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出自律的孩子?

作者:rainbowfruit德国虹宝 05-18阅读:790次

有妈妈提问:“如何培养两岁孩子的自律?像看电视、吃零食、玩电子游戏这些要怎么教孩子控制自己,有节制地使用?”

悠悠就是个很自律的孩子,但是要问我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还真的一时半会答不上来。我想了好几天怎么写,最后发现“如何培养两岁孩子的自律”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和大家讲个悠悠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上星期悠悠回到家,脸上被抓出了两道很细的伤口,我问她伤是怎么来的,她说在幼儿园院子里玩的时候,她挖到了一条蚯蚓,Timo和Renee想拿她的蚯蚓玩,她不给,他们就抓了她的脸。(悠悠的描述是否完全真实我也不得而知,不过这不是重点)

“哦,那你是怎么反应的呢?” 我总是很好奇悠悠面对冲突时的反应。

“我哭了。” 听到这个答案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我知道悠悠是不打人的,我在德国也从来没有教过她打回去。

不过我还是很好奇,她为什么不打回去呢?她并不是那种胆小懦弱的孩子啊。

于是我试探性地问了问她:“那别人抓你的脸,你有没有把他们推开啊?”

“那他们也会哭的呀!” 悠悠说。

我当时立即想:“哇塞,我把女儿教育得这么好啊!这么有同理心!还知道推人的行为会伤害小朋友,会导致他们哭啊!” 我在心里给自己响起了掌声!

我又问:“那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悠悠说:“我去告诉了老师,老师要他们道了歉。并且还对Timo和Renee说,他们再打人,就不让他们在院子里玩了,得回教室去。”

我得意洋洋地把这事告诉了老公,想在他面前炫耀一番我情商教育的成功。

老公听了抑制不住好奇心,又继续追问悠悠:“那为什么你知道小朋友会哭,就不把他们推开了呢?

悠悠想了想,说:“因为我不想向他们道歉。

呃...听到这个答案我真是大跌眼镜!敢情她不是因为怕弄疼了别人,而是怕老师批评她,要求她道歉,所以她才不动手的啊!

我和老公当场笑哭。

但这也让我明白,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约束他们行为的力量主要来自外部,先有他律,然后才有自律

没有受过管教的孩子就像一匹桀骜不羁的野马,以自我为中心,放纵欲望,不知道边界在哪里。而父母的管教则是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边界在哪里,规则是什么。

从他律到自律,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孩子必须依靠父母、老师和社会日复一日的管教,才能将外界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建立自己的行为准则,最终形成自律。

两岁孩子的规则意识才刚开始萌芽,连他律的遵守都难,怎么可能自律?这期望恐怕太高了点。

从他律到自律是需要时间引导的。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偷懒,更不能指望一个规则说了一两次孩子就能遵守,就能形成自律。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自律?

1、给孩子建立规则

也就是先从他律开始做起。

从小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凡事都有规则可循,有界限,不放纵。外界的规则起初是他律,但只要父母坚持执行,逐渐就会转化为自律。

举例:如何控制吃甜食?

悠悠从小就不爱吃饭,饭量特别小,但她爱吃甜食。孩子的嗜甜天性我不想一味阻止,但问题是她每次吃完甜食就不吃饭了,我不希望她因吃甜食而影响了正餐。

因此,我和悠悠定下规则:甜食只能在饭后吃,把盛在碗里的饭菜都吃完,就可以吃甜食;否则就没有甜食吃。

一开始她是抗议的,经常还没等到吃饭就想吃甜食。我不断提醒她定下的规则,也会和她解释:“以前你在饭前吃了甜食就不吃饭了,那对你的身体不好,所以妈妈才定下这样的规则。我希望你先吃有营养的饭菜,保证你的健康成长,然后再吃甜食。

做好饭后,她吃几口就说饱了,但提出想吃冰淇淋。我只好重申:“碗里的饭菜吃完才有甜食吃哦,你不吃完也可以,那就没有冰淇淋了,也没有巧克力了。你自己决定。”

通常为了吃到甜食,她会坚持把饭菜吃完,吃完后还特有成就感地说一句:“我现在可以吃冰淇淋啦!”

看着她津津有味吃冰淇淋的样子,我趁机补一句:“你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完了,吃进去了很多营养,很棒哦,所以你现在可以尽情享受冰淇淋的美味啦!

