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学前教育?专家:要下大力气解决幼儿教师待遇问题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03-08阅读:5249次

【案例】

2017年1月,北京市发布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多项增加普惠性学前资源供给的具体举措,包括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门办园规模,支持优质公办园办分园、分部;支持其他国有单位办园;通过给予扩班补助、租金补贴、生均定额补助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开办普惠性幼儿园,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对于无证园开展分类治理;采取举办社区办园点、社区学前教育服务中心等方式,发展多样化学前教育服务等。

【分析】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是发展学前教育的愿景和期许。

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各地以县为单位实施一期、二期行动计划,切实把学前教育纳入民生工程予以保障,资源快速扩大,投人大幅增加,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逐步提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50.9%提高到75%,社会普遍关注的“人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但总体上,普惠性资源依然不足,公办园少、民办园贵的问题在许多地区还比较突出,幼儿园运行保障和教师队伍等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总量将大幅增加,国家规划1亿左右人口进城落户,将带来资源结构性短缺,城市资源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将面临资源不足和普惠不够的双重压力。为此,各地在巩固一期、二期行动计划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编制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保持重视程度不减、投入力度不减、工作干劲不减,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幼儿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期盼。

为了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十三五”学前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任务主要有三项:

一是扩大普惠性资源,着力破解公办园少、民办园贵问题。按照公办民办并举的要求,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园在幼儿园总量中的占比,扭转公办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另一方面积极扶持民办园,不断提高普惠性民办园在民办园中的占比,通过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满足绝大多数幼儿都能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解决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条件保障问题。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与公益普惠要求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幼儿园教师编制补充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确保各类幼儿园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

三是提升保育教育质量,解决学前教育内涵发展问题。推进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教研指导,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政策】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探索建立以幼儿园和妇幼保健机构为依托,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的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模式。而在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对“十三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17年4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以进一步保障幼儿园的办园质量。相较以往,这次督导评估工作实现了幼儿园、附设幼儿班、幼教点的全覆盖,未取得办园许可的幼儿园也被纳入评估范围;评估周期上,3-5年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所有幼儿园(班、点)至少要接受一次督导评估;结果运用上,以评促改,不再单纯把评估工作作为判断幼儿园优劣、对幼儿园进行分类定级的手段。对于无证幼儿园,经整改后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许可证。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多种形式办园,有效推进解决入园难、人园贵问题。

【链接】数说学前教育

2016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4.0万所,比上年增加1.6万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幼儿班)4413.9万人,比上年增加149.0万人,增长3.5%。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数为223.2万人,比上年增加18.1万人,增长8.8%,生师比由上年的18.1:1下降至17.6:1,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由上年的73.8%提高到76.5%,增加2.7个百分点。

【专家点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虞永平:

增加资源供给仍是发展学前教育第一要务。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仍然处在打基础阶段,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仍需扩大有质量的普惠性教育资源的供给,这既是实现国家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目标的要求,也是降低现有幼儿园班额的要求,更是护航全面二孩政策的要求。

其次,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占GDP的0.16%,而OECD国家平均的早期保教经费占GDP的0.8%。

再其次,还要下大力气解决幼儿教师待遇问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教育质量,还影响到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广大青年学生的专业选择意愿。

最后,政府要全面履职,并协同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规划性的“入园难”正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有些校区人口超万却没有幼儿园,有些是六七个小区才有一个幼儿园,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入园难”和无证园难以避免。因此,政府依法监督办园,比对幼儿园进行事后监管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