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7大禁忌

作者: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07-02阅读:2924次

禁忌一:父母过分的唠叨

孩子需要的是与父母平等的语言交流,而不是像个录音机,收录着你的不满、你的唠叨,你对生活的种种抱怨,然后孩子再跟着复述一遍!父母过分的唠叨,容易让孩子失去耐心,性格变得烦躁而缺乏阳光。

禁忌二: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生命都是优秀的,都是从上亿个精子里千挑万选脱颖而出的。要相信你的孩子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要老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家的父母生养的,而你的孩子就应该是这样。所以不要让孩子没了自信,逼近孩子走向自卑。

禁忌三:简单粗暴的打骂

如果拳头能解决问题,我们就不需要嘴,不需要耳朵,更不需要思维和情感。所以要冷静理智地与孩子交流,不能捣毁孩子的自尊,把孩子逼得自暴自弃。

禁忌四:毫不关心的冷漠

现代亲子教育中,父亲的缺失是最无形的利剑,许多母亲都面临着丧偶式教育;也有母亲缺失的案例,比如那些沉默麻将桌的母亲。这种家庭的孩子不有安全感,孩子内心的恐惧与日俱增,更有甚着一点点地对世界关上心门。

禁忌五:怀疑和不信任

孩子想去尝试新的事物,家长老是放不开手:你怎么能行?你不可以的!长此以往,灭失了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抹杀了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孩子从“你不行”中潜移默化成“我不行”,久而久之,对生活只有失望和绝望。

禁忌六:讽刺和挖苦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孩子?”是我们常听到一句刺耳的话。在这具话中长大的孩子,几乎缺失善良和纯真,只会把孩子逼向了虚伪和扭曲。

禁忌七:无下限的溺爱

你的孩子除了是你的孩子外,他(她)还是社会人,你在家里的无下限宠爱只会让他(她)与世间格格不入。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无能、狂妄、自大和“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