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孩子上幼儿园发愁?总理发话了,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作者:中国教育报 03-07阅读:815次



家有宝贝的爸妈们,这里有一颗“定心丸”等你来拿~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直抵人心。在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更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看,学前教育的问题不仅家长关心,总理也一直放在心上呢!

今天的两会伴读,中教君就和您聊聊让总理和家长们都挂在心上的“学前教育”。


编辑 |杜润楠王程玥(实习)程淑婕(实习)

栏目主持 |杜润楠


为孩子上幼儿园发愁的家长们,可以放宽心!


前些日子我和闺蜜一起喝下午茶,怀着二胎的她聊起她家的宝贝女儿,小姑娘马上就到去幼儿园的年龄了,给孩子选幼儿园可愁坏了全家人。大过年的全家人聚在一起进行了一场长达一个月的家庭论战,年都没过消停。


她家附近只有一所收费较低而且师资、硬件很好的公办幼儿园,但是学位非常紧张,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上不了。民办园倒是可以上,但是价格比较高。眼瞅着自己的女儿马上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很着急。“以后生了二胎,不知道情况什么样。”


其实,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是不少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立刻给闺蜜发了一条微信,告诉她,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别发愁了。

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让每个适龄的孩子“幼有所育”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更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到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这可以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两件事了。


有研究机构预测,2019年学前教育阶段将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适龄幼儿接近600万人,并逐年增加。预计到2021年,幼儿园缺口近11万所。


两会前夕,各民主党派纷纷公布了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党派提案,其中学前教育是最大的热点,内容涉及早教机构管理、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立法等多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的社会关注度。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幼有所育”,把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过去5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全社会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发展学前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二孩政策落地、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


自2011年起,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启动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地因地制宜编制实施行动计划,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办园,另一方面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满足老百姓对公益普惠学前教育的需求。


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在教育扶贫工程中专门提到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1472个区(县)农村适龄儿童入园,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就曾经表示,在公办幼儿园方面,还会进一步动员更多公办单位新建幼儿园,还要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另外就是要扶持民办幼儿园。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柳茹看来,学前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需要国家给予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柳茹表示,而事实上,各级政府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扶持民办园的发展,有些省市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普惠性民办园经费上的支持;同时,将民办园纳入政府监管、督导体系,大大提高了民办园质量提升的速度。但是,民办园的未来发展还是应该分出层次,以满足不同层面家长的需求,让不同类型的幼儿园都有出路。

加强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家长不再悬着心

如果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更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让家长们放心,那么报告中所提到的“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则会让孩子的父母们倍感安心。


由于学龄前儿童年纪小,很多事情表达不清,家长往往都是通过监控才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随着个别幼儿园虐童事件被媒体曝光,一些家长对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的情况表示“不放心”“没有安全感”。


事实上,我国很多地区也正在逐步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比如重庆市江北区严格民办幼儿园安全监管,建立了各部门分工合作、街镇和社会监督员参与的多级安全监管体系,将全区148所幼儿园全部纳入管理,严格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查,定期开展幼儿园督导评估、年检、等级评审,逐步形成了“四公示”的质检结果认定机制。江北区的幼儿园在“天眼”监控下,基本消除教育教学隐患,让幼儿在园所内快乐成长。

让家长放心,打造高素质幼师队伍更重要


要想让家长们安心,既需要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施全过程监管,更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幼师队伍。


“我特别期待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幼师职业院校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刘昌俊说。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专门提出,“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


“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照顾幼儿的生活,更要培育和教育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幼师既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又要有教育的智慧,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柳茹说。


而在现实中,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往往被看作带孩子的“保姆”,他们工作的专业性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同,幼儿园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缺乏职业的社会吸引力。“没有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师队伍,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说。


对此,刘焱今年专门提交了一份“尊重和认同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的提案。


加强这些保障,各地都在努力


这几年,我国各地迎难而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健全成本分担和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机制,涌现出不少可贵的探索。

“人大监督,政府考核,教育部门主推,相关部门配合,系统推进”,这个灵活的推进机制,使江苏省泰州市当地普惠性资源扩大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了,很多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硬骨头”被啃下来了。

在如何破解幼师匮乏这一共性问题上,贵州省各地探索出了农村幼师补充新路子。例如,铜仁市政府采取招聘志愿者方式,按照1∶20的比例为村级幼儿园配备专任教师,工资由政府支付。近6年来,贵州省新增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31650人,是2010年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的5倍。

听完这些,闺蜜告诉我,她不再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纠结、担心了,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家长,她感觉心里很踏实,她可以更坦然、安心地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幼儿园。


她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类似这种话听了很多年,现在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了,作为家长,心里就有底了。


今天的伴读时间就到这里,

聚焦民生,关注教育。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