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标准答案的父母,才能教出有想象力的孩子!

作者:高分家长 01-04阅读:2693次

2019/1/3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家长低估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家长要做的,应该是把这个世界的精彩呈现给他们,而不要急着将大人们理解的世界告诉他们。

破坏孩子想象力的两种做法

在《养育的选择》一本书中,作者心理学博士陈忻就提到了两种破坏孩子想象力的做法。

1、喜欢给孩子标准答案

日常生活中,家长希望孩子“听话”,老师要求回答“正确”,许多“框框”不断地把有棱角的孩子打磨得更“规矩”。然而,规矩的大脑无法迸发出天马行空的想象。

2、学习内容过于抽象

0到2岁孩子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探索世界,所以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教孩子。

比如你想让孩子了解“冷”和“热”的概念,那不能拿着卡片,指着上面的字,说这是“冷”、这是“热”。

反复多次,孩子也能认识,但他并不知道冷和热到底是什么感受。

但是如果给孩子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的话,让孩子自己摸一摸、喝一口,然后问问孩子的感受,这样不仅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还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翅膀:

运动、游戏和阅读

教育家洪兰在2016年的TED演讲中就提到,发展大脑最好的三种方法是运动、游戏和阅读。

1.通过游戏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著名的“父亲角色”理论指出: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游戏玩伴,满足孩子对兴奋活动和探索外部世界的需求。

孩子在团体游戏互动中锻炼情商,还能丰富想象力。

比如过家家,就需要小伙伴们配合扮演各个角色,共同想象一个家庭的场景。同时,将想象落地为具体的行为。

而在多人一起玩游戏的时候,需要制定游戏规则,这也需要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才能够制定出在此游戏中合理的规则。

2.通过阅读突破现实生活的局限

日本的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也曾说:“对孩子来说,故事是一个充满惊奇、趣味,可以激发想象力的世界。儿童幼时所听到的各种故事,在他(她)的心中就会撒下弥足珍贵的想象力的种子。”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联想画与画之间的情节关系;在文字阅读过程中,更是能跳出现实世界的制约,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构建文字中的世界。

哈佛大学的学者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邀请家有2岁以下孩子的父母参加睡前亲子阅读活动。

在经过一年的时间,他们发现,爸爸们陪伴孩子的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帮助反而比妈妈们的陪伴更大。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爸爸们的发散性思维对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问孩子问题,并且要问孩子开放式——也就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从而促进孩子思考。

孩子可能会提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我们不要为了讲完故事而忽略孩子的问题,而应该先回答孩子的问题,再继续讲故事。

3. 培养孩子的运动脑,提升创造力

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认知能力提升,从而促进孩子智力、情绪、语言的发展。

鼓励孩子用精细动作去进行创作,比如让孩子用手或者画笔在平整的地方进行自由绘画,或者买一些橡皮泥,让孩子将橡皮泥捏出各种形状,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练习精细动作。

2岁~4岁之间的孩子,非常好动,每天的运动量都很大,不需要我们刻意规定孩子的运动时间。

孩子4岁以后,可以让他每天进行一小时的有氧运动,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等,从而促进大脑发育。

划重点

◆父母急着给孩子标准答案

◆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

◆学习内容过于抽象

◆通过游戏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通过阅读突破现实生活的局限

◆培养孩子的运动脑,提升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