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给孩子挖耳朵?这是瘾,得治!

作者:妈宝帮帮帮 05-06阅读:1182次

科学育儿、专家访谈、绘本介绍、好物分享、剁手指南,记者妈妈Jo妈帮你一网打尽,全天下妈妈的好朋友,就是这了!

你是怎样给孩子清耳屎的?

这个问题最近在网上挺火。问了周围一圈的妈妈,有说经常拿小棉签、小镊子清的,有说从来不敢清的,还有少数人曾经去医院清理的,大多数妈妈都表示:看着孩子有耳屎,怎么都不舒服,随时都想抠。

看了网上一些评论,有的几岁的孩子从来没清过,结果去医院好不容易挖出了1cm长的硬块,听着浑身就不舒服……

其实妈妈们也是孩子的“铲屎官”,耳屎、鼻屎、便便,这“三屎”整天让我们坐立难安,你也是“挖耳朵强迫症十级患者”吗?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今天我们就来为小耳屎伸冤。

耳屎对不起你是保护耳朵的小卫士

人的耳朵里有一段软骨叫做耵聍腺,它在耳朵眼附近的位置,分泌一些淡黄色、蜡样的碎屑,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耳屎和耳朵皮肤腺分泌的油脂混合,有时也会附着在耳道表面。

这些分泌物对耳朵来说大有用处,他们能够:

吸附灰尘和其他颗粒,清洁耳道;

缓冲较强声波,保护耳膜;

不那么美味,赶走小飞虫;

缠住外来的水,防止脏水深入引发感染等。

当耳屎越来越多,就会慢慢涌出耳道,自然脱落。

耳屎需要清理但别让它会越清越多

孩子的耳屎比成人要多,但是小的耳屎多会随着孩子的运动而自行排出,不需要经常清理。

像很多妈妈那样仅用棉签或者小拇指,过于频繁,过于深度的清洁,常常会刺激到耵聍腺,使孩子的耳屎越分泌越多,还容易把耳屎弄得更深入耳道,甚至引发耳道感染。

但有时候,耳屎太大且堆积的速度比身体自动驱逐它要快,以致于内耳道里耳屎愈来愈多,有时在里面晃动、发痒,会让孩子很不舒服,耳屎太多了还会影响听力,尤其是在中耳引起感染的时候,还会让孩子感到疼痛。

那!什么时候需要清耳屎?

对于不会表达的小婴儿来说真的很难判断,妈妈们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举动,如果出现抓挠耳朵,或者用自己的小手指抠耳朵时,就要清理了。观察耳屎的颜色也可以作为判断依据,如果有大块的耳屎,在耳外凭肉眼就能看到,那种想抠而抠不得的心情你一定也懂……健康的耳屎颜色是奶白色的、淡黄色的、清透的,而褐色的耳屎就要重视了,它通常是由耳部感染引起的,最好求助医生。

可经常清理外耳,不要用棉签深入耳道清理。

洗澡后如果孩子耳道口附近潮湿,可用棉签轻轻将外围擦拭干净。

如果孩子耳内耳屎过多,或者比较顽固,和睦家医院的张亚停医生建议使用可以软化耳屎的滴耳液,帮助耳屎自动掉出来。

这组美国的婴幼儿科普漫画告诉你应该怎样清理耳屎。

1、去医院耳鼻喉科请医生清理,通常医生会先检查再用专用药水软化耳屎,再用专业工具清理。可以定期让医生清理一次。(但素,在中国,清个耳屎还要去医院是不是太矫情了?排队挂号等得不要不要的。)

2、可以在家自配软化药水,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医用消毒作用)和水以1:1的比例混合,然后准备清理孩子的耳朵。会海淘的妈妈可以淘Debrox这种软化耳屎的药水,是非处方药。

