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入睡前,和孩子一起读读绘本,大概是妈妈们劳作一天后最幸福的时光。不过,如果你只是自己单口相声,是不是也挺累的。
以下这些读绘本时遇到的问题也许你也碰到过,看看果果妈是怎么回答的,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哦~
读书过程中要不要拓展、讨论?
亲子阅读中,应该指读吗?还是只照着文字读。可以根据画面进行细节描绘,做些拓展或小孩有疑问,临时停下来一起探讨呢?还是等整本书读完再一起探讨。
我一开始跟孩子读书时没有指读。原因之一是,绘本多为引进,有时候翻译的文字读起来有些扭别,我就自己发挥。忘了是孩子到了几岁,他会主动问我″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我就会告诉他。后来,就没办法瞎编了,他会质疑我:″书上没写 … 啊″。
另一个自己发挥的原因是,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我会观察孩子的视线,停留在哪里久一点,我就多描绘那个地方,跟他聊聊。有时候也会故意在一个页面多待一会儿,说″我看到 …,它在做 … ″,孩子可能抢着说″我看到 …″,都说说自己看到的东西。
如果孩子有疑问,我会随时停下来探讨,不太追求″先把这个故事看完″。虽然有时候,孩子的疑问在后面就有答案,也可以先一起猜一猜,往下读的时候看到答案就有惊喜了。
读完后,怎么展开讨论?
读完书后该怎么跟孩子展开讨论?有没有一些小技巧?一本绘本读完以后孩子自己没提出问题可以对孩子提问吗?
我觉得读绘本并不需要等到读完再讨论,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一边读一边聊。
另外,我介绍过 对话式阅读 Dialogic Reading,这个更像是″精读″,目标是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中提到的方法不一定每次全都要用上,灵活处理就好,我觉得核心是帮助孩子把新看到的东西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关联起来。
实际上我们自己读书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书都会一遍又一遍地读、去理解书里的内容。相当一部分书是泛读的,读完之后如果有人问你″书里讲了些什么″,恐怕你也一时难以组织语言回答。
记得有群友说过,别问孩子″为什么″,这种问题很难回答。还有″你觉得这本书在讲什么″这样的问题,也是比较泛,难回答。问具体的问题,最开始可能是″选择题″然后是″填空题″,最后可以开放地讨论。
如何引导孩子自主阅读?
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是自然而然发生好呢,还是应该有所规划?自主阅读是指已认识绘本里字,还是孩子自己看插画阅读? 有必要学习认字这个过程吗?
我理解的自主阅读,是孩子认识书里的字,可能并不全部认识,但可以通过读字和图独立读书。
认字过程挺复杂,相当于识别一套印在书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能表示平时的口语。孩子不到一岁就能听懂″牛奶″这个词,明白其读音的意思是指那种香甜、好喝、白色的东西。一岁多就会说这个词要求喝奶。但要明白″牛奶″这样有横有竖的方块字,大概要到三四岁左右。
阅读本质上是理解″写下来的话″。真正的阅读,通常是从正式入学开始学习,大约五六岁。在这之前,孩子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了″书″这种形式,一页一页地可以翻,书上有字有画,字跟平时说的话是对应的,书上有故事,有知识。
文字符号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并不是大自然中已有的东西。要想认识一套文字符号,需要后天的学习。汉字的学习难度应该在所有的语言中算到最难的那 20% 了。孩子熟练掌握,需要花的时间更久一些。
我家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孩子平时认识一些字,在他对字感兴趣,指着字让我念的时候,我都会念给他听,不管是在街上招牌,井盖,还是书。在他五岁左右,完整地自己读了一遍《走开,绿色大怪物》——这本书字非常少,而且是重复的节奏,很简单。但他读完很有成就感,后来,我们一起看绘本时,他会试着自己念,不认识的字让我补充。有时候我们齐声念,挺好玩。
在这以后,我准备了一些″桥梁书″,其实就是每本书的字数比绘本稍微多点儿,一万多字的样子。有《晴天有时下猪》系列,《黄色阅读》系列,《启发童话小巴士》系列,《佐罗力》系列和《老鼠记者》系列等,还有《小牛顿科学馆》和《小小牛顿幼儿馆》。第一套《晴天有时下猪》系列刚开始读时,还需要我来念,但桥梁书念起来好累,我经常读到一半不愿意读,他只好自己接着生啃完。大概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那个暑假,除了《晴天有时下猪》,也可以自己看《黄色阅读》。后来我就大胆地买买买,提前准备超出他当时阅读能力一点点的书,供他选择。二年级之前的暑假,读了一些罗尔德达尔的书,算是正式地自主探索文字世界了。
总结下来,我觉得下面这些事,推动了他学会自主阅读:
1.识字,除了亲子阅读时识字,日常生活中认字机会更多,井盖上的水、电、污都指着认,孩子感兴趣就念。
2.提供适当的书,文字量适当,不至于把孩子吓着觉得肯定不会读,但要比他能轻松读的高一点点难度;内容适当,孩子喜欢。
3.犯懒,孩子就不得不自己读了,哈哈。
通过阅读,可以让孩子无限制地与古今中外的智慧碰撞,非常″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