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汤下火?淘米水治鹅口疮?这些民间偏方每一种都可能要娃的命

作者:十月呵护 08-24阅读:4622次

中国式养娃有“三宝”:老人言,朋友圈,民间偏方来一遍,skr~~~



让我们这些医生最头疼的,还要属第三种——民间偏方


在不少麻麻眼中,这近乎是一种信仰!威信力可比医生的叮嘱强多了!


只要有人在育儿群里分享,甭管人家用没用过,先赶快给自家宝宝试一试。



即使是小白鼠,我们医生都不敢这般随便给试药啊!家长们,你们确定不是心太大?!


当本菌屡次在儿科急诊室,看到那些被千奇百怪的偏方弄伤了身体的孩子们,有灼伤的,中毒的,还有发展成脑膜炎、无力挽回的......


你们知道当时菌菌的心有多痛么?


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本菌真心坐不住了,今天我就来和你们好好聊聊,这些伤娃于无形的“民间偏方”到底有多恐怖!


偏方一


无花果叶煮水泡脚,治腹泻


民间传言:用无花果叶子煮沸水泡脚,对宝宝腹泻有奇效!


一位青岛妈妈信了,然后给自己5个月的女儿用了......



用完后过了两天,宝宝脚部的皮肤出现了大面积的溃烂。


最后医生确诊是无花果叶引起的化学性灼伤,也叫「植物-日光性皮炎」。


这个名字你们可能比较陌生,我们生活中很多植物属于光敏性植物,无花果就是其中之一。



当我们吃了大量光敏性植物,或者皮肤接触了大量光敏性植物的汁液后,如果继续承受强光照射(如晒太阳),皮肤上吸收或者吸附的光敏性植物便会和日光发生反应。



这样便会引起裸露部分皮肤红肿、起泡,继而发生日光性皮炎。


宝宝皮肤原本就稚嫩,在不避光,不防晒的前提下,一定要尽量避免食用大量光敏性蔬菜和水果,或者皮肤上沾染它们的汁液。


宝宝有腹泻,还是去正规医院看医生吧,别折腾宝宝了,真心伤不起!


偏方二

吃活蝌蚪,能“下火”


有偏方称:上了火,喝活蝌蚪能好,活蝌蚪能强身健体!

据说这在《本草纲目》有记载,吃活蝌蚪能解毒治疮。


这给不少家长打足了底气,坚信不疑的给宝宝服用。就这样,在宝宝如此小的年龄,便感受了一把“生吞蝌蚪”的绝妙体验。



不知道你们看了后是什么心情,菌菌我看得是心惊肉跳。


你们不知道,这样生吃活蝌蚪,不但不会“下火”,还有可能感染一种名为“裂头蚴”的寄生虫!


当宝宝吃进活蝌蚪后,蝌蚪体内的寄生虫会穿破腹壁,通过血液游走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甚至可能进入大脑。


一旦宝宝感染了裂头蚴,便会移行至全身软组织内,使得局部出现炎症、红肿热痛。


还会在身体上出现如鸽蛋大小的移动肿块,在经手术切除的小肿块中便能找到裂头蚴虫体。



除了生吃蝌蚪,生吃青蛙、蛇都有可能感染裂头蚴。


菌菌可不是耸人听闻,感染寄生虫真离我们生活不远。


据新闻报道,2010年一位河南商丘的农民为了治皮肤病,听信了偏方,生吞了两碗活蝌蚪,结果没多久皮肤情况恶化,去诊断才发现自己感染了寄生虫——裂头蚴。



听菌菌的话,别让悲剧重演,让小蝌蚪就去找妈妈吧,人家真没这治病的本事儿!

偏方三


淘米水治鹅口疮


不少家长认为,宝宝得了鹅口疮,用淘米水给宝宝擦洗口腔,会有“清热退火”的作用。



额,你们真的太小看鹅口疮了,这样能治好,还要我们医生干嘛?


宝宝因为口腔清洁不当等原因,口腔内壁会感染白色念珠菌,使得宝宝舌面或口腔里出现乳白色的絮状物或奶白块的东西,被称为鹅口疮。



注意,折磨宝宝口腔的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它们可是更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繁殖的。


淘米水并不干净,在宝宝口腔发酵后,便会变成弱酸性,这无疑让白色念珠菌如鱼得水,会更猖狂的繁殖。


家长们就这样因为轻信偏方,一不小心变成了宝宝的猪队友。


宝宝患上了鹅口疮,最好的法子就是及时去看医生,以防延误病情。


偏方四


小宝宝有眼屎,可用米汤降火


在偏方里,米汤真是“万能神药”,什么都能治。


可是,这对宝宝们来说,真心无福消受,治不好,相反还可能遭遇生命危险!


菌菌给大家讲一个真实而又悲伤的故事:


某天,医院接到了一个才28天大就患上严重低钠血症的新生宝宝。

了解后才知道,这位厦门的新手爸爸看到小宝宝有眼屎,听信偏方“宝宝有眼屎需要喝米汤降火”,然后硬生生让小宝宝喝了一周的米汤泡奶粉。

之后,看着宝宝不对劲才紧急送来急救,最后宝宝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

这是因为过度稀释的奶粉,导致氯化钠摄入不足而水分摄入正常,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严重的脑水肿,出现重度低钠血症。


宝宝会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威胁生命!


我不止一次在文中辟谣过,小宝宝有眼屎很正常,眼屎也只是眼中分泌物而已。


小宝宝眼屎多,更多时候是因为鼻泪管阻塞,也就是眼睛和鼻子之间的管不通造成的。



当然,宝宝也有可能是睫毛内翻或者结膜炎,使得眼屎泛滥。


当宝宝眼屎泛滥时,先别急着找偏方,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先确认一下宝宝眼屎多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就好。


别宝宝稍微有点问题就说是“上火”,它们之间没有一分钱关系。

宝宝生病后,家长要想避免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一定要记着菌菌的这三句顺口溜:


宝宝生病先别慌,弄清病因是关键。

朋友圈、老偏方,上火、解毒全扯淡。

上医院,听医嘱,科学就医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