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做家事,是训练孩子自律的好方法。孩子从小开始接触家事对未来有正面影响。借由做家事,父母可引导孩子学习自律和责任感。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也比较容易主动做家事。
把无聊的事变有趣,较能激发想做的动机;相同思考模式放到“做家事、教自律”这件事也行得通。关键是,有动机之后,如何让孩子对家事有责任感、进而规范自己把家事完成,养成自律习惯?归纳出以下三种方法,引导孩子做家事学自律。
方法1. 从小参与,及早与生活结合
国外研究普遍认为,让孩子主动做家事的诀窍在于利用幼儿的天赋,也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将好奇心与做家事联结一起。而且1~3岁是关键期。
从孩子吃辅食和抓餐具开始,就让他们接触家事。也就是延伸孩子自发性的动机,和家事结合。
孩子天生爱玩水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手泡在水盆里,一边玩水一边感觉菜叶。浇花的时候,也让孩子跟着在一旁浇水、抓虫、摘菜叶。男孩子对电器特别感兴趣,不妨带着孩子操作吸尘器、玩扫地机器人、洗衣机、烘干机。一边操作、一边说明每个按键的功能、按了之后机器会如何……。
至于有些父母担心,孩子那么小真的会做家事吗?孩子的发展到位、有能力完成,就可以把简单家事交给他。一般来说,2~3岁就可以开始训练。父母越早让孩子开始接触家事,越容易养成孩子对家事的责任感。
方法2. 主导权交给孩子,养成责任感
如果每一件家事都是由父母决定之后再交给孩子执行,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比较没有动力要求自己完成。如果孩子可以选择想做的家事,比较能遵守规则并负责,也较能在不想做的时候督促自己完成。
让孩子从计划、组织、领导、控管到完成目标,将主导权交给孩子,而不是听父母发号施令。通过主导到完成一件家事的过程,让孩子深刻体会并发掘家事的乐趣。
比如我们家,老大9岁、老二7岁,孩子时常有机会为全家人下厨,并没有因为年纪小就拒绝孩子们下厨的要求。通常周末,我和孩子一起到菜市场买菜,我跟在孩子身后,两个孩子负责采购。姐弟俩一路上互相讨论晚餐煮什么菜、如何调味、需要什么配料……。回家之后,继续备菜、处理食材、烹调、上桌。直到饭后清理餐桌完毕,才算结束。
整个过程中,顶多在一旁给予建议,除了危及安全等特殊情况,否则不插手。孩子操作久了就会知道,水滚了要放入食材、肉煎太久口感不好……。孩子在家事中的训练,就会无形中养成自我控管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父母基于各种考虑,不放心让孩子全部自己来。将主导权交给孩子之后,父母如果仍然在一旁不断叨念、成为孩子的干扰源,这还是他律。要给孩子空间,从经验中修正自己的错误,孩子才能慢慢学会自律。
方法3. 每天进行,养成习惯
即使是小孩,也可以找到每天都能进行的家事,进而养成习惯。但是孩子总有倦怠的时候,怎么办?将家事和孩子的兴趣结合、并融入生活,家事就变成过程中一个顺手的动作而已。
例如浇花这件事。我带孩子一起到花市买土、菜苗、种子,回家之后大家一起种蔬菜和水果。等到开花结果时,和孩子一起现摘现吃。
我家的小菜园、小果园不时吸引小鸟光临。小鸟会带来一些毛毛虫的卵、粪便,所以窗台经常看得到蟋蟀、昆虫、菜虫等。孩子每天在阳台上观察亲手打造的生态世界,浇花、摘枯叶、清理环境之类的杂事,对他们而言不是家事,反而是要把菜园照顾好的责任。
孩子从亲自参与的家事学到的自律能力,才能和生活结合。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已经很习惯自己想办法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