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孩子的成长过程,经常处在情绪失控的轮回中。喜悦、愤怒、悲伤、嫉妒、占有、焦虑,每种情绪轮番上演,而孩子是无法如同大人一般理智的,他们不懂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相信很多父母亲都有过带孩子购物的梦魇:购物时,一旦孩子见到自己心爱的玩具就不舍得松手,而当这些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大哭大闹,甚至大吵大叫。好说歹说也劝不听。
这个时候,你会使出怎样的杀手锏?
是恐吓?还是直接武力解决孩子的无理?或许TA是属于臣服于威吓型的孩子,但其实你的恐吓,反而发达了孩子的情绪脑,不利于发展孩子的情绪控管能力。
或许TA哭得实在太厉害了,你不得不最终把东西买下来安慰TA。但你的屈服会让让孩子理解到,哭是有效的,哭可以达成目的,也会发达了孩子的情绪脑。
我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脑是先发展下层的情绪脑,才逐渐往上发展到上层的理智脑。他们的理智脑一直处建置中,甚至到25岁才会建置完毕,拥有成熟的人格。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童年是一生情绪特质形成最重要的时机。童年的情绪管理经验,对大脑神经回路的形成很重要,这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崁入神经网络的基本架构中,不太会因后来的经验而改变。
为人父母,我们不仅要在事情状况发生时,及时的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更要协助他们建立好自己的情绪智商,也就是所谓的EQ——Emotional Quotient,提高自己的情绪控管能力。幸运的是EQ(Emotional Quotient)可以透过练习提升改善,具有很高的可塑性。目前的许多研究都发现,教养方式会影响情绪的反应。
所以童年时期情商的教养和开发,就相当重要。
3到12岁是孩子情绪的重点培养期。在这个阶段,藉由了解不同年龄层孩子的情绪特质,有助于父母亲协助孩子逐渐理解下层情绪脑、启动他们的上层理智脑,让上层理智脑逐步发挥功效。上下层脑协调发展,孩子的情商自然就会好。
3~6岁的孩子,情绪表现&自我调整策略出现并更精致化。
他们会懂得隐藏某些情绪,对简单表达规则的服从。但有的孩子开始学会说谎,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父母亲要很清楚地告诉他们,不管好与不好,父母都欢喜面对,都依旧爱他们。这个阶段是教导孩子疏导情绪,学习逐渐控制情绪的黄金学习期。
6~12岁的他们,情绪表现&自我调整策略&服从表达规则的能力进步了。
自我调整策略(包括在适当的情况下强化情绪)变得更多样且更复杂。譬如,他们可能从纯粹的生气、转化成愤怒、或是嫉妒、或是欺骗。从伤心的情绪中,转化成逃避、胆怯、推责等。我们父母要开始抽丝剥茧地去理解孩子的状态,难度加深。换句话说,更具挑战性了。
如何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愤怒?
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
如何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输赢?
如何引导孩子从下层脑到上层脑的思考?
其实我现在要教父母的,是用很简单的方法,启动孩子的上层脑,也就是理智脑。不妨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
从刚才的购物梦魇问题,我们来想想看,要怎么建立理智脑?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愤怒?
在出发前,父母亲可以先跟孩子沟通,需要买哪些商品,养成计划性和预算购物的习惯。鼓励孩子画出寻宝采购清单,寻找商品。用寻宝的游戏吸引法则,让孩子养成目标购物的习惯。
但是万一没有做到行前教育,孩子在购物现场哭闹怎么办?孩子哭闹时,他需要大人帮忙平抚下层情绪脑、启动上层理智脑,重回思考与学习状态。来,我们想一下,刚才教的方法。
通常,如果父母的口气平稳,三岁以上的孩子都能懂,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停止哭泣,就算继续哭,情绪也会有所收敛。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情绪表达,是无法交换他们想要的东西。
2
生活中常见到,因为父母宠爱和物质上的满足,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如何不让他们成为自私的孩子就成为很多父母在孩子后来成长道路上一直思考的问题。
孩子的分享教育做的好,会让TA将来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不自私的良好人格,拥有快乐的人生!
在幼儿园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老师的配备情况下,有许多时候需要小朋友一起来分享那里的玩具和设施,在各种活动中也需要小朋友学会等待和分享机会。一个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的孩子,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将会是一个很不快乐甚至会变成一个经常导致麻烦的孩子。
在其他的社会环境中也是一样,比如有时小朋友来家中做客,如果作为主人的小朋友不能与来做客的小朋友分享,一场兴致勃勃的聚会可能会变成一场你争我夺的闹剧。他们最常说的是“这是我的,你别玩!”你是不是也在担心,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和别人分享呢?
