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中国,物资匮乏、就业机会少,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所以家里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能顾得上温饱都已经不错了,烤鸭只能在家里来客或者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才能买来吃。
一位在城市居住的妇女在一个简易摊位上卖烤鸭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街边开始发展各种小吃,人们变得有钱,于是街头开始出现各种小吃,但依然不是达到大众化水平,平常人只能偶尔才吃一次。
街边卖瓜子和炒花生的摊位,在当时也是很稀奇的,老爸说他们小时候只能过年才能够吃一点点这些东西。
当时的西瓜是切块卖的,因为即使不贵也很少有人能买的起,旁边的香蕉已经发黑了也没有卖出去;
在早市上,所有人围着一个摊位吃东西,当时有钱的人才能常到外面吃早饭。
农村市集上,一家卖油条的摊位前,几个伙计忙着炸油条,顾客在排队买油条,小时候爸妈给我们买一次油条也要几个兄妹们分着一起吃。
那时候的馒头一毛钱一个很多人也是买不起的,没有钱可以拿家里的米面换,一斤可以换三个;
老式冰棍,最贵的也是两毛钱一根的冰糕,能吃冰棍上实在是太奢侈和幸福的一件事。
美食不分贵贱,只要觉得好吃就是美食,能够带给人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就是美食,品尝美食不单单为了满足味蕾的需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孤独寂寞的时候,来一个三明治或者一杯奶茶,都可以驱逐负面情绪,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