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过后,娘家妈妈突然问起是不是该让两岁半的鸭鸭去上幼儿园了。
“她还不到三岁,我们没打算让鸭鸭现在去上幼儿园。”我淡淡地说。
“为什么?那个邱阿姨说巷口那家双语幼儿园还不错耶!她孙女都去那里读的。”
“每个人都有他们的考虑,我去问过附近很多家的幼儿园,但那家不是我觉得适合的学校。”
妈妈不放弃,继续游说:“是因为太贵吗?可是它又近又方便,而且还是双语的。”
我认真地说了:“我觉得幼儿园就是让她玩就好,学习实际操作、培养自主性才是我们的考虑;我已经看好一间了,不过它只收三岁以上的幼儿,明年再说吧。”
妈妈不以为然,“阿唷!怎么可以让小孩输在起跑点,当然是愈早学愈好啊!”
听到这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点”,瞬间听到脑袋里“啪!”的断裂声,好不容易才忍住。
多成功的一句广告词,完完全全洗脑了六七零年代的家长,彷佛让孩子起跑的慢了点就是不爱孩子,就是失格的父母。而我们,现在刚成为父母的这一世代,恰巧正是这句广告词下的产物。
还记得小时候,几乎所有想的到的才艺我都学过,珠算、心算、画画、书法、钢琴、游泳,甚至还有作文;从小至大,从安亲班到课后辅导然后是语英数理补习班,从无缺席。
无庸置疑,我从来没有输在起跑点上,而这一连串的学习必然所费不赀;可,我也没有赢在终点。
我甚么都学了,也甚么都没学成;甚么都会那么一点点,于是也只会那么一点点。
“可是如果太晚学,到时候孩子跟不上怎么办?她会有挫折感耶!”妈妈还是不死心。
对我而言,挫折感也是一种学习,学习面对挫折,学习处理挫折,如果处理不来真的要放弃,那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身为妈妈的我可以引导,可以陪伴,但绝对不是自以为是的先帮她排除。你怎么知道,或许,她根本也不会感到挫折。
一直到长大成人后,我才终于真真切切地了解:“学习是自己的”,当你真的想要学某一样东西时,绝对不需要任何人威胁利诱督促练习,即使偶有的惰性上身,始终也是短暂的。既然如此,逼迫又有何意义?赢在起跑点又能代表甚么?
念书当然是件重要的事,但成绩不是。
“那是因为你的孩子还没面临这种事,你才能这么洒脱地说这种话。”有人说了。
以世俗观点来看,我绝对是个奉公守法的乖学生,从小到大不敢迟到早退、不敢请假逃课,习没少补过,上课还不敢打瞌睡;可是,我从来不是班上第一名。
可那又如何?我不是女律师女医师女老师,所以我输了?人生的确是一场比赛,但绝对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赛,而是自己和自己的比赛,没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谁也不会知道是赢是输。
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同,每个人的终点线也不同,那,怎样才叫做赢?
就算比别人早跑了一步,又岂知不会在中途累了想歇息;就算歇了息被他人超越了,或许转个方向换个跑道前方还没有绊脚石呢。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样,根本实在也没有所谓的起跑点,否则打你出娘胎那刻就该开始起跑了。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点”,我是这句话影响下的产物,至于现在,我一点也不想让我的孩子走我的路。
输了就输了吧,只要是她们自己选择的路,即便汲汲营营没没无闻一辈子,也该是他们的课题;还是那一句,父母,可以引导可以陪伴,却不是帮他选择人生的路。
(小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