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一件易事,父母的“狠心”有时候是一种好的教育,是不是

作者:娱乐心阁 09-05阅读:3292次

有的则说男孩儿的母亲做的对,在原则面前,家长要做的就是坚守,这样孩子才能遵守原则,才能真正养成好的习惯。

对于男孩儿妈妈的做法,我也持保留态度,真的有必要在这样的事情上如此较真儿吗?

为此,我特意咨询了我的一位教师朋友。

没想到朋友说,好的教育,父母多少都有点“狠心”。因为只有在某些事情上真的狠下心来,才是真的爱孩子,才是真的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朋友和我分享了发生在她和女儿萱萱身上的一件事情。

萱萱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

老两口对孩子的溺爱让萱萱的脾气越来越大,稍有不顺心,就嚎啕大哭,甚至在地上打滚,直到大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后,才会停止哭闹。

到了萱萱上小学的年纪,朋友把孩子接到了身边,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萱萱经常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不是把同学的橡皮扔到地上故意弄脏,就是用铅笔把同学的笔记本划花。

朋友感到很苦恼,每次出现问题,自己都会苦口婆心地教育萱萱,而萱萱呢,通常都是一言不发,朋友说得多了,萱萱就会委屈地哭泣。

这下,朋友便不忍心继续说下去了,而是反过头来安慰哭泣的萱萱,好像在学校发生的问题也一下子不重要了。

然后,没过几天,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处理方式,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朋友很痛苦,她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萱萱的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她的问题就会愈演愈烈。

为此,她特意梳理了自己处理萱萱的问题的模式,她意识到,萱萱把自己从小到大形成的模式用在了学校里。

但是自己往常使用的“招数”在同龄人面前并不见效,既然这些“招数”都没用,那“破坏”也许就是她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而自己虽然很明确地告诉了孩子她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一来并没有提供解决方法,二来,也是最关键的,每次萱萱采取眼泪攻势时,自己就败下阵来,看上去自己每次都对萱萱进行了教育,实际上却是次次不了了之。

于是,萱萱从不认为自己真的犯了错,她可以在学校继续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可以在家里永远获得母亲的原谅。

所有的问题搞清楚之后,朋友下定决心,绝对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同时,必须让萱萱意识到自己确实犯了错。

没过多久,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这一次,朋友带着萱萱进了卧室,开始讲道理。

和往常一样,没一会儿,萱萱就留下了眼泪,她一边抽泣,一边露出了委屈的表情,朋友给了萱萱一个拥抱,只是拥抱过后,聊天并未结束。

你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把别人的橡皮扔到地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