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据安徽商报报道,又到开学季,可是,不少新入园的小朋友因为不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而出现“分离焦虑”,表现以大声哭泣为主,其次为依恋老师和依恋自带物品,个别幼儿会出现哭闹、默坐、不能正常午睡、不能正常进餐、独自游戏等表现。
9月3日上午,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心理保健科专家介绍,新生入园分离焦虑是幼儿进入幼儿园可能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但是长期存在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据介绍,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早晨入园、午餐及午睡时间前后,且年龄小的幼儿分离焦虑程度较重。但随着家长及托幼机构管理者对孩子入园适应及“分离焦虑”的关注,以前幼儿园那种“一人哭全班都哭”场景已不多见。不少家长会注重入园前的准备。然而,仍有少数儿童入园适应期较长,“分离焦虑”表现较为突出,甚至“不想上幼儿园”的情绪持续近一学期;在幼儿园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一直依恋老师、不能放手等等。在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心理保健门诊,曾有过家长咨询:孩子入园已有两个多月,情绪基本稳定了,但在幼儿园不与其他孩子交流、玩耍,基本不听老师指令。与此同时,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表现出不太愿意与其他孩子玩耍,兴趣爱好比较单一。通过检查评估,发现孩子智能发育偏低,个人社交能力较弱,综合评估孩子总体发育能力没有达到3周岁的水平。因此,医生建议家长针对孩子目前的发育状况,开展家庭训练或专业机构训练,延缓入园时间。后经过一年多训练,孩子社交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与同龄孩子交流也越来越多,最终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
专家提醒,对于新入园“分离焦虑”比较明显或适应期较长的儿童,家长与幼儿园老师要引起重视,分析孩子产生如此表现背后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咨询或就诊,早发现、早干预,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孙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永)
作者:孙瑜 安徽商报融媒体 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