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BBC的这部记录片,我们还不知食与味的历史竟也似一部人吃人的历史。
《香料之路》,不是吃食的野史,可以当正史看。
看完这片子,你会觉得造假不算最坏。
极致的好东西从来都是短缺的,直到现在,你要获取货真价实的藏红花或肉桂香草,还是件奇难的事,真货已经很难得,容易获得的都是假冒的,就像茅台和拉菲酒,假的总在市面上占据了大多数。
满足人性贪婪,造假还不算是最坏的选择。看人类这操性,只要有短缺,造假总也不会灭绝。
好东西始终短缺,人性始终贪婪,造假总比丛林法则强些。
《香料之路》告诉我们:从前,在在人们造假能力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那些极致的好东西——香料,是靠杀人越货得来的。谁的杀人越货能力强,谁就能得到极致美味和无穷财富。
五六百年前,能力强就是有好船,有好枪好炮。有资格的国家只有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这有数的几头,他们跑得远,斗得凶,杀的人多。
肉豆蔻浑身都是宝,它的问世就是一个奇迹。
而这奇迹也为当地人招来杀身之祸。为了独占肉豆蔻产销,荷兰殖民者雇佣残忍的日本雇佣兵(凶残总少不了这帮杂碎),对印尼班达群岛上的土著进行了灭绝式的屠戮。
大屠杀之后,班达岛上的居民从15000人减少到只剩下1000人。
至今,班达群岛的肉豆蔻种植者老少齐上阵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苦逼的始终是出力的人。
丁香的原产地,印尼特纳特尔岛,遭遇也毫无二致。珍稀资源给祖上招致灾难,而现今人人上阵也只能果腹。
香料流转东西方的过程,也是人性泛滥征战四起的过程,伴随着美味的是血腥的味道。现在,香料流通了,但是真货和真味越发稀缺。
除了人祸,香料产地还面临天灾的威胁。由于遭受病害,胡椒之乡,印度北部的喀拉拉邦,胡椒产量灭绝式减产,赖以为生的椒农绝望,过去五年,有200多人自杀。
摩洛哥藏红花的生产也是超艰辛,需要浩繁的人工,将一丝丝藏红花从花蕊中抽取,然后进行精细的加工。采摘20万朵花,才能产出1000克藏红花。
悲催的是,认真做活的总不如投机取巧的。
桂皮产地斯里兰卡是虔诚的种植、采集、加工,而出了这个自然生产地,外面就是一个贪婪疯狂的世界,桂皮从斯里兰卡人手中收走之后,在欧美等地价格被抬升了20倍。香料商人赚了大钱,而香料生产者并没有分享其利。
藏红花的生产链条也面临同样严峻的考验,在生产地,一样是虔诚的人工采摘,仔细择剔,产地人无论老少全员上阵,但是,所获寥寥,他们只能获得藏红花价值的四分之一,并面临伪劣品的冲击。外边是一个广阔无边的贪婪和造假的世界,需要越来越专业的甄别——因为造假的技术进步也在快速往前跑,以至于需要专门的研究机构快马加鞭地去追赶,
作为一部纪录片,《香料之路》还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凯特·翰博尔走遍世界,带我们见识了林林总总的香料王国,让我们有机会去各个产地现场目睹香料诞生的过程。
香料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昙花一现的香草花,只有运气奇佳的人才有幸目睹。
几乎所有的香料,像藏红花和肉桂,其作用都不仅是给食物增加味道,更有挽救和激发生命力的能量。
所有这些珍稀的香料,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过程都需要浩繁的人力,都无法大规模机械化,也就无法满足人们无节制的需求。当人们试图用取巧的方式,比如作假或大规模生产,其结果就是戕害了原生资源,香草原产地墨西哥托托纳克地区,因为假冒盛行,上等品质的香草生产难以为继,已接近灭绝,浩繁的人力,高昂的成本无法与假冒伪劣竞争。
一味追求商业利益,会使得真正有品质的香料退出市场,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而真正的美味是无法假冒或替代的。
在开朗活泼的靓丽女主持凯特·翰博尔欢快的香料之旅背后,你能看到纯正香料正在走向灭绝。
上苍从来都是既慷慨又吝啬的,人类敬重节制,会得到慷慨的回报,人类贪婪无度,就会面临惩戒。
吃,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上苍处处在考验人的德行,并据情供给。
食与味的历史之所以如此不堪,是因为人性贪婪——对食味背后财富的贪婪,对一己之利的贪婪,由此造成对他人权利和尊严的无视与践踏。人类的仇恨大多来自于利己思维下的利己考虑和相互排斥,利己的缘由可能是香料、石油,也可能是一种宗教偏见。
吃的历史是野蛮残酷的,而从现状来看,人类学会尊重和节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