2岁以后,宝宝们逐渐出现自我意识,伴随而来的就是他们知道东西的所属权,自己的东西不愿意让别人动。所以父母不必过于担心,这是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阶段。但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与人分享、与人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与人分享不是自发的、与生俱来的,因而在孩子刚刚出现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培养他们,很容易能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
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做法:
不愿分享的孩子,就是占有欲比较强、所有权观念比较深的孩子。我们做父母要跟孩子沟通的是占有欲,而所有权的概念,他们会随着年纪逐渐放松。
占有欲也跟下层情绪脑有关,所以要让孩子理解,占有不会得到快乐,但分享会很快乐。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区别,自然就会愿意分享。
3
孩子长大了,知道有输赢和胜负,随之带来情绪起伏。很多孩子在玩游戏时,只要自己输了,就会耍赖,还有一些小孩,因为太在意输赢,不愿意玩游戏。
遇到不少父母都忧心忡忡地讨论过此事。其实父母真正担心的是,孩子如此在意输赢,如何面对未来竞争的社会?但静静老师要说,这样的担心又有点多余,因为孩子好强不是坏事。父母也许会担心孩子太在乎输赢,不能接受挫折。其实日常生活中,父母只要多利用机会协助孩子把好胜心引导到适当方向就好了。
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常说的是“我要自己做、我能自己做”。因为他们正处于透过身体的自主去探索世界的阶段,除了好奇心、对环境的掌控感之外,最重要的是经由“我能做”的体验来肯定自己。
第一名、好胜心是现实世界的产物,孩子想抢第一的意义和大人认知大相同。有时是因为担心做不到想做的事;有时只是想告诉他人:嘿!看看我,我很厉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幼儿发展良好的自我概念,但是也有可能产生自我挫折感,或与他人的冲突。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孩子因为钢琴比赛没进前三强大哭,父母该怎么引导孩子?
孩子哭,表示他在乎,一般来说,他们是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表现好。
那如果孩子钢琴比赛进了前三强,孩子很开心,父母需不需要引导孩子?
孩子开心是正常情绪,但也要告诉他们,胜不骄、败不馁,比赛不是本质,努力练习完后的彼此分享才是最美好的。要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永远要跟自己赛跑。
再假如孩子钢琴比赛没进入前三强,被淘汰了,但表现得无所谓,这时父母又该如何引导?
孩子表现无所谓,不见得是不在乎输赢,没有荣誉心。有的是对于重复性的练习没兴趣,有的是不清楚比赛的状态,也不清楚要做多少练习才够。所以千万不要对孩子的状态下判断,千万不要因为比赛成绩不佳否定孩子,父母要协助孩子清楚比赛的真义,以及练习的必要性。
父母可以透过和孩子在睡觉前,关于输赢的心情沟通。用平静、稳定、轻柔的声音,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
“宝贝你要不要跟妈妈分享一下今天比赛的感受?”
从孩子的感受,再往下追问。譬如孩子输了,他可能会说:“妈妈我害怕比赛”。
你可以问:“为何害怕?”
他也许会说:“站在台上我会紧张。”
此时,你可以重复地说:“宝贝会紧张是吗?其实妈妈在台下也紧张。原来,我们都一样。你想知道妈妈紧张的原因是什么吗?”
孩子会很好奇地说:“为什么?”
“因为妈妈是第一次当妈妈,第一次看到你比赛,所以我紧张的原因是我的经验太少了。或许,宝宝多几次比赛,我就会逐渐不紧张。那你有没有想到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不紧张?”
通常孩子都会想要效法父母。此时,孩子会说:“妈妈,我知道了。或许我要多比赛几次,多练习,我就会不紧张。”
接下来,你可问孩子对于比赛输赢的感受?
如果孩子说,只要不紧张,我就会享受比赛。那就很恭喜,孩子心里素质很好。如果是两回事的话。那就要继续讨论,对输的感受?
其实很多孩子不愿意接受输,有一大半是担心爸妈难过。只要父母跟他们说,不论输或赢,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他们自然也就会跟着释怀。一个能接受失败的孩子,他的受挫力会比较好。比赛不只是输和赢,其实是了解自己,超越自己。
4
最后,我说个很常见的小孩子耍情绪的例子和父母亲的处理方式:朋友聚会,孩子一直丢玩具发出声响,结果被关了禁闭。
孩子犯错被关禁闭面壁思过时,你认为孩子可以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吗?
