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孩打人、爱哭、撒谎、不合群背后的秘密

作者:中幼网 06-11阅读:497次

你们班里有没有经常让你

“崩溃”、“无从下手”、“一头雾水”的孩子?

面对班里二三十个孩子

你一边忙得焦头烂额

一边还要揣摩这些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其实你内心的潜台词是

“小祖宗们你们到底要干嘛!”

... ...

其实,孩子每一个看似“莫名其妙”的行为,都是有章可循的。搞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你就可以一眼洞穿,这些小家伙们心里的“小九九”。

01

打人、咬人

儿童心理分析1:

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

专家建议:

老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教孩子把自己的零食或者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儿童心理分析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其他小朋友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有时家长或者老师不让他做某件事,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大人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

专家建议:

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这件事,老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

儿童心理分析3:

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

孩子会把所有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专家建议:

询问家长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告知家长,劝其即时改正。

02

撒谎

“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

“哎呀,太棒了!”

“一个是爸爸的,一个是哥哥的,还有一个是我的。”

“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动画片啦。”

“当然啦。一吃完饭,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

“你多美呀!”

儿童心理分析:

孩子根本是无意识地说谎,或者说根本称不上说谎。有三个电视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话不能单从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讲这句话的孩子当时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个电视机该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个电视机,爸爸就不会因为要看夜间棒球比赛而霸占电视机了;哥哥也不会因喜欢足球赛节目而独占电视机了;当然我也就可以独自看我喜欢看的动画片了!”

他把这个愿望和空想联系在一起了,因此,采取了“有三个电视机”的语言表达形式。幼儿的心理结构,往往是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这种现象称为“主客观未分化心理”,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征。

专家建议:

幼儿的大部分谎言来自想象、愿望、游戏和无知,偶尔有出自辩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无论哪一种都不属于真正的谎言,更不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小偷行为。我们应该认清隐藏在谎话背后的儿童心理,采取与其心理状态相符的办法解决。

例如,当你听到孩子说“我家里有三个电视机”的时候,你就应该接着说:“哦,是吗!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情,然后再说:“真的,如果能有三个电视机,那该有多好啊!”

03

哭闹

“哇……哇……”

“好啦,好啦,别哭了。”

“有什么可哭的,亏你还是个男孩子呢。”

“哇……哇……”

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

大人们通常认为,首先应该使孩子停止哭,一切问题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说。可越这样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儿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为是一种结果,是某些问题表面化的结果。既然有哭的行为表现出来,内心里一定有某种“感情”在活动。

比如,有时是悲伤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时因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觉到痛或热而哭泣。哭,基本上是由于想让父母或者老师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赖心理所致。此外,爱哭的孩子都是胆怯的孩子,当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不和他玩,不适应朋友关系或集体生活时,就会哭起来。因此,仅仅劝他停止哭泣的行为,而不解决他内心的感情问题,是止不住哭的。

专家建议:

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了解他为什么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后,对孩子的悲伤心情或气愤心情,总之是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孩子,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感情反馈过去。

切记莫用大道理去批评,而无视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畅了,其结果,不仅停止了哭泣,而且爱哭的毛病也会逐渐得到克服。

04

内向、害羞、不合群

幼儿园里也会看到很内向的孩子,你问他什么他都不作回应,只淡淡地看着你,或者很小声很小声地回你一句;集体活动不活跃,几乎没有朋友……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例。

儿童心理分析:

有的是孩子先天气质决定的,属于内向型孩子,比较不爱动,胆小害羞,而且适应性差,对于新事物或陌生人,经常采取拒绝的方式。有的是因为父母生怕孩子出门惹是生非,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很多后天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内向不合群”。

专家建议:

老师多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叮嘱太多,甚至孩子们的争吵等事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尽量不要去干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和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孩子的性格问题是最需要家园共育来解决的,让孩子在家里面尽可能减少对家长的依赖,鼓励孩子和家人以外的朋友交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