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个人是不认同将人按学历来区分的,不管是高学历的父母还是低学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但从数据调查来看,高学历的父母会和低学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确实会存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观念上的差别,而这些又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本文也是基于这样一个大概率事件的角度出发,希望给家长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
01
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5年对近2000名美国学龄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背景:美国高学历家长的收入平均会比低收入家长高,而其中白人家庭和双亲家庭的比例更大)。
调查结果发现:高学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度更高。他们注意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如:芭蕾、足球等),投入大量时间教孩子阅读,并更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他们采取更温和的教育方式,较少体罚孩子。
以下为具体结果:
体罚行为
在接受调查的高学历(研究生以上)家庭中,只有8%偶尔或有时体罚孩子,低学历(高中或以下),22%偶尔或有时体罚孩子。
课外活动
调查发现,在过去12个月里,高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上)中,84%孩子曾参加集体体育项目,64%参与志愿公益活动,62%曾接受音乐、舞蹈或艺术方面的培训。低收入(家庭年薪低于30000美元)家庭中,以上三项数据分别是59%, 37%,41%。
教育焦虑
白人家长最关注的孩子的焦虑、抑郁情绪(58% v.s 35%),而黑人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校园暴力、枪支)(39% v.s 22%)。
对邻里环境的评价
高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上)中,78%被访家长认为他们的邻里环境非常适宜孩子成长,而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30000美元以下)中,该数据只有42%。
数据上看,高学历家长往往收入水平也较高,也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有能力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更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成长环境。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的话,高学历家长在第一二层次的生理安全需求已得到满足,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更关注孩子的高层次需求。
而学历较低的父母由于收入偏低,自身更多的也是在关注生理安全的需求,在给孩子创设教育环境和提供教育教育资源上都比较有难度,当然并不是不能,只是相对于高学历父母来说付出的成本会更高,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然也是以满足孩子基本生理安全需求为主,在其他教育资源(课外活动,兴趣艺术,心理关注)上的支持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
02
如果说高学历的父母和低学历父母在收入财富,社会地位等客观条件的差别,那么主观条件的差别就是父母的认知层次的差别,而这个差别也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在知乎上偶然看到有个网友(NUSTATA)叙说的自己的经历,看完后发现其实父母的认知层次的差异才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差别。
NUSTATA和他的女同学A都有很严重的抑郁症。NUSTATA的父亲算是高学历知识分子,80年代的大学生,A的父亲是小学毕业的普通商人。
得知A有抑郁症以后,A的父亲大怒,在电话里痛斥A“每天就知道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这下好了吧,自己把自己想出病来了,活该!”A在绝望之下,几度自杀未遂,在医院里继续被父亲责骂,指责她“总是没事找事,给家里添麻烦”,并让她停止考研,因为“书读得越多人越神经”。
而NUSTATA的父亲,在得知同样的结果以后,专门去咨询了专业的心理医生,还买了一大堆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回家自学,每天晚上给NUSTATA打电话,告诉他今天又吃了什么美食,见了什么美景,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并反复告诉NUSTATA抑郁症没什么了不起的,该治疗就治疗,该放松就放松,心情不好就给他和妈妈打电话,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会一直陪着自己的。
有一次凌晨两三点,NUSTATA睡不着给他爸爸打电话,他爸爸就打着呵欠陪聊到了天亮,第二天连灌了好几杯咖啡才有精力去上班。
A的父母只会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理解并教育孩子,而NUSTATA的父母却会为了孩子去打破自己的以往认知,用行动来告诉教育和爱孩子。
▼
03
今年北京的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是否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时,说出的一番话也映射出父母的认知层次对于孩子的影响!
熊轩昂是这样说的:“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能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个人成就,正视父母教育资源的支持在个人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没有因为这种天然的优势而沾沾自喜,从熊轩昂的回答里我并不知道他所说的教育资源究竟有多好,但可以肯看出,他父母传递给他的思想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
又如美国大法官John Roberts在儿子中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那篇我希望你遭受苦难的毒舌演讲,也可以看出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除了能够给予孩子比较充沛的物质支持外,在认知引导和三观塑造方面也是这些高学历父母带给孩子最丰厚的礼物。
更可贵的一点是,这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因家庭的荫庇而生拥有“特权”的时候,敢于点出这个世界对于弱势者天然的不公平,让孩子明白这一切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
客观条件(收入财富)的差距尚可通过父母自身的努力而不断改善,但主观条件(认知层次)的差距并不是努力就可以改变,这跟家长本身的认知程度,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而这些又往往是很难改变的。
但是一旦改变了,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自身来讲,都可能是另外一种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