事实上,被关在房间的小女孩无法思考,因为她被下层脑掌控情绪了!她可能心里想着:“我最讨厌妈妈了!妈妈一点都不爱我!”然后,情绪越来越激动。
孩子的大脑就像正在施工的双层楼房,下层情绪脑负责情绪、基本生存机制,上层理智脑负责思考、做决策、情绪调节等等。当这位小女孩被下层脑掌控时,她会被大情绪淹没、无法思考、身体进入反击或逃跑模式,就像一只反应过度的蜥蜴,轻轻一戳,就大幅弹跳起来。于是,这位小女孩越哭越激烈。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是故意的,想对孩子大吼:怎么讲都不听!但是,其实你最应该做的是改变对孩子的看法。
孩子负责情绪调节的上层理智脑正在施工中,无法发挥全部的功能,孩子没办法像成熟的大人一样,每次都深思熟虑后才做决定,也无法好好调节自己的情绪、有效克制自己的冲动,无法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也就是说,父母要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但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当孩子出现失控行为时,他们更多的是受到了情绪脑的掌控,所以父母要帮孩子重新启动上层理智脑,孩子才能开始思考和学习。
用刚才我们学得三个方法: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会思考、能够调节情绪的人,就必须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多练习使用上层脑,也就是理智脑。把握孩子做错事的时机,因为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契机。
根据临床经验,幼儿的情绪是可以教育的,情绪管理更能自我提升,情绪管理的上层脑被启动,孩子的脑内产生安多芬,孩子比较能产生快乐的情绪。总之,训练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协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也就是启动了大脑潜能开发的关键密码。
想想看,孩子拥有好情商,不会随便乱发脾气,有好的人际关系,也会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拥有比较健康的人生,他的人生不论成功与否,父母都可以放心,他们至少可以活得非常好,活得安全、活得圆满,活出精彩的自己。
节目简介:
3—6岁,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学习能力的黄金期。
有的孩子挑食不爱吃饭,有的孩子一提到上幼儿园就哭,有的孩子甚至开始撒起了小谎……
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大多数家长因为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无法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通过有益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在玩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沟通能力,更具未来竞争力。
知名亲子教养专家丁雯静,家长和孩子口中的“静静老师”,将结合最有助于孩子性格养成的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和正向教养理论,独创出50个亲子互动小游戏,轻松解决孩子的不良习惯,培养3-6岁孩子的必备能力,稳抓大脑发育黄金期,让孩子在起跑线上“玩”出优势。
丁雯静
台湾纪录片女王
亲子教育专家 · 畅销书作家
作品 | 亲爱的夏绿蒂 · 惊涛太平轮(导演)
讲师简介:丁雯静,知名家庭亲子教练,亲子教养专家,美国认证正向教养讲师,纪录片《惊涛太平轮》总导演,人称“台湾纪录片女王”。曾出版亲子畅销书《亲爱的夏绿蒂》,讲述自己与女儿夏绿蒂“重修于好”的故事,该书稳居博客来亲子教养系列销量第一,台版销量稳居台湾诚品书店前十,被方文山称为“女版的《亲爱的安德烈》”。
她深度进修儿童心理学、潜意识疗法、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培训等儿童教育相关学科,长期担任众多家庭的亲子教练,为孩子和父母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积累了许多实战案例。她专注于亲子教育演讲事业,通过讲授亲子课程,帮无数家庭构建了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适合谁听:
内容大纲:
第一部分:想培养孩子,先了解孩子
1.什么游戏适合孩子?你要先认识孩子的学习类型
2. 想赢在起跑线吗?那就培养孩子必备的三种未来竞争力
3. 你的沟通总是无效?先了解孩子的“我向思维”
第二部分:用小游戏解决父母的烦恼
4. 孩子不想上学?试试和玩具小熊一起“漫步太空”
5. 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饭?“蔬菜会跳舞”的小游戏来帮忙
6. 孩子爱吃奶嘴和手指?用“角色扮演”把它们统统戒掉
7. 孩子讲话不流利?前庭觉统合失调,练嘴不如“练身”
8. 孩子爱咬指甲和打人?家长需要知道“触觉失调”的表现
9. 孩子方向感不佳?很可能是本体觉失调。
10. 孩子情绪不稳定?阿德勒心理学告诉你如何“浇灭浮躁”
11. 孩子开始撒谎了?在“前运算阶段”让孩子“分清真实与想象”
12. 孩子无法面对挫折?家长要根据孩子“性格色彩”对症下药
13. 孩子容易走神?“自制拼图”小游戏培养专注力
14. 孩子不敢开口说话?“演故事”能提高自信和表达力
15. 孩子不爱数学?用“指头游戏”让孩子迷上数字
16. 孩子不爱阅读?家长需要上一节“挑选好书”的必修课
第三部分:启发孩子潜能
17. 通过“玩洗澡”的性教育,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18. 开启对孩子美的认识:引导孩子欣赏戏剧和古典音乐的最佳方式
19. 进入幼儿园前的社交力培养:到公园去交朋友
20. 培养孩子观察力:“特尔盯点法”的多种玩法
21. 激发孩子创造力:如何让孩子学会写第一首诗
第四部分:训练孩子的综合能力
22.关于多动症的误解:孩子静不下来到底是为什么?
23. 孩子对于死亡和疾病很恐惧,父母如何帮助缓解?
24.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自发的习惯
25. 为集体生活做准备:培养出有领导力的孩子,让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无可挑剔
音频课程,可永久回听
50个NLP亲子小游戏
特惠福利
原价99
现在只需要49
扫码订购课程
▼
购课后添加课代表凡凡
进入课程
戳"阅读原文",让父母陪孩“玩”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