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热起来,随着气温的增高一些病毒也慢慢开始活跃。手足口病就成了家长们谈之色变的事了。五岁以下的幼儿很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在高发期的预防与治疗哦。手足口病虽不是大病,但却可以让宝宝寝食难安,牵动全家人的心。预防远比治疗要轻松,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如何防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提醒各位家长,手足口病也可能发生在大人身上。因为成年人免疫力强,所以不会发烧只会在手足起疱疹或者没有症状。虽然对于成年人没有问题,但病毒会随着接触传染给孩子。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保持个人卫生,照顾过有手足口的父母不要再去接触别的孩子。
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这就是手足口病为什么在春夏季高发的原因。肠道病毒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它灭活,但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所以爸爸妈妈需要经常晾晒孩子的衣物,保持卫生干燥。
手足口病的症状
一般症状表现
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一般孩子口手足部出现疱疹,爸爸妈妈就应该警惕啦。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手足口病是春夏季高发的疾病,一定不能忽视的。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且与别的孩子隔离开,避免感染。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
手足口病虽高发,但是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孩子感染的。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的孩子一定要及时隔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手足口病还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
手足口病会通过这些传播: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特别容易感染,一定要注意。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容易找上这些人:
手足口病感染后会获得相应的抗体,所以成年人一般不会被感染。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一般是学龄前儿童,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免疫力差的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感染,所以一旦发现患儿要及时隔离。
手足口病的预防
父母应该注意饭前便后,外出归来都要用肥皂洗手液给孩子清洗双手。不要给婴幼儿喝生水,不干净的水和避免没有煮熟的生冷的食物。避免与别的儿童接触发生感染。爸爸妈妈给孩子换尿布后也要洗手再接触孩子。孩子使用的餐具要及时高温杀毒,并且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并且家长要注意家庭环境的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物。并且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对于病毒更有抵抗力。
幼儿园则应该注意教室和宿舍保持通风卫生,每天对孩子的餐具用品进行消毒。
手足口病的疫苗接种
手足口病是有疫苗的,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使用的手足口病疫苗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为EV71疫苗。
疫苗的接种对象
≥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不同厂家EV71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不同(有的6月龄-3岁,有的6月龄-5岁),可参照相应产品疫苗说明书。
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主要原因为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发病率很低,5岁以上人群接种EV71疫苗,其公共卫生意义有限、成本效益欠佳(即性价比低)。
疫苗的接种程序
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EV71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Ⅲ期临床实验显示:
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
严重程度达到3级以上的所有症状(如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在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疫苗和安慰剂(对照组使用)同样安全。
虽然接种了疫苗,但也不是可以百分之百防护的,当前的手足口病EV71疫苗只能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等,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治疗
一旦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手足口出现疱疹,并有发烧现象就应该马上就医。千万不要自己随便给孩子找药吃,避免变成重症。
如果不太严重的则可以采取食疗的方式:
1.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2.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3.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手足口病怎么吃: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法“全素,不动荤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只要注意预防就可以远离手足口病了,关键是保持卫生,提高自己宝宝的抵抗力。当宝宝染上手足口病爸爸妈妈也无需过于担心,带宝宝去医院诊治,只要不是重症一般只需7天就会自行好转。
在宝宝患病时爸爸妈妈可以多陪伴宝宝做些喜欢的事情,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避免刺激到患处。等过个几天,孩子又可以健健康康的去上幼儿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