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对幼儿园学前班开刀了!家长懵圈,培训机构这回又要亮了

作者:赵刚Andrew 07-18阅读:3580次

学前班的潜在动力是小升初的紧箍咒!小学的“快进键”是在为重点中学“点招”预留课外补习时间。教育改革从来都是结构性系统工程,由于小升初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幼小衔接的范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初中招生制度。



近日网络媒体曝出2018年7月初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

《通知》强调,为了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回归游戏为主的基本活动形式。

其实,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家长已经习惯了幼小衔接的学前班内容。

一方面,不管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很多把小学课业内容作为大班第二学期的办园特色;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大班后半段很多家长主动要求退园,把孩子安置到培训机构的学前培训班里,提前进入小学状态。

习以为常的幼小衔接一旦被打破,家长可就懵了!

本来是政策性“减负”,旨在保护孩子的天性,遏制超前学习造成的拔苗助长,但仅仅整顿幼儿园,恐怕远远不够。

为什么要提前“补课”?其实还是学校超前教学的惯性左右着市场的神经。

上述所谓“办园特色”是被小学教学“赶进度”逼出来的,而园外的学前班则与一些重点小学之间存在着“疑似”紧密的承接关系。

小学老师总认为很多知识在幼儿园都教过了,于是也就不约而同地按下“快进键”。

腾出时间做什么呢?有些重点小学的老师在暗示学生家长,想考人大附中这样的牛校吗?参加小升初的“点招”,就得提前多学数学、物理、化学,否则根本没戏!

小升初的紧箍咒,直接扣到了幼升小的头上!

如今取消幼儿园的学前班,不是明摆着把孩子们挤到培训机构那边吗?这是不是培训机构的政策性利好呢?

当前,打击课外培训的重点还是学科竞赛相关的提高班,不过与《通知》配套的“打击面”很可能扩大到幼儿园之外的幼升小培训。

而《通知》没有涵盖的小升初体制暗流是否也要配套考量呢?

教育改革从来都是结构性系统工程,局部的修修补补很难奏效。

《通知》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第二条第5款:

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纳入规范办学诚信记录。

这是系统解决学前班问题的政策导向,但由于小升初本身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幼小衔接的范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初中招生制度。

所以,我感觉,当前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惯性仍然会推动中产家庭逆《通知》精神而动,把孩子推向培训机构的幼升小项目,从而增加幼小衔接的成本,而相应的示范效应还会推高社会的整体教育支出。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获评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一点号“2017年度耕耘奖”、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