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感慨:孩子一生病,我整个人都乱了,整颗心都揪起来,每天晚上妞都折腾。被医生诊断为手足口病初期,觉得天都塌了,瞬间泪崩!医生让回家观察体温,如果反复就要住院。当妈不易、心里难受……
近期,小儿手足口病引起一些媒体和家长的关注,手足口病猛于虎,家长更是谈“虎”色变!
又到手足口病高发季,依然有很多孩子中招,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更是让孩子家长紧张和恐慌。
那么,让家长们谈“虎”色变的“大老虎”——手足口病该如何预防呢?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又该如何正确护理呢?
手足口病这个“大老虎”该如何预防?
1、注意每天开窗通风
有小宝宝的家庭,家长要做到每天早上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另外,宝宝的衣服也要经常拿出去晾晒,以达到紫外线杀菌的效果。
2、注意督促宝宝勤洗手
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勤洗手的习惯,在把手洗干净之前,注意不要让宝贝揉眼睛、抠鼻子、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
3、注意让宝宝多喝开水
现在天气干燥,再加上小孩的活动量很大,所以家长更应该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因为宝宝缺水上火导致的口腔疱疹。
4、注意宝宝食品卫生
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宝宝的饮食,注意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
同时,家人在接触宝宝之前、喂饭之前、换尿布之前、冲奶粉之前,都应该认真洗手。
5、注意传播上的隔离
家长要注意,不要孩子和疑似手足口病的病人亲密接触,也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避免手足口病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6、注意及时接种疫苗
专家建议家长要注意手足口病这个“大老虎”,尽早给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个月至5岁。
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很多的家长平时可能不会注意手足口病这个“大老虎”发病的前兆,只有在发现孩子的手心、脚心、口腔出现疱疹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孩子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
其实,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而且早期是有信号的。
手足口病猛于虎?!这3个早期信号,正确判断孩子是否中招
信号1:幼儿口水增多、饮食不正常、食欲下降、哭闹次数增多、拒食、易惊等;
信号2:大一点的孩子出现嗜睡、手抖、脚抖、走不稳、呕吐、头痛等情况;
信号3:孩子出现高烧39℃以上的症状,且持续三天不退。
建议家长们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早起发现、早诊断。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又该如何正确护理?
近期,我们也看到有家长反馈说,女儿班里有五个人得了手足口病,班里都隔离了,其实发现孩子得了手足口病的护理第一要务,就是隔离。
1、及时隔离
家长如果发现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应该暂停入托或者暂停上学,让宝宝在家中休息,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2、清洗消毒
家长要注意,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用过的餐具、生活用品、衣物等等,都要注意及时清洗消毒。晴天的情况下,一定要拿出去晾晒,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3、防止抓挠
孩子手足口病可能身上会起很多红色的疱疹,家长一定要注意防止宝宝抓挠。如果宝宝身上疱疹破裂,可以涂抹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4、多喝温水
专家指出,手足口病的宝宝主要表现就是发热,而且一直持续好几天,还经常有反复。
如果手足口病患儿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可以让宝宝多喝温开水,或者物理降温,减轻宝宝的不适。超过38.5度后,按医嘱服用退烧药。
5、饮食清淡
家长应该为宝宝准备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因为手足口病患儿口腔内会出现疱疹,宝宝一般不愿意进食。
6、口腔清洁
每次饭后都应该让患儿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患儿口腔内的细菌再次引发感染。
7、环境卫生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后,屋内一定要勤打扫,防止继发感染,特别是患儿屋内要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
Tips
手足口病猛于虎,但是只要家长们及时预防、早期诊断、正确护理,它也只能是“纸老虎”!
所以,手足口病高发季,家长一定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杜绝孩子中招。如果发现孩子有手足和口腔部位的出疹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一旦被确诊为手足口病,要注意隔离治疗。
如果患病孩子出现了高烧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家长们也不要谈“虎”色变,紧张和恐慌,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因为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