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线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对策

作者:陕派教育 02-20阅读:4314次

校长在线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对策

马静芳

幼儿教育作为孩子进入小学的前期教育,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杜绝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身体发展教育。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有的幼儿园为追慕时尚、迎合家长、提高效益,忽略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需要,盲目增添学习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不但如此,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

校长在线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对策

二是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探究。幼儿教育本应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这种填鸭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好奇、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另外,幼儿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

三是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从幼儿教育评价的内容来看,多数幼儿教育的教学标准以对“知识性问题”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教师不关心幼儿如何学习,不了解幼儿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清楚幼儿发现探索时的乐趣、遇到困难时的迷茫、尝试活动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

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社会变迁加剧的基础和动力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急剧加深,而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知识化根本上又是依赖于教育发展的。在社会流动上升的空间日益缩小,优势人群与弱势人群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现实情况下,人们认为只有受到好的教育才能在社会变革立于不败之地,把教育视为走向成功的通道,教育就被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这种对教育的期望便延伸到幼儿园。

二是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主要标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刺激着重压下的家长们的神经。有专家调查显示:有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在此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普遍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渴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孩子们不得不学习那些远离他们生活但“将来有用”的知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

校长在线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对策

三是幼小衔接机制的缺乏。尽管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小学入学不许考试,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稀少,仍有部分小学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源而进行了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并按考试成绩分班。在此入学压力下,幼儿园不得不配合小学的要求,为让孩子们上小学而提前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

四是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私立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获利而丧失了教育立场,只是一味迎合家长的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小学课程。与此同时,我国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

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是有效地加强和培养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幼儿教师是幼儿直接面对的对象,其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的方向,因此,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在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中,必须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幼儿教师能够科学地进行教育活动,多给孩子传授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同时培训教师从科学角度来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主动在教学中多进行游戏互动,让游戏和教学相辅相成,让课程真正适合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教师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幼儿教育机构要多给幼儿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接触到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师资队伍水平提升了,幼儿教育水平才能大幅度提升,才能有效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问题。

二是要更新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是推动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重要推手,必须首先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转变家长的思想方式,使其转变思维,杜绝追求神童的倾向。中国的家长大都是望子成龙,渴望孩子越早掌握理论知识越好,其实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比如,在很多中国家庭,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认识很多的汉字、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等。而家长也为孩子有了这方面的能力而感到自豪,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四五岁的孩子连自己吃饭都完成不了,还是父母去喂,也不懂得去做一些基本的家务。更大的问题是父母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总觉得这些我们可以替孩子做,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这恰恰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理念。要想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必须改变家长这种错误的理念,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自身兴趣,在幼儿教育中远远重于这些知识的传授。

校长在线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对策

三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幼儿教育中必须遵循孩子自身的特殊性,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进行针对性教育,做好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等于不考虑幼小衔接问题,比如多参与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生存技巧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奠定心理与行为基础。

四是提升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监督水平。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长期以来,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投入和管理缺位直接导致了幼儿园错误的办学倾向。在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工作中,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出台关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文件,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和班额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违反规定的任何形式的考试予以处罚,保证幼儿在园游戏与活动的时间,坚决禁止幼儿园强迫幼儿参加兴趣班。同时,政府要增加投入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进而使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的努力从外部强制行为变为教师有意识的自觉抵制行为,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作者系彬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

文章刊发于《陕西教育》综合版2018年第12期

编辑:祥子

《陕西教育》(综合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

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