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家教”重于“校教”》
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成才、成人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家长以为“学生成才与否都是学校的事”,与自己的“家教”没有关系。其实,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真正决定孩子成人成才的关键还是家庭教育。
有两句古训,大家一定都熟悉:一是“子不养,父之过”。这里的“养”当然包括“物质”和“精神”(教育)两个方面;二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常用来比喻家庭过日子长辈“不务正业”往往子女就容易“走邪”。
孩子是父母生的,成长于“家庭”,“长”得好坏,教育上“先入为主”的父母绝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稍加推敲,“孩子成才与否都是学校的事”,就站不住脚。只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二者进行比较,答案自然水落石出。
首先,教育内容上。学校教育,以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为主(这些是目前仍在流行容易用“分数”衡量的内容),虽然也开设“思想品德”、“劳动技术”、“习惯养成”等课程,但是这些都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用来“应付检查”的,教学效果如何基本没人过问,并且实践操作中在时间上还是断续的(学校教育是以“节”、“星期”、“学期”为单位开展;有时挣分的“主科”需要“加班加点”,这些“副科的副科”就得老早主动让路于它们)。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宽容、恒心、毅力、尊老……”等“做人”的“基础习惯”为主,不设具体“课程”,无时无刻无节点,不谈“学习”却支撑着“学习”,父母集“校长、班主任、老师”于一身,以“身教”为主,对子女的影响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家长朋友们,说实话,如果让孩子片面追求“考分”,学校及老师还真有这本事,至于孩子“做人”的“分数”也都指望他们帮助提高,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恐怕就有些勉强和玄乎了。
教育培养“人”是个复杂系统的慢性工程:意志,恒心,耐力,宽容,敬老……等这支撑孩子“成人”“成才”的重要“部件”绝不是在学校“一节课,两节课,”凭老师几句说教就能“一蹴而就”生产出来的。但没有这些““部件”孩子即使“成才”也是“残才”或“坏才”。“马家爵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致同学黄洋死亡事件”、“留日学生向母亲要钱不成机场杀母事件”等这些“残才”事件的教训还不够发人深省么!这样一说,家长朋友们,教育孩子成才成人的责任学校与家庭谁轻谁重,明白些了吧!
其次,教学方法上。学校以“言教”为主,“因材施教”大多时候在“公开课”时才用。一般情况下,无论学生“高矮胖瘦”、“听懂听不懂”,只顾“一刀切”地“填鸭”,如同坐“闷子车”的乘客,路边风景看到看不到无所谓,中途不准下车,哪怕“晕车”“呕吐”一地也得按时“下车”;家庭教育,重在“身教”,父母不说或不会说“大道理”也不要紧,只要“做”了,就是“示范”,孩子就会跟着模仿,就会跟着“学好”,并且家庭永远是子女航行“爱的港湾”,任何时候子女受伤受累了都能在港湾得到疗养和调整。“北大”的高材生刘媛媛,母亲不识字,形象也不雅,但她以“勤劳善良”的“身教”影响着孩子,收获的是“无声胜有声”的家庭教育的累累硕果。
再次,教学时间上。学校教育,学生在校只有“45分钟”,老师与学生之间就是“台上讲台下听”的工作学习关系:“放学”了.“星期”了.“放假”了,学生背着书包就回家;家庭教育,孩子饭间被父母拥怀,寝睡被父母掖被,绊倒被父母扶起,寒暑易节,一日三餐,“低头不见抬头见”,互通共享,融为一体。如爱鸟养鸟之人感受的:“鸟都是自己用心用手把着长大的”。
孩子“生在家庭”,“长在家庭”,父母是天然的“原始老师”,原生态健康和谐的家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试想,一个孩子每天放学到家就见父母聚众打麻将的家庭,父母也很“望子成龙”,但“烟熏火燎粗言脏语”中一边甩牌如飞:“发财”,一边催促孩子:“快做作业去!”,可以想象孩子“心服”吗?“听”吗?一个“书香门第”,“谈笑有鸿儒”的家庭,父母“爱看爱写”的,“杆正影不斜”,日后孩子离“书”就是“远”又能“远”哪去?
所以,真想让孩子成人成才的家长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校教”上是错误的,还应该努力在“家教”上下工夫。家庭健康,父母“正干”不“图懒省事”,然后配合“校教”,这样才不愁孩子沿着健康和谐的道路“又红又专”地成长! (曹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