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一辆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给油,发动机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才能在路上平稳的跑。使用合理的方法增压,那就是涡轮增压技术,让孩子跑得又快又健康;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合理,乱踩油门,乱加压,乱改装,那就容易出车祸了!尤其是焦虑的时候,可能连路况都看不清!更加危险!
现今社会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网上有段流传很广泛的段子——“十八得了超级妈妈”新标准——要下得了菜场,上得了课堂;做得了蛋糕,讲得了故事;教得了奥数,讲得了语法;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报;懂得了琴棋,会得了书画;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点;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想得了创意,搞得了活动;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
看得懂的,说明你经历过,这样的要求,你能做到否?
有人说现在是个拼爹拼妈的时代,其实自古就有!
拼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还要拼教育理念、陪伴时间、家长朋友圈,父母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程度越来越高。
有机构做的“2016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
请问,您有过焦虑么?或者您感觉到过父母的焦虑么?
焦虑的来源在哪里?圈子的攀比
攀比是人们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被我们认为是同一层面的人相比较,身份的焦虑便缘此产生了。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焦虑同样源于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对比,也是产生焦虑的常见原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争胜心理凸显了家长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和对孩子未来充满的热烈期望。
以前信息不发达的社会也有攀比现象,但关于孩子的攀比大多发生在自己与身边的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别人家孩子的情况都门清,那是看在眼里的。我家孩子总是有方面能超过别人。
现在呢?各种圈、app、论坛、网站、心灵鸡汤、教育培训商业广告都告诉你,你家孩子这里不成,那里欠缺,要补补补!要把孩子按照他们的思维,培养成万能的四有新人。人不完美都靠补!圈子里充满了补好的案例,人们都是把最好的一面,另加修饰地放在圈子里晒,让人眼红,让人焦虑。看的圈子多了,焦虑也就多了。
是不是?孩子有孩子的福气,不要看着新媒体产生焦虑,承认自己孩子的优点和弱点,切勿乱给孩子进补。焦虑后的拔苗助长就把福气拔没了!
高考是改变命运相对公平的一条路?
一旦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其他需求就会被提到日程,比如:被尊重。大多数的中国人可能都到了此阶段。能否获得尊重,往往与人们的身份与地位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阶层的流动性可能会越来越小。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相对公平的高考可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一次自己可以掌控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了这个机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长达12年甚至18年马拉松就开始了。
尽管教育学者们不断告诫说孩子是有差异的,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第一,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上北大、清华,但是父母们会想“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想实现此目标,就要想办法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比他人更努力,付出更多,于是父母的焦虑感越来越强。
诚然,上了好大学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但是真正成功的人不是考上大学的学霸,而是具有良好社会生存力的人,这通常不是从学校学的,而是家庭和社会教的。
家庭过高期望,总想让孩子考第一
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高于实际成绩,接近80%的家长期望孩子在班上考第一名,98.9%的家长期望孩子能上大学,90%以上的家长期望孩子将来至少要取得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
现在的家庭,孩子为中心是最常见的。家庭重心的下移,一方面让人们更多地回归了爱孩子的动物本能,另一方面对这种爱投射了更多期许。
父母的焦虑与其对孩子的学业期望高度相关。现在的教育对于家庭来说更像是投资,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好,意味着父母投资的失败。父母作为投资者,焦虑也就成为了必然。
比别人家孩子好,就有面子,这是毒药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一个单位的一个圈子的人经常会对比,孩子的荣耀和父母的荣耀通常是绑定的。学习风气不好的校园孩子们攀比自己的家长,单位风气不好的家长攀比自己的孩子。好像家庭的另一代是自己荣耀的象征。
“我地位没你高,我娃比你养得好!”这句心里话,多少人默默说过?
你真的知道别人没你养的好么?
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啃老族”让父母苦不堪言,也让父母承受了孩子没有培养好的后果。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一生都要由自己负责,对教育孩子就不可能不焦虑。
如何才能不焦虑?每个家庭都不同,下面几条希望能能给大家一些指向性的建议。
1.转移注意力,关注自我成长
人往高处走。自身发展不如意的父母往往归因于自己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考取名校;自身发展得好的父母,因为认识到了知识的价值,对孩子寄予更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保住甚至超越自己所在的阶层。
父母首先要把眼睛放到自己的身上,要对自我发展做全面分析,不要武断地认为学历左右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其次不要放弃自我成长,不要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孩子身上,过度关注一件事情就会导致焦虑。
2.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的目标
你让自己的孩子看清目标了么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父母只有调整、控制好自己的需求,给孩子定下合适的能够实现的发展目标,自我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王健林有个小目标,先挣一个亿。这对我们来说那是一辈子估计都达不到目标。但你想没想过,过去他也是一个职工,也是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才成长到现在的程度。小目标实现了,慢慢组合起来就是别人仰望的小目标。
不要再纠结于“别人家的孩子”,应多观察自己的孩子,懂孩子,调整好目标,做好心理、生理方面的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发展。只管自家孩子,让自己的孩子看清目标,让他认识到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自觉努力,用小目标堆积起别人仰望的大目标,成为别人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3.家长要增强自身素养,才有能力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焦虑才能退却
焦虑往往源于对于某件事情无法掌控,一些父母正是由于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对什么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有错误认知,这都是自身素养的不足才会导致的焦虑。父母要加强学习,了解了孩子的发展规律,掌握正确的成才观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焦虑就会越来越小。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难念的经,希望大家能找出自己的烦恼,用合适的方式消除烦恼,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