤其是周末和假日,简直就是我的头疼日,往往是这边喊,那边叫,声音此起彼伏……但凡有宝宝的人都知道,小孩子喜欢缠着大孩子玩,因此只要两个大的孩子在家里,我家这16个月大的小宝简直是“快乐”的不要不要的,刚刚学会走路的他,立即就成为姐姐哥哥的跟屁虫,颤颤巍巍的跟着大宝的屁股后面,乐颠颠的从这屋跑到那屋,爬上床、爬下沙发,哪怕是摔个屁股蹲儿也不哭不闹,就是一心一意跟着大宝玩。
也因此,他的睡眠时间着实让我发了愁。本来在暑假里调整好生物钟是一日三觉:晚上9点睡觉,早上8点起床,上午11点小憩到12点半,下午4点再睡一个小时左右。每天的睡眠蛮好蛮好。现在可好,中午11点40分大宝放学回到家里,忍不住会“放飞”一下被学校禁锢一个上午的小心情,他们刚刚大呼小叫,小宝立即从睡梦中醒来,揉着眼睛就要下床找哥哥姐姐玩……下午依旧如此。昨天晚上一直玩到十点钟还不想睡觉,直到自己实在忍不住趴在我的腿上就睡着才算。
我看着他这几天眼屎增多,小便有些发黄,忍不住着急,多么典型的睡眠不足引起的上火问题啊!姥姥却安慰我说:“只要睡眠总的时间达标就好了,晚上睡的晚了,我们早上就让他多睡会儿,这样就把时间补回来了。”
睡眠时间真的可以这样补吗?其实,关于宝宝睡眠,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
图片源自网络
【1、宝宝睡眠总量够就好,不用管具体什么时候睡。】
睡眠时间充足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睡眠中,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多3倍。在孩子入睡后,位于大脑底部的脑垂体能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作用就是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及内脏增长;进入青春期以前的儿童,只有在睡眠时才分泌生长激素。因此,睡眠对于儿童不单纯是休息,更是促进身体发育的催化剂。
不过,宝宝的睡眠质量也很重要。宝宝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对小婴儿来说,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断交替的。深睡眠时,宝宝处于完全休息状态,除了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活动;浅睡眠时,宝宝的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经常会有些活动,脸上还可能会做怪相、皱眉、微笑等等,这些都是浅睡眠时期的正常表现。
入睡时间不同,深睡眠和浅睡眠所占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入睡越晚,浅睡眠所占的比例越多,深睡眠的比例越少。而深睡眠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是直接相关的,因为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深睡眠时期分泌的。而浅睡眠和宝宝记忆力的发育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尽量让宝宝早点入睡。
另外如果宝宝出现轻轻抽泣或运动,不要急着去拍他、抱他或者给他喂奶,先在床边观察一下,看宝宝是否能接着睡。否则,给予过多的干预,会人为地打断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坏宝宝的睡眠规律。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等更多的表现,妈妈再去进行处理。
图片源自网络
【2、抱睡或摇睡会让宝宝有一种安全感,也能快速入睡】
很多妈妈看着宝宝不睡觉,就着急的抱着宝宝、轻轻拍着来帮助他入眠。诚然,抱睡(其实也包括奶睡)确实可以让宝宝获得一种安全感,但也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等到宝宝大一点,想改变就会很困难。这种依赖心理还会延长宝宝的入睡时间,容易造成入睡困难。
而且,当宝宝夜间醒来,如果不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慰,他很难再自己入睡。这对培养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和形成夜间深睡眠、浅睡眠的自然转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比抱睡更可怕的错误是摇睡。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由此铸成大错,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危险。
图片源自网络
【3、执着的要求宝宝的睡眠时间,如果不达标准就会焦虑的认为影响了其生长发育】
首先,我们可以先看看由国家睡眠基金会研究出的睡眠时长标准表:
国家睡眠基金会研究出的睡眠时长标准表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生长激素是影响人体身高的重要因素,而生长激素不像人体的其他激素在白天分泌,它是呈脉冲式分泌,主要在晚上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不过在婴儿时期,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脑垂体在不断地分泌生长激素。所以1岁以前的婴儿,长得特别快。幼儿后,生长激素在白天的分泌量就非常少了,分泌量主要集中在晚上入睡时。
实际上,虽然每个年龄段的宝宝都有他特定的睡眠需求量,但是宝宝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宝宝气质类型决定了他可能就是睡得少一些。
而原则上,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没有消化方面的问题、体重增长良好就可以。但是如果偏离得太多的话,比如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6~18个小时,而你的宝宝只睡到12个小时,这可能就需要咨询一下医生,进行一下宝宝生长发育方面的监测。
图片源自网络
【4、宝宝怕黑,亮灯睡觉可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有些妈妈为了方便夜间喂奶、换尿布,往往将卧室里的灯通宵开着,或者把小夜灯变成长明灯,其实这对宝宝的秤秤有不利影响。
医学研究表明,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卧室内通夜亮着灯,势必改变了人体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从而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危害生长发育。
以视力发育为例,据英国学者报告:睡觉时居室内开着小灯的孩子有30%成了近视眼,而灯火通明的孩子近视眼的发生率则高达55%。
宝宝怕黑的情况很多见,妈妈可以在宝宝睡前建立一套固有的睡眠模式:
先洗个热水澡,换上睡觉的衣物;再喝奶后不要马上入睡,应呆半小时左右,和孩子说说话,念1~2首儿歌,把一次尿,然后播放固定的催眠曲(可用胎教时听过的)或者讲讲睡前故事;然后再互道晚安后直接关灯,此后不要再打扰孩子。
每天按时做很重要,这样就可养成孩子固定时间睡眠的习惯。
图片源自网络
实际上,0~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1岁以内就已经确立了。但有很多父母是到自己要上班了、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才想到去调整孩子的睡眠习惯。宝宝的睡眠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就有点难了。所以,最好在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他良好的睡眠习惯。
宝宝长时间睡眠不足,对身心发育主要会造成3个方面的影响:
1、晚上22:00-01:00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高峰,错过这个时候入睡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导致长不高;
2、影响各项身体功能,长期晚睡会造成小孩乏力、嗜睡、抵抗力下降等;
3、睡眠不足,大脑功能恢复不好,可能会导致第二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情绪控制能力差等。
因此,如果宝宝偶尔为之的睡前兴奋,不愿睡觉也无可厚非,但若是天天如此养成习惯,对宝宝的成长真的有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两天我又重新和大宝商量了作息时间,除了希望大孩子可以有好的休息和好的学习之外,也希望小二宝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