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宝宝的视力好,这些知识父母要熟知,做好有效的预防才是关键

作者:儿科医生鲍秀兰 10-12阅读:1066次

世界爱眼日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属于世界性的。提起视力问题,最为家长熟知的无外乎近视、远视、弱视、散光等。视力问题并非到青少年才引起重视,很多问题只有早发现才能避免后期恶化。


宝宝视力发育过程

  • 新生儿期:宝宝看东西的能力必须将物体放在距宝宝眼睛20cm左右的距离,一直持续到3~4个月;

  • 4~7个月:4个月后宝宝的眼睛才有调节视焦距的能力,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宝宝可以注视很远的东西或者向窗外看。4个月时,宝宝的视力范围增加几米以上,还会继续增加,直至7个月,视力会基本接近成熟;

  • 1~2岁:宝宝的视力在快速发育;

  • 3~5岁:宝宝正常的视力可以达到成人水平;

  • 10岁:视觉系统将完全发育成熟,这个时候很多早期发病的视力问题就可能不太容易纠正了。这也是为什么要建议宝宝的眼睛疾病要早诊断早治疗。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在以下4个阶段接受眼部筛查

  • 新生儿期:儿科医生应该在新生儿出院之前为他们检查是否存在眼部缺陷、白内障或者先天性青光眼(目前国内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进行听力以及视力筛查);

  • 6月龄:检查眼球运动的一致性(是否头眼协调),以及所有可能存在的疾病;

  • 3~5岁:这个阶段建议每年都应该由儿科医生进行视力检查;

  • 6岁或者更大的时候:6岁以后隔年检查一次视力。

宝宝出现什么现象妈妈需要警惕呢?

宝宝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妈妈就需要找儿科医生进行咨询:

  • 为了看清楚用力眯眼睛;

  • 完成作业或者阅读后,抱怨头痛、眼睛疲劳干涩或视物模糊;

  • 看不清近处的东西;

  • 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 经常要歪着头看东西;

  • 不断流泪;

  • 经常持续性揉眼睛;

  • 看东西重影;

  • 眼睛发痒、有烧灼感;

  • 看彩色的东西有问题;

常见的几种视力问题

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横径过长,无法聚焦成像导致无法清晰看到远处的物体。美国儿科学会以及美国眼科学会均认为,戴眼镜也不会使视力降低。近视带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特别是早产儿更容易受到影响。

远视:这种疾病是由于眼球过短而不能正确聚焦成像而导致。大多数宝宝的远视是天生的,随着宝宝日益长大,远视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

弱视:当宝宝一侧眼睛看不清楚东西时,会使用另一只眼睛看,不适的眼睛就会放松下来不再视物,这只不适的眼睛就被称为“懒惰的眼睛”。因为“懒惰”,这只眼睛的视力就会越来越弱。这个问题需要在3岁以前检查出来,才能及时治疗,并在6岁的时候重新建立正常的视力。如果发现比较晚(7~9岁后),不适的眼睛有可能永久失去视物的能力。


电子产品有哪些危害?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父母和儿童看护人员禁止两岁及其以下的宝宝看电视。

  • 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虽不会造成永久性的眼睛损伤,但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疲劳,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休息来缓解;

  • 大量研究表明,经常看电视和肥胖现象联系紧密;

  • 过多过早接触不适宜宝宝年龄的东西;

电子产品不仅对宝宝的视力有影响,还可能危害到宝宝的各项发展,所以家长们在宝宝看电子产品的问题上要慎之又慎,当然也要以身作则,给宝宝做个好榜样!

如何预防视力问题?

  • 定期带宝宝做视力筛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产儿尤其要重视眼睛的筛查,按医生要求的时间去做;

  • 用眼适度,注意休息;

  • 世界很美,多带宝宝出去走走。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每周在户外度过的宝宝每增加一小时,他们近视的风险就会下降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