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素质教育若干思路(上)

作者:教育规划师 04-27阅读:1894次

作者:吴丹青

本文大概4391字,读完共需5分钟

智库特约研究员简介:

吴丹青,独立教育研究人,理工科背景,多年世界五百强上市公司IT业高管经历。关心中国素质教育问题,对中国青少年的通识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现辞职独立从事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钱学森“世纪之问”、李约瑟难题、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模式、西方通识教育中国化等。

引言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

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

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如下:

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

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由此可见,在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推卸的重任。

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

本文对3岁以下教育相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研讨,期望学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完善相关内容,我们以自己最微薄的力量、最强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努力抛砖引玉,尝试为千千万万的父母和孩子提供实实在在有价值的帮助

一个好的教育方案不仅适用于天才和尖端人才的培养,同样适用于最普通的孩子甚至是智力有缺陷的孩子。

解决3岁前儿童教育最为关键的要素是——父母陪伴(母亲24小时的全陪、父亲8小时工作之外的半陪)、吃和睡、玩耍和游戏。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所有的高质量的素质培养(包括所有的“大师”、科技艺术创新人才、工匠所要求具备的素质——好奇心、兴趣、痴迷、热爱直至信仰;专注力、勇气、意志和毅力;独立性、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沟通交流协作、演讲、辩论和领导力等等)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这一阶段是智商和情商最为重要的基础时期,它决定了以后也可以说是终生的发展高度和极限,当然这绝不等于到了3岁就万事大吉了,相反后面的道路还很漫长,打好基础开个好头很关键,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多得不得了并且同样至关重要,不管哪个阶段没弄好都会前功尽弃。

我们所有人都在整个漫长的教育过程中不断的犯大大小小无穷的错误,最后导致了教育整体的失败,有些错误是致命的,谁的错误犯得少、犯得小,谁相比其他人就获得了教育的成功。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有最重要的影响,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挑战是——我们期望孩子所拥有的“大师”、科技艺术创新人才、工匠的必要素质(上面提到的那些大师级高端人才素质,而不是讲礼貌、不浪费粮食、排队、不随地大小便、不乱丢垃圾、不大声喧哗等基本国民素质),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具备,更要命的是连观念都不具备,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怎么搞?谁都懵懵懂懂,哪里谈得上去实施这些观念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漫长艰苦的努力?老师和家长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影响和塑造出来的孩子可想而知,成为“大师”、科技艺术创新人才、工匠的机会非常渺茫——接近于零,这就是目前残酷的事实。

因此教育智库必须先行一步,否则将出现的现象是——学校即使做到“减负”,不但素质教育毫无进展,还弄出更多的社会混混,那将是更大的灾难。我们先要做好最源头的准备工作,为此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积极探索,当一个探路人。

父母陪伴、吃、玩耍和游戏是很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都能做到,遗憾的是中国太缺乏懂教育的人,绝大多数的父母包括所谓的精英和土豪都做得很差,每一个家庭都有极大的改善空间。遗憾的是谁都自以为懂得怎么教孩子,而事实上谁也不懂包括一些狗屁的所谓的教育专家。

父母陪伴Parents Accompany

我们不仅强调父母陪伴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解决如何陪伴的问题。

人类进化到今天的结果,在某些方面的功能超过的其他动物,而另外一些方面的功能却远远不如其他动物。

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斑马、羚羊为了躲避捕食者从而能生存下来,刚出生几分钟就能站立起来,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跑得飞快,而我们人类孩子出生后一年几乎完全不具有任何生存能力,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完全依赖成年人全天24小时的帮助,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建立的时间相比其他动物更为漫长。

3岁之前发展出部分生存能力,但主要基本上还离不开成年人。我们通过下面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认识3岁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明确父母陪伴(尤其是母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陪伴。

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

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

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科学研究帮助我们发现孩子的特点和规律,如果停留在这个结果上还远远不够,如何将这个科研结果结合现实的教育、生活、和社会环境,应用科学思维、方法和丰富的人文传统文化融入孩子所有的教育活动,以实现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是更大的挑战,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我们尝试着像医学研究的人体解剖一样,逐步深入分析、研究和思考,以寻求各种现象背后更本质的规律,使问题得到更完美的解决。