3、让孩子向一侧躺下,如果是小宝宝,可以喂奶,或者跟他说话唱歌,也可以找个人来帮你把住宝宝。

4、用小滴管滴大约10滴清理液进耳朵,会让孩子很不舒服,大哭大叫这都是正常的,你的动作最好快点。

5、让液体在耳朵里停留1-2分钟,让孩子坐直,你会看到软化了的耳屎随液体流出耳朵,再在外耳清理掉就好。(如果孩子还能承受的话,就同样的顺序清理另一侧,不行的话就改天再清理另一侧。)

当然,这种清理方法只是一种指导,你觉得无法操作的话还是让医生清理,让医生指导你进行家庭清理。但是,经常用手指、棉签或镊子给宝宝抠耳朵这种瘾,一定得戒呀。

妈宝帮帮帮精彩文章列表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字,查看精彩文章

【快乐孕期】

  • 回复“月子”,查看《50条现代辣妈要知道的月子经》

  • 回复“产检”,查看《从怀孕到卸货,不可错过的13次产检》

  • 回复“剖腹产”,查看《一张剖腹产照片正在全球疯传》《符合这15条才能剖腹产》

  • 回复“顺产”,查看《是顺还是剖?别纠结了》《怎样才能顺产?跟着做,你也行》《我生娃时知道这6种顺产运动就好了》

【科学养育】

  • 回复“辅食”,查看《一张表看懂辅食添加顺序》《千位妈妈错误示范,吃辅食的11大误区》《5个偷懒招式轻松做辅食》

  • 回复“吃饭”,查看《它是全世界最好的餐具,许多家长却拒绝用它》《宝宝14个月自己吃饭,突破了爷爷奶奶的阻力就是胜利》《吃饭坐不住、磨蹭,你敢收走宝宝的餐盘吗?》《每个不爱吃饭的孩子,都有个不懂他的妈》

  • 回复“母乳”,查看《母乳喂养的20大误区》《5步摆脱夜奶困扰》《奶量不够多是喂奶姿势错误》《哺乳期妈妈这样吃奶量大提升》

【睡眠攻略】

宝宝穿衣

  • 回复“穿衣”,查看《妈妈,我不要大一码的人生!》《山寨毛毛虫、Mikihouse,你省下的钱会变成孩子的痛》《你给孩子吃最好的,但穿最好的了吗?!》《那些让我又爱又恨的学步鞋》

育儿陋习

  • 回复“陋习”,查看《这14个育儿流言,每年有千万妈妈中招》《宝宝头发差,剃剃就好了?就这样被骗了很多年!》《这些带孩子的“陋习”,你中招了吗》

正面管教

  • 回复“管教”,查看《我在管孩子,求您别插嘴!》《孩子哭时,别再用这句话伤他了》《有个字让孩子很受伤,你每9分钟就说一次》《9个警报告诉你,孩子要被宠坏了!》《你每天对孩子说多少“废话”?这张表告诉你!》《一两岁孩子的这6个小毛病,坚决不能惯!》

敏感期

  • 回复“敏感期”,查看《宝宝的31个敏感期,错过你会后悔的!》《从金句女王甜馨看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吃手、咬人怎么破?聊聊口腔敏感期》《0-3岁,这样度过视觉敏感期》

专注力

  • 回复“专注力”,查看《毁掉宝宝的专注力只需一件事,也许你正这样做》《拯救孩子的专注力,这些方法最有效》

经典绘本

  • 回复“绘本”,查看《不做家务的男人都是猪,不懂感恩的猪!》《把婚姻讲得这么透彻的竟是一本儿童绘本》《每个妈妈都应该读一次的绘本——《我妈妈》,泪奔~》《孩子,你必须好好爱姥姥!》《每个宝宝都应该从这开始认识爸爸——《我爸爸》》《这本儿童绘本火了,把母爱和婚姻讲得好透!》

家庭关系

  • 回复“家庭”,查看《中国女人四大不幸: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幸福的夫妻,多少都有点六亲不认》《哪有那么多婆媳矛盾,有一个人立场很重要!》《爷爷奶奶谢谢你们,不过孩子我说了算》

如想加入二手母婴群,请加微信mabaobang001申请入群。

关注【妈宝帮帮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