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晨报讯 (文/图 记者 余梦凡)还记得那家位置难找人气却超旺的杨记拌面吗?1月18日,新疆晨报记者再一次来到了乌鲁木齐市卫星路新疆中外运区域储运有限公司停车场内。只不过,这次是来找一家1984年开店的“黄毛烤肉”,这家用铁盘烤制的烤肉让很多食客竖起拇指点赞。
寻址:借问餐厅何处有 路人遥指“最里头”
比起“新疆中外运区域储运有限公司停车场”这个名称,老乌鲁木齐人更习惯于把这里称作“外运司家属院”。从大门进入院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居民楼建筑群映入眼帘。
来之前,听说“黄毛烤肉”的位置比上次的杨记拌面更加难寻,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向路人打探,对方一听“黄毛”顿时眼前一亮:“你说那家铁盘子烤肉呀,直走到头右拐,走到分岔路口再左拐,直走一段后朝右拐进去,最里头的蓝色小平房就是。”
在一片居民楼之间七拐八拐,终于在一处角落望见了一座天蓝色的小平房,深蓝色的大招牌上是“黄毛烤盘肉店”六个白色大字。
从招牌下的门洞进去后是一个小院子,左手四间相连的房间是用餐区域,右手是后堂。用餐区域的屋内墙壁与屋外都被刷成了天蓝色。桌椅板凳各具风格,像是多套家具的组合体:有能围坐8人的长形茶几,也有靠窗而放的小窄桌;有黑色的单人真皮沙发,也有橘色白腿的小圆凳。
虽然桌椅不统一,但是每一间屋子都干净明亮。
特色:铁盘烤肉+家常拌面
中午12点半,听见有客人进来,46岁的女老板米克拉衣掀开后堂门帘,提着茶壶走了出来。
店里只经营家常拌面和烤肉,这让很多第一次来店里的食客多少有点惊讶,因为除了这两样再没其它选择。一个四川绵阳的食客慕名而来,点完餐后期待地对同伴说:“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就凭两样东西吸引来这么多顾客,一定很好吃。”
“黄毛烤盘肉店”的铁盘烤肉,是整个乌鲁木齐的“罕见”烤肉类型。虽然也是论公斤称重计价,但它既不是常见的肉串形式,也不是用铁盘端上来的馕坑烤肉,而是直接将羊肉块放在铁盘内再放进烤箱里烤制。
后堂里,有米克拉衣67岁的母亲热比娅姆坐镇。老人家面容慈祥,开朗健谈。她介绍说,店里用的是14公斤左右的羊娃子肉,这样的肉吃起来才嫩。热比娅姆手边的黑色方形铁盘里,是切成块的连骨肉,每一块都如鸡蛋大小。在撒过调料后,被端进烤箱,20分钟后,摇身一变,成了一铁盘颜色金黄,散发着浓郁肉香的烤肉。
给顾客分装到白色的陶瓷盘之前,还要再撒一次辣椒面、孜然粉和盐。与烤肉一同端上桌的,还有一盘生皮芽子段。连骨肉需要直接上手才能吃个痛快,用手捏着肉骨头,用牙齿撕扯下一块肉,香味顿时在舌尖蔓延,口感香软,富有嚼劲。往嘴里丢进一块不带骨的纯肉,顾不得烫嘴,大口咀嚼,很有感觉。
光吃肉有点单一,过完了吃肉的瘾不妨点一份家常拌面。白菜、羊肉、西红柿、皮芽子剁成小丁,拌面菜和面不分开,都在一个碗里,有爆炒的味道。
遗憾:“黄毛烤肉”再也不见“黄毛”
招牌上的“黄毛”是谁?很多食客在等餐时都会问这个问题。米克拉衣告诉新疆晨报记者,“黄毛”是她父亲依不拉音的绰号。
米克拉衣回忆,父亲依不拉音生前是外运司的一名驾驶员,他在岗时,单位里有四个同名的人。为了有所区分,也因为他肤色白,头发金黄,大家都叫他“黄毛”。后来家里开了餐厅,也以“黄毛”来命名。
“1984年开业后,来吃饭的都是外运司的职工。当时有拌面、臊子面、包子。因为老公还要上班,店里就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并没有烤肉。直到1990年的一天,一位客人指着烤箱边切好的羊肉,让我试着烤一点,没想到还挺好吃的。”热比娅姆说,“后来烤肉越来越受欢迎,我们索性取消了其他几种饭,只保留了拌面一种主食。”
1994年,依不拉音因病去世,留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黄毛餐厅”。热比娅姆和女儿米克拉衣商量后,米克拉衣辞掉了工作,和母亲与兄弟一同经营餐厅。热比娅姆说:“有时候特别累,也不想干了,但一想到这是我老头子留下来的餐厅,心里就想着再坚持坚持。时间过得太快了,自打丈夫去世后,我这一守就是24年。只要我能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