首先什么是“良好的育儿刺激”?所有的刺激来至于七窍(目、鼻、舌、口、耳分别对应与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吃、说和语言)、躯体和四肢(触觉和运动),而根据脑科学的另一研究结果:人大脑皮层功能区域分布图如下:

图中显示大脑皮层与手和嘴巴相关联的功能区超过六成,俗话说“十指连心”,一个人是否聪明最主要表现在手的灵活性(心灵手巧,主要体现在家务、运动、游戏、舞蹈、乐器和各种实践活动)和嘴巴的功能(主要是语言)而不是马尾巴也不是屁股的功能——能说会道,简单的说就是又能说又能做。

哈佛大学3岁儿童能力测试(包括智商和情商)主要是两个部分——运动技能测试(主要是手、脚动作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和语言技能测试

一岁以前婴幼儿的“语言”就是哭和笑还有动作和其他表情,通过这些“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复杂程度就能反映大脑的发育情况。

研究人类大脑进化的科学家比较主流的理论是“社交脑假说”——猴子、猿和人类进化出较大的脑袋是为了应付复杂的社交行为,以在一个群体中成功的生存下来。

纽约大学人类学助理教授詹姆斯海厄姆及研究团队编制涵盖140多个物种至今最大的数据库,探究大脑尺寸、不同种类的社交行为和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发现脑袋的尺寸与饮食的相关性强。

该研究论文主要作者、博士研究生亚历克斯德卡辛认为:从时间和空间看,水果的分布不那么均衡,动物进化出较大的头脑是为了回忆水果的位置,以及想出新办法从坚硬的果皮下提取果肉,水果所含能量高于植物,这也会促进大脑进化。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导致食用水果的物种需要相对较高的认知复杂性和灵活性。

在灵长目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复杂的觅食策略、社会结构和认知能力可能是一起进化的。(引用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一些最主要的能力——语言、手和脚的功能、心理情感能力、社交实践活动,大部分是在3岁以前建立发展起来的,七八岁以后很难甚至永远学不会了。

三岁以前,尤其是一岁以前如何加强孩子与人的紧密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足够、必要的各种刺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并在互动中充分的发声(说话)和更灵活、更复杂的使用手和脚、体验和表达各种情绪情感(包括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这是智商和情商发展最关键的部分。

要完成好这个任务需要一个时间、精力、体力非常充沛的年轻妈妈,关键是极具爱心和耐心。怀孕妈妈分泌的“孕激素”为爱心和耐心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生理支持,孩子在怀孕和哺乳过程中与母亲在声音、节奏、温度、湿度、气味、软硬、轻重等高度天然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性和依赖性,使得母亲成为完成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能力发展任务的不二人选

女性唠叨和罗里吧嗦的性格特点非常有利于3岁以前尤其是两岁以前婴幼儿语言功能刺激和发展,在孩子似乎什么也听不懂的时候,依然永无休止的自言自语、“对牛弹琴”(这也是当爸爸很难做到的一部分),别等到孩子变成坑爹的“我爸是李刚”的时候,再苦口婆心的说个不停,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但这个优势在孩子两岁会说话之后发生重大变化(但妈妈在三岁前任然是绝对主角),这时依然需要妈妈不停的说,但不是自言自语,而是有更多互动的对话交流(这时爸爸的作用慢慢显示出来并且越来越重要),而频繁、丰富的听和说不仅是刺激大脑皮层生长发育与建立神经元连接的重要保证(更聪明),也是掌握提高语言能力(语文和外语)不可或缺的途径,而且在学龄前(7岁以前)不识字、无法阅读的情况下唯一的途径,7岁以后阅读越来越重要,但听和说同样不能放弃,对于中国人而言无论语文还是英语,最大、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不能说、不会说、不敢说,嘴巴笨再加上笨手笨脚那就笨到家了。

如果父母一方具有双语能力那孩子以后就不用去学校学英语了,日常简单的口语环境比学校学什么都管用,更重要的是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母语和外语没有区别。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语言是工具,比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和其他表达方式与孩子的的互动和交流,孩子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最常见的哭和笑)更重要,即使说不清楚或使用方言也没用问题,若不具备条件,普通话和英语以后也不难学会。

一岁以前爸爸只能完全成为妈妈的助手和后勤部长,一岁以后爸爸的加入和直接参与对孩子语言和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趣味性、复杂程度的提高都至关重要

更多智库思想请关注微信订阅号:tongshi_zhiku(通识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