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小家伙已经厌烦了总追在大人后面,开始想跟自己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了。这样的快乐也是无论怎么宠溺的家人替代不了的。于是,和小伙伴们互相串串门成了孩子们热衷的活动之一。
可是,如果孩子有这三种行为,爸爸妈妈可要注意了,要及时引导了,虽然一般小伙伴的家人都会理解和体谅,但还是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理念。快来看看哪三种行为,对照一下自己孩子有没有。
第一种,随意乱动别人家的东西
小孩子到了新的地方,对陌生的东西都是好奇的,都想翻翻看看,摸摸碰碰。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理解并不意味着鼓励,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尴尬的后果。
小倩带着小伙伴到家玩,两个小女孩跑到妈妈的梳妆台前,好奇又爱美。在孩子们的捣鼓下,妈妈的迪奥变成了粉碎的奥利奥,妈妈的精华搞了个底朝天,口红被当做画笔用去了一大截。
这个画面太美,让小倩妈妈心疼的都说不出话了。事后,小倩妈妈像讲笑话一样告诉了小倩小伙伴的妈妈,尴尬的是,讲笑话的人和听笑话的人都觉得不好笑。
随意乱动别人家的东西,小孩子不懂,如果给对方造成损失,父母千万不要装迷糊,该负责的一定负责,该承担的一定承担。趁机告诉孩子因为他的行为,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第二种,把小伙伴的小零食都给吃光啦
对于小孩子来说,东西都是抢着吃才好吃,你吃什么,我也想吃什么,同样的东西到了别人家,都显得格外好吃,一吃就容易没有节制,显得特没出息,好像爸爸妈妈平时亏待了孩子似的。此时,爸爸妈妈会觉得要六月飞雪了,真冤枉。
萌萌去小朋友家玩,小朋友拿出海苔招待小客人,平时不怎么吃的海苔这会成了香饽饽。萌萌吃了一个又一个,要把小朋友的一大桶的海苔都吃到见底了。小朋友一看,没有了,哇哇大哭起来。并顺势推了萌萌一把。塑料花的友谊就在一桶海苔中结束了。
但很快,萌萌妈妈就把这个塑料花友谊粘好了。原来萌萌妈妈去超市,买了同样的海苔还有其他零食,和萌萌一起和小伙伴玩分享的游戏。切记啊,是分享啊,不是归还。小伙伴给萌萌分享了自己的小零食,萌萌也该给小伙伴分享一下。
很多家长生怕自己孩子受委屈,要帮孩子争取他的小自尊,教育孩子,咱不稀罕别人的东西,给你还回去。其实这样并不好,直接隔绝了两个小家伙的友谊。正确的做法是:小伙伴给萌萌分享了自己的小零食,萌萌也该给小伙伴分享一下。
第三种:乐不思蜀,不想回家
小孩子就是一个永动机,精力无限,创意无限。大人觉得有什么好玩,娃娃们就能玩的不亦乐乎。怎么催都不回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入侵了别人的空间,给别人造成困扰了,可是因为是孩子,对方家长又不好说什么。
这个时候,是教育孩子界限感和分寸感的最佳时机。不管孩子怎么不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当机立断把孩子强制性抱走,尊重别人的界限和空间。
其实,孩子天生不会讨人嫌,父母怎么做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