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为孩子内过的疚,原来都是多余的

作者:CC爸妈 09-07阅读:2854次

1

今天是开学的第5天啦,朋友圈依然被老母亲们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刷着屏。

CC同学周一周二连闹了两天,周三偃旗息鼓休整了一天,周四养精蓄锐完毕又战一天。

今儿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临出门发完这篇推送,我便只剩自求多福了。

这几日,幼儿园里新一届宝宝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本事,倒是又让我领教了一番。

昨天把CC送进班,在走廊里听见隔壁班老师对一位妈妈的规劝,倒是让人豁然开朗。

一看此丫头也是位跟CC一样难缠的主儿,跟妈妈说,再抱我一下就进去、再亲我一下就进去,你送我进班里行吗?中午来接我行吗?下午早点接行吗?“骗着”妈妈十八相送,结果终是下不定决心进班。

妈妈一出门,立马追出来抱大腿,哭得死去活来不让妈妈走,大人终是耐心耗尽了。

妈妈从和风细雨愣被逼成了暴风雨前奏,最终还是放了狠话:你不要再得寸进尺了,妈妈真的要生气了,快进去!

老师大概看着也为难和不忍,劝到:您看,最后您还是被逼的冲孩子发了脾气,也没避免她哭,还不如刚开始放下就走来的干脆利索,其实也就是哭这一下。

这句话,没经历过的妈妈,可能很难懂,或者说,很难参透。

我们为什么接连妥协?为什么每次孩子难过、发脾气的时候,提出的每一个看似过分的要求,我们都认真的去倾听和不厌其烦的沟通?

因为,我们太想要帮孩子消除负面情绪、解决问题了。

知道他不想上幼儿园,好,妈妈抱一下会不会好点?妈妈亲一亲是不是可以给你力量?妈妈答应第一个来接是不是就可以进去了?

我们并非婆婆妈妈,没有底线,只是抱着十二分的希望真心的以为,也许我们多满足他一个要求,多用几个道理开导,孩子就愿意开开心心的进班了呢?

可惜的是,即便使尽浑身解数,孩子此时的心情,就是想。跟。你。走。

类似的:

  • 不忍看到孩子跌倒的疼痛,有人会安慰,都怪这个桌子挡我们的路,妈妈搬到一边,宝宝不哭。
  • 不忍看孩子拼不上拼图的沮丧,有人会开导,这个拼图太难了,我们玩积木好不好?
  • 不忍看孩子被拒绝分享玩具,有人会出主意,我们回家玩自己的好不好?我给你买个一模一样的好不好?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规劝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即便有效,通常也只是因为孩子被新建议转移了注意力。

但眼下这桩,其实并未真正释怀或得到解决。

2

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他究竟需要什么?我们究竟可以做些什么?

很多时候,孩子不需要你帮他感觉更好,他们需要的,是在那些艰难时刻,你的理解与倾听。

这恰恰是最难的部分。

因为我们一心想的,是拼命为他解决问题,代替他承担痛苦。

能力所及的尚能插手,能力之外的呢?

很多事是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消除不掉孩子当下的负面情绪的。

3岁左右刚入园的孩子,某个阶段会有严重的排他性,只喜欢跟本班的、认识的小朋友玩,对于陌生人,团结一致对外!

他们时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第一次感觉无能为力处理CC的情绪,正是因为这种情况。

幼儿园附近有个小公园,每天放学都会有班上的孩子来这个公园玩。

有天放学,只有CC一个人,班上其他人迟迟未到,她玩的无聊,便想加入另一个班的小朋友。

但是,被他们毫不留情的以上面这句话“拒绝”了。

眼看CC站在原地咧嘴要哭,当下我便慌了,脑子飞速想着对策。

我可以说:

总之,我当下体内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想要帮她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消除眼前这波痛苦。

但是,最终我忍住了,甚至没允许“没关系”这句话溜出嘴边。

我深吸一口气,抱住她静静地说,“你想和他们一起玩,现在被拒绝,你觉得很难过,妈妈知道。

她大哭了一会儿,平静下来,妈妈,我不喜欢他们,我要去找别人玩。”虽然语气里还是愤愤不平,但到底是自己想通了。

我之所以忍住,是因为我明白父母的职责不是让孩子平静,替孩子摆脱情绪、甚至帮孩子隔绝负面情绪。

当有情绪时,所有的孩子都会持续沟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哭大闹,直到他们感到被听到和理解为止。

所以,我会等在那里倾听。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父母不积极的亲力亲为试图消除他的痛苦,他才会明白如何自己去对抗烦恼,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

我们的职责,只是允许和接纳他处理自己的感情并修复自己内心的方式,以此促进他修复情绪。

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

你做些什么才能让一个此刻有强烈入园情绪的孩子转哭为笑呢?

你做些什么才能让其他的孩子喜欢跟自己的孩子玩呢?

毕竟:

  • 我们没权利要求其他的孩子,你应该带我的孩子一起玩。
  • 就像日后我们不能要求他老师,应该给我的孩子更多的关注。
  • 不能要求他的暗恋对象,应该给他一个试着交往的机会。
  • 不能要求他的领导,我的孩子值得更有价值的工作,以及更高的薪水一样。

当他没有得到这些,情绪感到有压力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帮他佛挡杀佛魔挡杀魔,也不应该简单的跟他说没关系。

这些时候,父母不需要试图帮助解决问题,接纳情绪就够了。

3

所以,现在我送CC,才愿意坦然的做到,不拖泥带水。

我知道你此时就是不想上幼儿园,就是想跟妈妈一起走,不论我做什么,这个情绪都很难释怀,更不可能因为我的某些作为,她就能变成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

那么,我理解你的心情,妈妈知道你不想去幼儿园,但是放了一个暑假现在开学了我们就应该上,妈妈答应下午会准时来接你。

然后,就请老师抱走,再见!

送园的生离死别,我们可能比孩子更痛苦,因为孩子只是不愿接受分离。

而我们,除此之外,还要内疚于为什么消除不掉孩子“不想上幼儿园”这种负面情绪。

但亲爱的,无需内疚,因为,这本就不是应该你来消除的,而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消化和对抗的。

当然这并不是在宣扬送园啥都不管,放下就跑哦。

去幼儿园之前的心理建设,前期的预备、安慰工作也是不能省的。

有些孩子靠安慰就可以做到稳定情绪,但是如果你做了该做的,孩子依然不愿主动接受, 那么真的不必内疚。

因为,老师说的没错,孩子大都是沉浸在当下那几分钟的悲伤中不能自拔。

他们很快会找到自己平复情绪的方式,而我们,也应该把这个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儿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cc-bama)