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性格,在与人相处时也没办法像大人那样可以控制情绪。他们有时候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看到这样的情况时,往往会批评他们。其实小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是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得到发育,大脑皮层下控制情绪的中枢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会出现这些异常行为。家长遇到后,应该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去引导。
1.打人等攻击行为
当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会挥拳打别人,有时候还会摔东西。家长如果没能尽快安抚他们的话,他们就会趴在地上打滚。这时候家长不要去打骂或者惩罚孩子,而是要用温柔的情绪去安抚孩子,或者用其他的事物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要他们一直处在一个激动的情绪中。
2.反抗权威
家长作为家里的话事人,喜欢对孩子下发命令,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当他们自己的想法和父母有冲突时,他们会回应“不”,这说明孩子开始有了表达独立的意识,不愿受到家长的控制,这属于很正常的情况,家长应该有耐心地去引导,千万不能和他们对着干。
对于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家长要多鼓励他们。但遇到孩子表现差的时候,才是管教的关键,家长要有效地去引导他们发泄负面情绪,教育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就能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