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孩子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你做了A,所以你得到了B结果。描述B结果给孩子带来的美好体验,从而激励孩子再次做出A行为。

这个规则在我家执行得很顺利,我把悠悠对甜食的嗜好变成了她吃完饭的动力。

当然,她也有吃不下去的时候,她会主动说:“妈妈,我不想吃了,我等下也不需要巧克力或者冰淇淋。” 那我也没什么好强求的,也许孩子真的没胃口,不能要求孩子每餐都吃一样多嘛!

若是过会儿她又要吃甜食,我只好提醒她没有吃完饭,没有甜食吃。说到做到。

这个规则让悠悠渐渐形成了控制甜食摄入的习惯,从幼儿园回来看到桌上放的甜食,她都会先问我一句:“妈妈,我可以吃这个吗?”。因为知道我会说不,有时候她自己又会主动说:“等我吃完晚饭就可以吃了。

也正因为有约定的规则在,每次孩子想打破规则时,我只需要提醒一下她这个规则就够了,无需过多的讲道理(道理孩子其实听了很多遍了)。

孩子能明白我只是在执行说好的规则而已,不会觉得我是在针对她,故意不给她吃,不爱她。不断重申和执行的规则,孩子是会遵守的。

我们约定晚饭全部吃完后只能吃一种甜食,但她吃完一个冰淇淋后还想再吃巧克力,我提醒她甜食吃太多对身体不好,这时她自己主动提出:“那我吃个苹果,之后再吃巧克力,可以吗?” 我觉得她平衡得很好,欣然同意。

我制定“饭后才能吃甜食”的初衷不就是希望孩子能明白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吗?现在她自己提出用苹果来平衡巧克力,说明她已经具备了均衡饮食的概念,因此我也放宽规则一步,根据孩子的进步而不断调整。

我们制定规则,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遵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遵守。当孩子认同规则背后的原因,他们会更加愿意遵守,久而久之转化为自律。

2、大人自己要有自律

很多人说,为什么我和孩子定了规则就没用呢?孩子根本不听啊!

根本原因在于家长说到不做到,本来定好了规则,孩子一闹,你就动摇了,不执行了,那孩子当然不好好遵守规则了。

家长的动摇,本质上是自己缺乏自律的表现,是孩子效仿的坏榜样。

说好再看5分钟就关电视,孩子一哭闹,大人一偷懒,就答应好吧好吧,再看5分钟。

说好刷完牙不能再吃东西,孩子一说肚子饿,马上又给东西吃。

说好今晚只讲2个故事,9点之前入睡,孩子一求再讲一个吧,结果心一软多讲了5个故事,到11点还没睡...

这真的不能怪孩子,明明是家长自己不自律,还想奢求孩子自律。

养出自律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家长身体力行地做到自己先自律,给孩子做好榜样,其体现之一为对自己定下的规则、做出的承诺说到做到,不轻易动摇。

3、生活有规律

大家只要观察一下周围的朋友就会发现,生活有规律的人,大多是高度自律的,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而生活没有规律的人,大多是缺乏自律的,想到什么干什么,没有计划性。

培养孩子的自律,请先营造一个自律的环境,那就是:有规律的生活。

吃完饭后可以看半小时动画片,到时间就关机;然后是刷牙时间;上床讲3个故事,讲完关灯睡觉。

把每日要做的事提前计划好,有一个固定流程,和孩子约定好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形成生活规律,可以避免孩子和我们反复讨价还价(比如看电视、玩游戏、不睡觉等等问题)。

相反,若每天的生活秩序混乱,有时这样有时又那样,无疑留给孩子很大的讨价还价空间,浪费时间和徒增家长的烦恼不说,还破坏了自律性的形成。

有规律的生活,其实也是对家长自律性的考验,这又回到了上面说的第二条。要想培养自律的孩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我们活给孩子看,耳濡目染地向孩子熏陶何为自律:

该起床的时候就起床;

该工作的时候就专心工作;

该陪孩子的时候,就放下手机一心一意陪玩;

该看书的时候,就关掉电视电脑;

该睡觉的时候就不要再刷手机...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就是营造有规律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每天过的都是有计划、有节制的生活,要形成自律自然不难。

还是那句大俗话:育儿先育己。我们自己做到自律了,孩子离自律也不远咯。

关于自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哦!我看看这方面还要不要继续写。

作者:悠悠妈

坐标德国,曾经的学霸,留过学,做过外企经理。有了女儿后,爱混德国亲子圈和幼儿园,深度钻研德国早教与教育。

已出版《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