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入学年龄催生了多少“早产儿”

作者:妈咪军 07-27阅读:3131次

闺蜜的预产期本在9月份,可她告诉我,已经联系好了医生,8月底剖腹产。

吓得我赶忙问是不是孩子有问题。

她却轻松笑起来:

我听了哭笑不得,这就是父母们所说的要让孩子抢跑,赢在起跑线上吧?

有些地方已有文件出台,小学入学年龄不一定卡在8月31日前,可以放宽到12月31日,也就是孩子未满6周岁也可以入学了。

可是,让孩子早一年入学,看起来有好处,实际上却弊端多多,更容易坑苦了孩子。

不否认,很多智力过人的孩子早入学会有不少优势。

但对普通孩子来说,过早上学,会承受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

小学跟幼儿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环境。

我儿子一直是入睡困难户,不在床上折腾一两个小时是不会睡的。上了小学没几天,每晚都是「秒睡」!

开始我还偷偷高兴了好几天,后来才醒悟:孩子这一天的学习得多累,才能躺到床上就立马睡着啊!

过早入学的孩子,虽然仅比同学小了半年或几个月,但各方面能力都有不小的差距,比如专注力、知识接受度、逻辑思维力、理解力、自律能力等。

同事的儿子早一年上学,是班上最小的孩子。

两口子每次辅导孩子写作业,都是河东狮吼,有时忍不住揍上两下。

孩子紧张又害怕,越骂越不会,整个一恶性循环。

同事抱怨:为什么这孩子这么笨,怎么教都不会啊?

我说,那真的是因为他的能力尚未达到啊!

替换高清大图

一位有20年教龄的小学老师说:

学习跟不上,纪律上又很难自律,时间长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自信心崩塌。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马太效应」:

替换高清大图

让孩子承受与年龄不匹配的压力,是严重违背成长规律的。

人生是场马拉松,

比的不是谁先跑几步,

而在于谁有能力坚持到最后。

让孩子过早入学,对性格的养成也可能是打击。

知乎上有个提问:

年龄小,上学早,对人的影响是什么?

回答最多的是:

影响最大的就是性格。

有位同学说,「因为自己一直要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竞争,相处,不自觉地就被当成小不点、开心果,很难硬气、强势起来。」

孩子的年龄差距,拉开的不仅仅是智力差距,更是心智成熟度和情商的差距。

这对孩子早期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

我就是早一年上学的。

因为个子小,课间游戏时,同学怕我拖后腿,都不愿意跟我同一组。他们常常用猜拳的形式决定,输的那组就不情愿地「接收」我。

那时候,我站在同学中间,感觉自己像个累赘,特别难受、孤单,没有自信。

替换高清大图

这也连累了我的学习。因为不自信,学习上就很难主动、积极,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成绩平平,人也毫无特色。

直到五年级,我的个子在一年内突飞猛长,体能大大提高,偶尔会在小团体里担当「头领」的角色。同时,心智成熟也让学习成绩提高了,自信才被激发出来。

我用了5年时间,才将早一年上学的弊端消除掉。

假如不是后来的「逆袭」,可能很难走出阴影。

在孩子早期的性格形成中,最容易给好性格「当头一棒」的,就是在群体中的挫败感。

心理学家说,

如果孩子因为年龄小、气势弱,总得不到同伴重视,本来开朗的性格也会慢慢变得没生气、没底气,影响成长。

记得《爸爸去哪儿》播出时,很多人对4岁的嗯哼还不上幼儿园感到疑惑。

霍思燕说,「我觉得晚上一年幼儿园,是对男孩最好的礼物。」

替换高清大图

这样做不无道理,因为男孩与女孩的发育特点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男孩的语言能力要比女孩晚1.5年,读写能力要晚1-1.5年。

在2-6岁的学龄前,男孩更聚焦于对感兴趣事物的深入探索,女孩更倾向于小团体内的交际。

所以,男孩比女孩在自理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上,会逊色一些。

男孩晚一年入学,有助于大脑接收更多来自大自然、室外的刺激,促进脑神经的链接和发育。

朋友跟我抱怨:「我儿子上学前是个闲不住的活跃小霸王,怎么上了一年小学后,变得有点呆呆钝钝的了?」

过早被教室和学习「圈养」起来的男孩,体内活跃的多巴胺不能很好释放,爱跑跳、爱冒险、爱探索的欲望不能被满足,势必会渐渐磨掉「锋芒」。

学习上没有女孩好,男孩特长又难以发挥,这对性格和情绪的发展是一种挫伤。

过早入学对男孩的伤害,还体现在社交上。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说:

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学习成绩,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男孩需要通过社交来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一位研究校园欺凌的老师分享过一个案例:

替换高清大图

早一年入学的孩子,如果无法很好自律,或者不能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情感,很容易被疏远、孤立。

要知道,男孩们的群体社交是有「弱肉强食」的动物性的。

大的、高的、强的基本是发号施令的「领导」,小的、弱的、差的很容易沦为「跟班」。

一个弱势的男孩,不但容易被欺凌,也很容易没主见、没自信,影响一生的社交底气。

替换高清大图

那么,一定要让孩子晚点入学就是最好吗?

0-6岁的大多数孩子,大脑确实还没发育到接受繁琐文化知识的程度。

对他们来说,比起枯燥的知识灌输和单调的课堂学习,来自于大自然的刺激、兴趣探索和父母的陪伴,才能更好地唤起求知欲,更好地满足知觉的发展。

相对来说,学前时间拉得更长的孩子,幸福感会更高。

但是,如果孩子的求知欲爆棚,安全感基础牢固,社交能力较强,那早一点入学也未尝不可。

我就认识一个这样的「小学霸」,性格安静、沉稳,6岁已经是数独高手,奥数比赛频频获奖,给几本书就能过上充实、快乐的一天。

这样的孩子,势必是要比同龄人快走几步,才能匹配上他的天赋。

最科学的教育,是遵循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

天赋高、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大步快跑当然可以;

想跟父母多「赖」一会儿的孩子,那咱们小步慢踱也不错。

谁说通向孩子人生最终快乐和幸福的跑道,只有一条快速通道呢?

曲径也能通幽,长林也有丰草。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闭着眼睛、拼出全力对孩子生拉硬拽、揠苗助长,坑了孩子,也累坏了自己。

好父母养孩子,不该急,不该慢,

最好该是刚刚好。

只有刚刚好,

才能让你的可爱小人儿杠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