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报道,在广西和四川发生了两起大人逗孩子喝酒而酿成的悲剧。
其中一位两岁多的男孩,因被二伯哄逗着喝了一些自酿的米酒,结果因酒精中毒而导致脑损伤。
另一个两岁多的男孩则因与父亲参加朋友聚会,父亲喝多睡着,玩耍的儿子拿起父亲没喝完白酒杯,向三位叔叔分别敬酒,结果在大人鼓励下,二两白酒下肚后昏睡,因抢救不及时死亡。
事件发生后,有的人认为是法律监管的问题,也有人认为是“中国式逗小孩”陋习导致的。
你曾这样逗过小孩吗?
有媒体曾做过一个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受访者选出了最常见的“逗小孩”的做法。
其中,“妈妈不要你了”占到38.14%;
“不熟悉的人亲小孩或者摸小孩的脸”,比例为16.1%;
“问小孩‘爱爸爸还是爱妈妈’”,比例为14.83%。
再比如,把孩子举起来抛,让妈妈再给你生个弟弟或妹妹,甚至是弹小孩子“小鸡鸡”,逗小孩喝酒,和男孩或女孩结婚等都占到一定比例。
“嗨宝宝育儿”(hiangel_cn)相信,很多成年人小时候都有过被逗的经历,自己的孩子也曾被逗过,有时虽想阻止,但碍于面子只能作罢,甚至当对方说出“不识逗”时会很尴尬。
孩子为什么会当“真”?
处于3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他们的思维是自我为中心,他们会认为别人都知道自己知道的事,也很难理解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比如,给一个孩子看一个糖果盒子,但打开后发现里面是蜡笔;如果问他其他儿童会认为糖果盒子装的是什么,他们会回答是蜡笔。
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其他儿童和他最初看到糖果盒子的反应是一样的。
也正因如此,儿童无法理解大人是与他们开玩笑,他们会真的当真。
面对“当真”的孩子怎么办?
“嗨宝宝育儿”(hiangel_cn)认为,虽然大多数成人逗孩子并不一定带来生命危险,但父母应可能降低这类欺骗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显然,与逗孩子的人讲明通常很难做到,但至少父母应该在过后及时向孩子讲明,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对错,而是了解他们认识对错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